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閩南網

閩南網7月7日(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曾燦輝 文/圖)爲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通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質增效,自5月9日漳州全市“城管進社區”活動全面啓動以來,漳州市城管局先後派駐兩批“城管進社區”工作組入駐21個社區,牽頭、督導、協助區城管局、街道、社區,對社區內存在的城市管理問題“把脈、會診、開處方”,通過設置便民裝置,協調解決重大難題,以服務羣衆理念出發,督促物業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完善設施設備,讓小區環境更宜居,羣衆生活更舒心。經過近兩個月推進,便民服務落地開花。

協調處置電梯故障

在龍文區錦繡社區,有業主反映19幢的公用電梯多次出現故障,導致自動停止運行,不但影響到業主的正常出行,而且存在安全隱患。6月15日,進駐工作組組織業主代表、物業召開協調會。現場瞭解電梯存在的故障及解決措施,要求物業儘快落實具體解決方案,並舉一反三對物業小區內所有電梯運行情況進行摸排。

會後,業主代表對協商結果表示滿意,並表示將積極配合物業企業的整改工作。6月22日,物業已完成電梯的全面檢查及維修工作。電梯維保後,進駐工作組還與業主深入交流,瞭解整改效果,業主表示“已經得到基本整改,如今電梯故障的突發率大大降低,坐電梯再也不需要提心吊膽的了。”

增設便民裝置

在薌城區華元小區,一些居民沒有固定的停車位,有時找到的停車位置與居住樓棟距離較遠,業主只好拎着大袋小袋的物資回家。“每次回家都走得滿身汗,手也被東西勒得難受。”這一現象,引起了進駐工作組的注意。

爲了讓居民的回家之路走得更加輕鬆,進駐工作組協調物業在小區進出口配設便民手推車,方便業主搬運物資。在工作組的指導下,物業企業在小區的南門和東門分別配置了多個手推車,業主只需登記便可在小區範圍內免費使用。這一做法,得到了業主的好評點贊。

完善基礎設施

在薌城區錢隆首府,由於小區基礎設施不完備,停車位難以滿足居民使用需要,車輛隨意停放現象普遍。工作組進駐後,立即指導街道、社區,協調修復破損路面,並規劃停車線,加裝安全隔離設施,同時,指導社區組織志願者引導居民有序停放。

其間,工作組深耕公共空間治理,打出組合拳,釋放停車位潛力,增加停車位數量,大大紓解“停車難、亂停車”問題。此外,由於今年雨水天氣多發,小區內有多處低窪路段積水嚴重,影響到居民的通行安全。進駐工作組實地查看現場後,建議物業企業在積水區域鋪設防滑墊,避免居民出行發生意外。

疏堵結合添設備

在龍文區萬達社區,一些業主習慣將“燒金桶”擺放在樓道上,業主使用後,四處飄揚的紙灰不僅影響樓道的乾淨衛生,造成空氣污染,還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隱患。在社區、物業的多次勸導下,個別業主仍然無動於衷。

一邊是業主的風俗習慣,一邊是樓道的暢通與業主的居住安全——只有“疏堵結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爲此,進駐工作組與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燒金桶”行爲進行摸底排查,將“燒金桶”進行集中清理;同時,指導物業及時採購大型“燒金桶”,並將其放置在中庭位置,方便業主使用。“燒金桶”的清理工作由物業統一管理,周邊還配備了多個消防器材,消除了安全隱患。

民有所盼,必有所應。自城管進駐社區活動開展以來,將“服務、管理、執法”相結合,爲羣衆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急難愁盼的問題,使小區環境得到改善提升。通過一系列服務便民舉措,羣衆對城管執法的認可度逐漸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