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君翊

最近幾天,上海人有點不淡定。

先是有着“川沙妲己”美稱的“女明星”、上海迪士尼樂園當之無愧的“頂流”——玲娜貝兒,復工了。

不僅如此,隨之一起衝上熱搜的,還有#玲娜貝兒復工的第一天#、#玲娜貝兒什麼時候換夏裝#等詞條。

無數粉絲奔走相告,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這隻粉色毛茸茸小狐狸的“復工”,喚醒了無數人關於迪士尼的“心中奇夢”。

6月30日,上海迪士尼樂園在關閉近百天後,終於重新開園,迎來了闊別許久的遊客潮。

迪士尼是什麼?是烏托邦,是童年記憶,是小朋友的遊樂園,也是成年人的避風港——

在這裏,你可以忘掉社畜的身份、生活的重壓、疲憊的日常,而僅僅做一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真的好久不見啊,老朋友。

有趣的是,這個消息剛出,上海迪士尼7月的年票預約位置,已經被一搶而空。

無疑,迪士尼的年卡用戶,大多是上海本地人。

封鎖近三個月,上海人真的是憋壞了。

同程旅行大數據顯示,樂園重新恢復營業消息公佈的半小時內,上海迪士尼旅遊搜索熱度瞬間上漲167%,其中上海本地遊客佔比,超過了四成。

不僅如此,上海出行的機票酒店,全部賣爆了

6月25日到26日,上海到三亞出票量增幅直接達到了1.5倍,機票價格水漲船高,上浮了接近三分之一。

除了機票外,三亞的酒店預訂也迎來了旺季。

三亞著名的豪華酒店亞特蘭蒂斯,7月最基礎房型都漲價到了3400+/晚。

大家紛紛調侃:“上海人這是要攻佔三亞?”

與此同時,上海飛往成都、哈爾濱、重慶等著名旅遊城市的售票量,也紛紛出現了大幅上漲,甚至讓航司不得不換了大飛機執飛。

一票難求。
回頭看這兩年,大家真的不容易。

就連社交媒體上,也出現了一種怪相: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裹挾着人們,激起大家或憤怒、或無奈、或恐懼的心理。

相反,那些好消息,則如同淹沒在浪潮裏的微末浮萍,難以激起太大的水花。

疫情背景之下,太多人的每一天,都如同“複製黏貼”般工整。

同時,還需要應付時不時的封控可能、經營不善的倒閉風險、囤貨不及的斷糧危機……

壓力、麻木與疲倦,讓任何一點負面消息,都能成爲燎原的星火,在人們心中燒個漫天。

誠然,這並非是件壞事,輿論的高壓,有時恰恰是發生改變的助推器。

現在的我們,太需要一點好消息,來撫慰煩躁的靈魂了。


所以,我們看到了上海人“漫卷詩書喜欲狂”,急於出門去浪的急切心情。

他們解封后激動的心、搶票出行時顫抖的手,很難讓人不共情。
因爲,大家都懂,我們都理解。
其實,這兩天,讓人激動的消息,可不止玲娜貝兒復工,還有很多。

所以,上海人,剋制點,莫激動。
“想走就走”的曙光,已經來臨了。
後面有的是時間,多的是機會。

6月29日,工信部官網發佈消息稱,爲了方便廣大用戶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

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

也就是說,以後跨省旅遊,不用再擔心一夜之間成爲“星星眷顧的孩子”了。

廣東人口中日日唸叨的“丟那星”,終於成爲了現實。

不僅如此,就在前一天,國家衛健委剛剛宣佈,入境人員隔離時間從“14+7”,調整爲“7+3”。

紅頭文件一份份出,人們出行的熱情也在一點點被點燃。

在旅遊軟件“去哪兒”上,全國行程卡“摘星”的消息剛剛發佈半小時,國際機票瞬時搜索量翻倍,達到近兩年以來,該平臺國際機票搜索量最高峯。

與此同時,平臺機票搜索量在30分鐘內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車票搜索量上漲達到1.5倍。

圖 | 新華報業網

而同程旅行大數據則表明,“摘星”消息發佈半小時內,平臺機票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180%,酒店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220%。

這對於疫情以來,慘淡地如同秋風掃落葉的機酒業而言,無疑是件好事。

2021年,中國民航業的虧損達到了84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671億元。

僅在2022年的前兩個月,中國民航業的整體虧損已達222億元。

脣亡齒寒,酒店業也沒好到哪去。

截止到今年年初,全國酒店的總數爲36.1萬家,只有疫情初期的59.38%,總體數量接近腰斬。

在經濟的宏觀鏈條中,沒有哪個環節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航空酒店業受影響,產業鏈下游的餐飲、旅遊景區、導遊等等,自然也在苦苦咬牙堅持。

根據興業證券報告顯示,2020年和2021年,境內旅遊人次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48%和54%;

2022年,清明和五一全國旅遊人次僅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68%和66.8%。而出境遊則基本處於“暫停”狀態。

“盼星星、盼月亮”,企業們盼的是“摘星”,是客流。

好在這一天總算來了。

馬蜂窩平臺數據顯示,“摘星”消息宣佈後,平臺內甘肅、新疆、雲南、貴州等長線旅遊目的地搜索量上漲明顯。

其中“敦煌莫高窟”的搜索熱度,整整上漲了733%。

同時,大A股中旅遊、酒店、餐飲、機場等板塊,也開始了“逆襲”。

張家界、同慶樓、華天酒店、金陵飯店、西域旅遊、雲南旅遊、桂林旅遊等股票全線翻紅。

一位航空從業者坦言,“摘星”以後,“旅客會變多,我們能飛更多航班,再也不用只拿1/3的工資了。”

而途家民宿副總裁胡陽,在“摘星”消息出臺的第一時間,就迅速把消息轉到了北京民宿房東羣裏,得到了熱烈的回應。

“之前預估最近有希望摘星,但今天確實比較突然。”

何其不易。

無數苦苦支撐的旅遊鏈相關的從業者,終於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不過,比起開始爲了即將到來的旅行歡欣雀躍,人們顯然更關心另一件事:

國家是宣佈摘星了,但會不會出現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爲了防疫“層層加碼”呢?

畢竟,摘星不到一天,就已經有兩個城市出臺了“反制措施”:

一個是西安,用旅居史標籤的顏色代替星號;

一個是杭州,用感嘆號代替星號。

而且,這兩個地方,一致地不理會對密接和入境隔離的7+3 新政策,堅持翻查14天的旅居歷史。

想要摘掉行程卡上的“星”很容易,想要摘掉人們乃至政府心中的“星”,則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但國家這次,似乎不打算繼續“縱容”這種情況的發生了。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6月29日公佈了投訴舉報郵箱。

表示如果出現地方政府“層層加碼”、隨意關閉生產生活場所的行爲,民衆可以自行舉報。

這說明,國家這次是真的下定決心,一定要落實新版方案了。

畢竟,進入下半年,刺激經濟復甦的重任,迫在眉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定在了5.5%左右。

而今年一季度的GDP成績,爲同比增長4.8%。

在上海疫情的影響下,第二季度的成績,也成了一個未知數。

而如果全年GDP增速要達到5%以上,那麼下半年兩個季度的平均增速,需達到6.7%。

刺激消費,就是刺激經濟大盤迴暖。

“摘星”這步棋,行至今日,已是不得不走了。

不得不承認,這幾年,疫情下的中國人,過得太苦了。

出行不便、幾個月甚至幾年都難回家一趟、時不時被封控,尚且還算小事。

關鍵是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如何保住飯碗、“不斷糧”、“不破產”,都成了許多普通人的難題。

一邊是裁員,一邊是疫情,

當代打工人每天都在夾縫中生存,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意外先來。

在一次疫情對普通人影響的調研中,認爲在接近三年的疫情中,資產大幅縮水(超50%)的人,佔到了18%,小幅縮水(30%及以下)的人佔到了34.4%。

兜裏沒錢,前途未卜,成了許許多多困在疫情中的年輕人的縮影。

“青春才幾年,疫情佔三年。”

越是在這種關口,人民的信心,就越顯得比黃金還要珍貴。

這一次“摘星”與“7+3”政策的推出,表面上是件針對疫情政策逐步放緩的信號,

深層卻是我們國家與經濟,正在“疫情”這個時代大考之下,正在披荊斬棘、破浪前行的事實。

其實,中國改革開放44年,從來也沒有哪一年真正輕鬆過,

都是咬着牙、淌着血、一步步走過來的。

上世紀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10億人口8億是農民,連解決溫飽問題,都要付出極大的心血;

90年代,喫飯問題解決了,新生的市場經濟又帶來了一系列難題:

通脹出現、物價飛漲、市場反應機制跟不上發展速度等等;

國際環境也對高速發展的中國極其不友好:

蘇聯劇變,西方政權聯手製裁中國等等事件,層出不窮。

但中國一樣挺過來了。

所以我們可以感嘆,但是沒必要悲觀。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那股綿延上下五千年、埋藏在中華民族骨子裏的韌性。

回望疫情發生的三年,“衆志成城”四個字,從來都不只是一個浮在表面的口號:

疫情爆發之初,一張“落日餘暉下”的照片在社交網絡上刷屏了。

老人手指夕陽,醫生駐足眺望。餘暉下的身影,溫暖而堅定。

圖中的醫生,是當年上海援鄂隊伍中的一員。

當年9月,已經康復的爺爺,還曾與圖片中的醫生一道,故地重遊,再看落日。

然而兩年後,上海疫情爆發。

“落日餘暉”爺爺,連線了當初陪他看落日的醫生,說:

“我想念你們!我在武漢爲你們加油!”

當初,在援滬醫療隊離開的時候,爺爺還曾拉着小提琴,一路相送。

而在今年馳援上海的武漢醫生則說:

“我不知道要在上海待多久,我也沒問過,

我想,當初上海醫療隊來武漢的時候,他們也不知道答案。”

正所謂,雙向奔赴。

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浪漫,也是我們獨有的、屬於家國天下的情懷。

中國人可以共賞夕陽,自然也能共盼曙光。

國家統計局6月3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反彈至50.2%

非製造業的商務活動指數,飆升至54.7%。

按照國際定義,這兩個數據大於50%,即爲經濟活動處於擴張狀態的體現。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的經濟大盤,正在全面復甦。

圖 | 中國政府網

今年3月份,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提問時曾說:

“長江黃河不會倒流,中國這40多年始終在開放中壯大。”

“中國開放40多年,發展了自己也壯大了別人,

這是個機遇的大門,我們絕不會也不能讓它關上。”

這是國家給出的肯定答案,也是對這個艱難困苦的疫情時代,發出的挑戰書。

作家張曉風曾說:“五千年來,漢民族在這歪倒傾斜的天地之間,挺直脊骨生活下去,

只因我們相信殘缺不但是可接受的,而且是美麗的。”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希望就在前方。

· 參考資料:

· 新浪財經,《"女明星"復工!上海迪士尼開園迎客,超20萬人蹲守直播,年卡7月預約已滿 !》

· 財聯社,《“新冠第九版防控方案”發佈,利好扎堆,國內旅遊業的春天還有多遠?》

· 吳曉波頻道,《疫情對普通人的影響有多大?》

· 新華社,《一季度重要數據出爐,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 陳麗媛、杜一蘭,《被疫情“卡頓”的民航業 》

· 藍鑽故事,《行程卡“摘星”:風向真的變了》

· 參考消息網,《外媒關注:6月PMI重返擴張區間 中國經濟復甦加快腳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