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7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孟萌就广碳所在发挥碳市场作用和广东绿金委平台功能,更好支持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回答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提问。

孟萌介绍,广州市是我国唯一兼具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多试点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植根于肥沃土壤并孕育勃勃生机。广碳所充分发挥市场化减排机制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主要推动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广东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实现低成本节能减碳。截至今年6月30日,广碳所累计成交配额2.07亿吨,占全国总量27.7%;总成交金额达50.92亿元,占全国总量22.62%;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居全国首位。以广东碳市场为例,在碳市场控排企业2019年和2013年企业边界一致的前提下,碳交易的电力、水泥、钢铁、石化控排企业排放量实现了绝对量减排,减排幅度达12.3%。

二是探索逐步扩大控排行业范围,计划将陶瓷、纺织、数据中心等行业纳入到广东碳市场。

三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

四是通过构建碳市场抵消机制,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积极开展自愿减排与碳汇开发工作,落地广东碳普惠工作制。

五是依托碳金融市场,为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助力广州碳金融中心建设。截至今年6月,广东碳市场开展各类碳金融业务262笔,涉及碳排放权规模5538.79万吨,助力控排企业实现融资达4.69亿元。

六是有序推进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基于广东碳市场的期现货联动,研究建立碳排放权跨境交易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积极与国际主要碳市场以及交易机构开展交流,在国际碳市场的规则、标准和路径等领域建立合作。以碳减排和碳市场为抓手,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据孟萌介绍,广碳所还承担了广东绿金委秘书处职能,积极发挥广东绿金智库作用,有效支撑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一是持续做大绿色金融朋友圈。截至今年6月,广东绿金委现有成员单位共68家,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高校、研究院等各类绿色金融相关机构,较去年同期增加17%。

二是积极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交流合作。牵头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工作组,担任跨境绿金产品标准工作组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工作组联席组长,共同探索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在大湾区的落地应用。

三是开展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实施落地。积极参与多项“双碳”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涉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共27项,其中5项已正式发布。其中,牵头制定的《碳金融产品》(JR/T 0244-2022)已于2022年4月12日由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

四是提升绿色金融研究氛围。组织开展2022年广东绿金委绿色金融专项课题研究工作,涵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绿色金融支持广东碳达峰碳中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蓝色金融、转型金融、ESG投资等前沿领域。

孟萌表示,下一步,广东绿金委将继续推动金融支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点做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工作,推进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碳金融实验室筹建,筹备举办2022广东绿金委年会,支持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落地实施提供专业支持等。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