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翔新材处于高耗能行业,公司能耗又显著高于竞争对手,这与创业板提倡的“三创四新”不符。

本刊特约作者钟禾/文

日前,福建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远翔新材”)创业板注册申请获得监管部门放行,远翔新材即将实现从新三板转至更受资本追捧的创业板。

远翔新材主打品是二氧化硅即俗称的白炭黑,营收仅仅是行业龙头的零头而已。而且,为了维持增长,即便客户欠款已经逾期且成了“老赖”,远翔新材仍然与其合作不止。

客户已经出现在失信人名单中,供应商也各有特色。远翔新材尚未完成上市,有的供应商却已经注销工商登记消失了;有的刚刚成立就迅速成为远翔新材的主要供应商,且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

生产二氧化硅虽不能说是高污染,但却是高能耗,远翔新材的单位能耗显然要高于竞争对手,在同行将能源原材料都转向以天然气为主之时,远翔新材仍以煤炭为主。有意思的是,拥有更高效能耗的同行产能利用率反而不如更为落后的远翔新材。

高能耗之殇

远翔新材主要生产二氧化硅,该产品类似于一种工业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橡胶工业领域,起到补强剂的作用。

远翔新材生产的沉淀法二氧化硅最终使用在电子、电线电缆和日用品等各行各业中,其生产过程除原材料外,离不开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的消耗。与同行相对照,远翔新材的能耗高出不少。首先在煤炭的使用上,在招股书(注册稿)中,远翔新材称2018年至2019年,公司完成了部分生产环节的“煤改气”,但公司煤炭使用量并没有明显减少。2018-2021年,远翔新材无烟煤耗用量分别为23769吨、22072吨、21494吨和22807吨,并没有明显减少。

二氧化硅龙头确成股份目前产能超过30万吨,上市前公司2019年的产能为23万吨,当年公司采购了创新高的48232吨煤炭。

2019年,远翔新材的产能只有5.1万吨,规模仅仅是行业龙头的两成,煤炭消耗基本是竞争对手的50%左右。要么是生产工艺落后、要么是单位能耗巨大,否则该作何解释呢?

事实也是如此,仅从用电量这一指标来看,远翔新材的能耗要明显超过几家上市竞争对手。招股书(注册稿)显示,2019-2021年,远翔新材单位产量耗电量分别为423度、389度和389度,即生产一吨二氧化硅要耗费400度左右的电量。确成股份2017-2019年每吨二氧化硅电力的耗费量基本在247度左右,远低于远翔新材。

上市不久的联科科技也是远翔新材的竞争对手之一。生产二氧化硅的两家可比公司中,2018-2020年单位耗电量一家在250度左右,另外一家也低于300度,无疑远翔新材是单位耗电量最高的。

规模领先的竞争对手如确成股份和联科科技,煤炭使用量远少于远翔新材,或者已经停止使用,规模不及者也已经全部使用天然气了。远翔新材登陆创业板的底气在哪里呢?

在改革后,创业板强调“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并列出了12个行业的IPO负面清单,这些行业只有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才有登陆创业板的机会。

统计局已经明确沉淀法二氧化硅行业所属的大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高耗能行业,远翔新材的能耗又落后于几家竞争对手,这与创业板强调的“三创四新”似乎背道而驰了。

老赖客户持续合作

报告期远翔新材取得了不错的增长。2018年公司营收为2.46亿元,2021年增加至4.05亿元,涨幅超过60%;净利润从4577万元增长至7687万元,涨幅接近70%,增速要略快于营收。

远翔新材还预计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收在9700万元至1.0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1849万元至1949万元,双双继续保持正增长。

营收的稳定增长与大客户的贡献直接相关。2018年,公司前五客户贡献了50%以上的营收,2019-2021年也基本在40%左右。在远翔新材的主要客户名单中,既有新安股份、合盛硅业等上市公司,也有科瑞集团等非上市公司。

科瑞集团包括安徽科瑞克保温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安徽科瑞克”)和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岛科瑞”)两家公司,后者是前者的控股股东。2019年科瑞集团贡献1475万元,是远翔新材第五大客户,2021年仍有1433万元的营收贡献,但已经不在五大客户名单中。

不过,根据招股书(注册稿),双方“目前双方已签订2022年的业务订单,预计合作仍将继续”。科瑞集团收入停滞是因为公司现金流不足导致其对远翔新材债务逾期,后引入资本成功,双方得以继续合作。

但工商信息显示,控股股东青岛科瑞并未有明显的股东变更信息,2019-2021年公司股东始终是23名,四家机构股东也未发生任何改变,注册资本也没有增加;其子公司安徽科瑞克仅在2019年引入了一个持股5%的小股东,其他股东也未发生任何变化。

更重要的是,这两家公司都已经是“老赖”了。翟传伟是青岛科瑞的实控人,其不仅是被执行人,也身背限制高消费的禁令,子公司安徽科瑞克的董事长也同样身背上述两项处分。安徽科瑞克目前是5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合计金额2.04亿元,立案时间是2022年3月和6月。限制消费令的案由有十余起,大多由小额信贷公司发起,安徽科瑞克的经营情况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控股股东限制消费令同样有十余起,三起被执行人需承担的金额是3014万元;15起终案需承担6563万元,6433万元还未履行责任,远翔新材还能继续与其不断交易,而不用担心违约风险?

2019-2021年,远翔新材逾期应收账款为3230万元、2339万元和2315万元。按照远翔新材的介绍,除科瑞集团外,公司无其他重大的大额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即上述逾期款主要来自科瑞集团。

科瑞集团已经官司缠身、信用尽失,远翔新材所称的其战略引资也未从股权变更上得到体现,远翔新材还在持续和科瑞集团合作,即便应收账款逾期也在所不惜。

供应商异象

在上游采购上,一些公司似乎成了远翔新材“保供应”的受惠对象,甫一成立立刻进入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名单里。

2018-2021年,国巽能源(三明)有限公司始终都是远翔新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分别向其采购了702万元、1553万元、1304万元和2033万元的天然气。工商信息显示,2017年11月,国巽能源(三明)有限公司才刚刚成立,2018年就成了远翔新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

2019年8月,平阳县方宇包装有限公司(下称“方宇包装”)成立,2020年以839万元成为远翔新材第五大供应商。当年,远翔新材75%以上的包装袋都由方宇包装供应。2021年,远翔新材对方宇包装的采购额增加至976万元,包装袋采购量占比接近80%。刚成立几个月后,就几乎包揽了远翔新材某一产品的需求,公司成立的时机恰到好处。

无论是客户还是供应商如何变化都无法影响远翔新材产销两旺的局面。2019年公司产能增加为51000吨,2020年进一步增至56000吨,除了2019年产能利用率在80%出头外,2018年至今基本在100%左右。

此次IPO远翔新材计划募资2.57亿元,其中的1.92亿元用于年产4万吨高性能二氧化硅项目,募投达产后公司产能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但奇怪的是,无论是行业整体还是上市的竞争对手,产能利用率远不及远翔新材。

远翔新材招股书(注册稿)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厂家共53家,总生产能力达249万吨/年,实际产量为163.68万吨/年,即产能利用率为65.73%。其中规模在5万吨/年以上的企业数量为16家,产能为177.1万吨/年,产量为129.15万吨/年,即产能利用率72.92%。

二氧化硅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剔除上市一年左右的次新股影响,2021年行业龙头确成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在75%左右。规模不到5万吨的龙星化工产能利用率约为70%,2020年吉药控股化工业务产能利用率在55%左右,与行业整体利用率相接近。那么规模居中、生产能耗劣势明显的远翔新材却有约100%的产能利用率,凭什么?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