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郭曉潔 廣州報道     7月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會上,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總經理孟萌就廣碳所在發揮碳市場作用和廣東綠金委平臺功能,更好支持廣東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和服務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回答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的提問。

孟萌介紹,廣州市是我國唯一兼具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碳交易試點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點的多試點地區,綠色金融發展植根於肥沃土壤並孕育勃勃生機。廣碳所充分發揮市場化減排機制作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主要推動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廣東碳市場管控的高排放行業實現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的綠色低碳化,實現低成本節能減碳。截至今年6月30日,廣碳所累計成交配額2.07億噸,佔全國總量27.7%;總成交金額達50.92億元,佔全國總量22.62%;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居全國首位。以廣東碳市場爲例,在碳市場控排企業2019年和2013年企業邊界一致的前提下,碳交易的電力、水泥、鋼鐵、石化控排企業排放量實現了絕對量減排,減排幅度達12.3%。

二是探索逐步擴大控排行業範圍,計劃將陶瓷、紡織、數據中心等行業納入到廣東碳市場。

三是爲碳減排釋放價格信號,並提供經濟激勵。

四是通過構建碳市場抵消機制,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保護補償。積極開展自願減排與碳匯開發工作,落地廣東碳普惠工作制。

五是依託碳金融市場,爲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融資渠道,助力廣州碳金融中心建設。截至今年6月,廣東碳市場開展各類碳金融業務262筆,涉及碳排放權規模5538.79萬噸,助力控排企業實現融資達4.69億元。

六是有序推進碳市場國際交流合作,探索基於廣東碳市場的期現貨聯動,研究建立碳排放權跨境交易機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建設。積極與國際主要碳市場以及交易機構開展交流,在國際碳市場的規則、標準和路徑等領域建立合作。以碳減排和碳市場爲抓手,參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據孟萌介紹,廣碳所還承擔了廣東綠金委祕書處職能,積極發揮廣東綠金智庫作用,有效支撐綠色金融改革創新。

一是持續做大綠色金融朋友圈。截至今年6月,廣東綠金委現有成員單位共68家,涵蓋銀行、證券、保險、信託、高校、研究院等各類綠色金融相關機構,較去年同期增加17%。

二是積極推動大灣區綠色金融交流合作。牽頭大灣區綠色供應鏈金融工作組,擔任跨境綠金產品標準工作組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標準互認工作組聯席組長,共同探索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在大灣區的落地應用。

三是開展綠色金融標準制定和實施落地。積極參與多項“雙碳”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涉及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共27項,其中5項已正式發佈。其中,牽頭制定的《碳金融產品》(JR/T 0244-2022)已於2022年4月12日由中國證監會正式發佈。

四是提升綠色金融研究氛圍。組織開展2022年廣東綠金委綠色金融專項課題研究工作,涵蓋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綠色金融支持廣東碳達峯碳中和、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藍色金融、轉型金融、ESG投資等前沿領域。

孟萌表示,下一步,廣東綠金委將繼續推動金融支持落實碳達峯碳中和目標,重點做好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和推廣工作,推進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碳金融實驗室籌建,籌備舉辦2022廣東綠金委年會,支持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爲碳減排支持工具的落地實施提供專業支持等。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郭曉潔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