連續10個月的下跌,讓液晶面板價格不只是較高峯期跌去了57%,同時還創造了2年半以來的新低。那麼,液晶面板價格的持續走低,對於彩電產業鏈上的企業們來說,誰又是大贏家?

喬華||撰稿

剛剛過去的618大促,海信、華爲、小米、長虹、TCL等彩電企業再次開啓一輪的價格亂戰。其中,榮耀智慧屏55吋僅1299元、海信75吋僅3088元、康佳32吋僅579元、TCL 65吋僅1879元。

在這一輪彩電價格大戰的背後,正是作爲液晶電視核心部件的液晶面板價格出現了一輪持續不斷的下跌。其中,作爲彩電市場主銷機型的55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在2022年5月的價格比4月再度下降8%,相對於2021年5月的價格下跌了57%。

智家電獲悉,除了55吋之外,包括32吋、65吋,甚至98吋的不同液晶面板價格已經連續10個月下跌,創出了近2年多的價格低谷。由於三星、LG兩大彩電巨頭持續砍單減產,導致這一輪液晶面板價格走低仍然沒有止步的跡象。期間,包括京東方、TCL華星雖然一直表示,液晶面板價格已經降至谷底,但是來自下游的彩電整機企業持續減產砍單,導致液晶面板價格只能一路慣性下滑。

那麼在這一輪液晶面板價格持續走低的過程中,誰又會成爲最大的贏家?顯然,作爲液晶面板供應商的京東方、TCL華星肯定是最大的“受傷者”。一方面,他們的液晶面板供貨價走低,必然會帶動企業經營利潤的走低,同時下游採購量的減少也必然會引發生產線的效率放慢、產能過剩。

同樣,對於彩電企業來說,雖然液晶面板降價會在一定週期內,提升企業的盈利空間。但是面對彩電一線市場的需求低迷,很多彩電企業自今年初以來,於液晶面板降價的速度和空間,率先在一線市場上採取了降價搶單。希望通過降價激活更多的用戶需求。但從過去的618大促來看,效果並不明顯。而且很多彩電企業不得不減產控價。

那麼,終端市場上的彩電經銷商,是否會成爲贏家呢?不少彩電經銷商直言,由於需求低迷,今年3、4月份的彩電備貨賣不出去,到6月之後存貨價值跌去了一大半。只要銷售不暢銷,彩電存貨超過1個月,那麼經銷商就面臨着損失。

由此,這一輪因爲終端市場需求低迷引發的液晶電視面板降價,最終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都是輸家。消費者可能會成爲最終的贏家,但是如果消費一路低迷,那麼彩電企業和商家也很難保證用戶的產品品質和服務。

關注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的家電新媒體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