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史的重大節點,必然伴隨着能源革命的重大突破,而能源上的突破往往在交通工具上得到最直觀的體現。正如煤炭之於火車、油氣之於汽車,立足當下,在碳中和的全球共識下,以可再生能源爲主的新型能源體系正在逐步構建,新能源汽車成爲了新的時代寵兒。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00.3萬輛,同比增長110%。據公安部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1001萬輛,其中純電車佔比81%。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佔新車銷量比例應達到20%。這一目標更是在今年4月已經提前實現,新能源車正在以不可逆的趨勢快速增長。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上升,給整個產業鏈都帶來了歷史性機遇,無論是上游零部件,中游的整車,還是下游的銷售、金融等配套服務均是如此。

其中,新能源汽車保險尤爲值得關注,爲保險市場帶來增量的同時,也給業內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一、新能源汽車機遇與挑戰並存

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新能源車險市場規模近年來保持兩位數快速上升態勢,截至2021年末,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佔比提升到近4.5%,同比增速近60%。

申萬宏源預計,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汽車保費複合增速爲47.6%,2025年新能車險保費規模將達到1543億元,佔總車險保費規模比例約爲15.7%。

新能源汽車保險就像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礦,幾乎已經成爲了業內共識。不僅是保險公司不斷推出各類新產品,特斯拉、蔚小理等車企也涉足其中,馬斯克甚至在去年的業績會上公開表示,未來保險將會成爲特斯拉的主要產品,保險業務價值將佔到整車業務的30%-40%。

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承保風險比較突出。根據中再產險的數據來看,無論是賠付率、出險頻率還是案均賠款,新能源汽車的車損險數據均高於傳統汽車,三者險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賠付率水平也要高於傳統汽車。客觀上,這會限制部分保險公司開展相關業務的意願。

其次,建模難度高導致定價困難。新能源汽車的車身結構、零部件構造以及動力系統等與傳統燃油車差異較大,不同品牌之間差異會更大,過往燃油車方面可用來參考的數據較少,對於這樣的“新物種”產品進行建模難度較高。而且新能源車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帶動各家廠商爭先推出各類新車型,使得建模難度進一步提升,也就導致保險定價成爲難題。

但問題也意味着機遇,誰能在新能源汽車保險目前存在的諸多痛點中有所突破,就更能獲得這一波保險增量市場的紅利更大的份額。

二、中再集團率先提出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中再集團已經做出了表率。

從根本上講,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的核心痛點,還是在於定價難的問題。而要更妥善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能在數據獲取、整合方面有充分優勢,中再集團的行業中立地位有利於其獲取相關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亦有中再的參與,也體現出了中再集團在行業標準制定方面的話語權。

7月5日,中再集團旗下子公司中再產險召開了新能源汽車保險創新研討會,並於會上發佈再保險行業首個新能源汽車定價風控模型——“再·途”新能源汽車定價模型,這不僅有利於再保險業務發展,更可以支持直保公司開展相關業務,並能幫助新能源汽車廠商完善客戶全生命週期服務,有利於促進保險行業與汽車行業的協同發展和融合創新。

該模型通過對6000多萬條行業保險數據、340多萬條車機動態數據進行大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採用GLM、GAM、隨機森林、Yolo、ResNet、Transformer等國內外前沿精算和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方法訓練融合而成,具有可解釋、高精度、可迭代等特點,有助於精準識別並管控車輛風險,降低業務賠付率。

從場景定位來看,中再產險此次推出的模型聚焦研究電池熱失控風險、車損險保費充足度和三責險尾部風險三大領域,針對不同場景建立了相應模型,並能夠匹配保險定價、保險風控功能需求。中再將在技術輸出的同時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險承保能力,並同直保公司不斷優化模型,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先進性,開拓新興業務領域,進一步鞏固技術優勢。

三、結語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交通體系,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更是有望將汽車產業帶入新的發展階段,但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與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車保險體系也需要不斷更新,滿足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節奏。

作爲一個新生事物,新能源汽車保險當下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更多像中再這樣具備數據優勢、技術優勢的企業來促進行業進步,共同做大新能源產業增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