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神樂

來源/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來源:懂懂筆記

前英語教師、新晉網紅董宇輝的熱度,仍然在持續。

事實上,董宇輝的電商直播形式並不入流。既沒有明星助陣互動、也沒有聲嘶力竭地吼着折扣,更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營銷套路。聊着商品特點呢,突然拿出白板講講英語、暢談人生......

因此,董宇輝的直播形式也被不少網友戲稱爲“跑題式”直播。可就是這種“不專業”的主播形式讓他走紅,也再一次讓“前教培機構”——新東方成爲了輿論焦點,甚至左右着自己的股價。

新東方的“轉型”初見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寒冬”中的教培行業看到了希望。董宇輝走紅之後,不少教培行業人員也紛紛湧入直播平臺,效仿其直播風格,語數英數理化之風均有所呈現。

對於大量正經歷着轉型“陣痛期”的教培機構,自然是希望借鑑、復刻新東方成功的轉型之路。但是在本就瘋狂“內卷”的直播電商領域,又能夠容得下幾個“董宇輝”和“新東方”?

教培都想要賣貨了?

“相信不少90後,小時候都用過電子詞典學英語。”

在直播間介紹公司旗下一款智能學習平板時,Lynn依樣畫葫蘆學起來董宇輝的“必殺技”——憶童年。在廣州一家教育機構從事策劃工作多年的Lynn告訴懂懂筆記,這是自己做直播的第10個晚上。

早在一年前,Lynn所在的教培機構還是珠三角小有名氣的K12課外輔導連鎖品牌。作爲擁有近十年數學學科教學經驗的她,則是機構的大牌之一。

“去年這個時候,公司和不少同行一樣都開始轉型了。”隨着相關政策落地,Lynn所在的教培機構有七成員工離開。至於機構元老、高層心腹,則基本上留了下來,與機構一同轉型。

一開始,機構曾轉型職業培訓、技能培訓,但因缺乏相應的師資及經驗積累,最後只能是淺嘗輒止,及時止損另尋出路。之後,行業內又掀起了一股教培硬件熱,高層也決定隨大流,加入硬件這條賽道。

“說是轉型教培硬件,其實和很多同行一樣,都是到深圳、東莞找幾家做硬件的工廠,貼牌生產,所有教師轉型做銷售和策劃,有的男生,甚至還要冒着風吹日曬跑市場。”

只不過,隨着轉型的教培機構增多,智能教育硬件賽道也漸漸變得擁擠不堪。

她所在的公司,也再度陷入了轉型困境,甚至曾一度面臨關門解散的境地。

“但新東方這次轉型、董宇輝的出圈,讓公司老總看到了希望。”

Lynn記得,6月10日在直播間大談“三餐四季”的董宇輝火出圈之後,她的老闆在半夜打來電話,遊說她與另外兩位同事“出道”做直播。

畢竟,在經歷了一系列轉型之後,公司仍然半死不活,與其繼續坐以待斃,不如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向死而生奮力一搏。在老總看來,說不定也能復刻下一個董宇輝、再造一個新東方轉型神話。

“老闆說了,公司有學習平板、翻譯筆、護眼燈等智能硬件產品,剛好能讓轉型直播的員工練練手,能賣得動,再接着賣其它商品。”沒有其它選擇的Lynn 以及同事,也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半個月後,Lynn坐在手機鏡頭前,略顯生澀地開始了第一場直播。自此,她的上班的時間也從原先的“朝九晚六”變成晝夜顛倒,“最近有看到,很多之前離職的同事,也跟風做起了直播。”

在部分直播平臺上,懂懂筆記的確看到不少標註爲“老師”的賬號在線做直播,通過刷題、講課的方式引流,在解題的過程當中賣書、賣課,甚至是普通日用商品。

在新東方憑藉直播翻紅後,不少教育機構也都開始探索同樣的路,除了中小教育機構之外,還不乏豆神教育等行業較爲知名的品牌。只不過,新東方的模式真的能批量複製嗎?

“董宇輝”難複製

“真的,書到直播方恨少,主播的工作不比教書簡單呀。”

爲了能像董宇輝一樣,在直播間憶童年、聊文化、灌雞湯,Lynn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瞭解起中外歷史,閱讀大量的書籍,試圖讓直播變得“有趣”起來。

Lynn說,儘管她做直播一部分原因是被公司“趕鴨子上架”,但與此同時,她也想壓榨一下自己的潛能,看看直播能做到什麼程度。畢竟,作爲教培行業資深從業者,目前可轉型的職業方向太有限了。

“當然我也很清楚,一味依靠公司,很難做直播出圈的。”Lynn也意識到,公司想復刻新東方,試圖從內部孵化出幾個“董宇輝”的想法,有點兒異想天開了。

畢竟,在新東方轉型直播業務之前就是教培行業第一品牌,更是 Lynn 與不少教培從業者心中的“樣板”。而且新東方以及俞敏洪本身就自帶流量,轉型直播具備了超高的話題性,這是其他教培機構無法比擬的。

“更何況,董宇輝在成功出圈之前,也已經直播了半年時間。”Lynn肯定地說道,儘管董宇輝知識儲備足,能講故事、直播風格也新穎,但若放在新東方以外的機構,出圈絕對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遙遙無期。

正因爲是“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的道理,在做了首場直播之後,Lynn開始將目標調整了一下——利用公司模仿新東方涉足直播業務的契機,“有薪”鍛鍊自身邏輯能力,學習溝通技巧,積累直播經驗。

“我想將直播當成是自己職業轉型的跳板,現在很多企業都做直播了嘛。”她告訴懂懂筆記,隨着電商直播行業“去頭部化”的效應日趨明顯,許多企業、商家都開始做起了店播。

在招聘平臺上,有不少企業、商家,都在招聘有經驗的電商主播。中小企業招營銷、市場等崗位,擁有電商直播策劃、電商主播經歷,都能成爲應聘的加分項。

“店播目前仍是一地雞毛,但怕落伍的中小企業也只能跟風。”Lynn坦言,與其指望自己所在的教培公司轉型,間接成就自己不切實際的出圈夢想,不如腳踏實地,掌握一門有廣闊就業前景的新技能。

至於她周圍“野心”更大的同事們,更是想利用轉型電商主播作爲契機,積極表現,然後等待MCN的挖掘,有的人甚至主動接觸擁有平臺資源的MCN,“教培老師轉電商主播的話題,現在熱度很高,運氣好也不是不可能。”

有媒體統計:只用了10天時間,東方甄選就從一個百萬(流量)的直播間,成爲擁有將近 1700 萬粉絲規模,一週賣貨高達3.4億元的頭部直播間。

東方甄選在短時間內佔據了上百個熱搜話題,而董宇輝也繼劉畊宏之後成爲又一個現象級的網紅。

那麼,除了“陣痛中”的教培機構之外,專業MCN是否會順勢收編教培行業人士,藉助話題流量孵化網紅呢?

MCN只想看熱鬧

“最近幾周,我們一直在關注新東方直播的話題。”

聊及新東方成功轉型直播業務、董宇輝意外出圈的話題,杭州一家知名MCN機構的運營總監程曉晨(化名)表示,這個現象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作爲直播行業從業者,最近幾周她也經常被問起,專業MCN是否會“趁熱打鐵”孵化教培圈人士成爲網紅,復刻第二個、第三個董宇輝式的電商主播。

“我的回答是不會,相信很多同行對於這件事,都是十分謹慎。”而當問及原因時,程曉晨則反問道:除了自備流量、話題的俞敏洪,以及突然爆火的董宇輝,其它在做直播的教培老師誰還能叫出幾個名字?

在她看來,新東方的底蘊太足了:半年前她就開始關注新東方的直播,東方甄選直播間裏除了董宇輝之外,還有YOYO(孫楚涵)、七七(孫曉)等幾位老師,而且都相當有才氣,直播風格也獨具一格。

除了董宇輝的“雙語賣貨”,YOYO甚至可以在直播間多語切換,多才多藝的七七,更是經常抱着尤克里裏,演繹起“中關村阿黛爾”,“但爲什麼最後出圈的,只有董宇輝和東方甄選?”

程曉晨坦言,東方甄選直播間的主播,幾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但目前只有董宇輝成功火出圈,可見新東方也只能造出一個董宇輝。重要的是,這位僅有的現象級網紅,在出圈前可是“煎熬”了長達半年。

用很多媒體的觀點就是,董宇輝的走紅依靠的是新東方這一流量靠山;用董宇輝自己的觀點則是,在衆多轉型主播的老師中成功出圈是自己運氣好,“復刻另一個董宇輝,對MCN而言失敗的幾率太高。”

程曉晨告訴懂懂筆記,最近一、兩年包括她所在的機構在內,許多MCN都有目的性地收編專業領域人士,試圖發力垂直專業領域,培養具備較強職業標籤色彩的網紅主播。

“但職業標籤,恰恰也是限制網紅髮展的枷鎖,很難量產化。”爲了便於理解,她舉例律師界頂流網紅羅翔,幾乎是盡人皆知;企業家網紅肯定是羅永浩、俞敏洪,但是除了上述幾位其他的就無人知曉了。

教師出身的網紅已經很多,但耳熟能詳的只有戴建業、李永樂、張雪峯,以及最近的新東方董宇輝。前三位都有自己垂直的、專業的領域,“如果只限網紅物理老師,那就只剩李永樂和其它了。”

由於職業標籤的限制,只要垂直的領域當中出現了現象級網紅,再次複製一個現象級網紅的可能性小之又小。也正是因爲如此,有行業觀點認爲新東方試圖流水線般複製“董宇輝”,成功率微乎其微。

結束語

有分析人士拿新東方火了、劉畊宏降溫,指出網紅主播生命週期短,甚至認爲不久之後,董宇輝也會像劉畊宏一樣迅速降溫。儘管現在斷言爲時尚早,但網紅圈子快速迭代,一直是不爭的事實。

或許,一代“傳奇”只可遠觀,難以輕易複製,教培行業想發力新東方的模式,挑戰太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