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舊城改造宜居便民

經濟日報

7月的福州,夏日炎炎。一大早,臺江區蒼霞新城嘉華苑、嘉盛苑兩個小區人頭攢動。地上堆放着各類建築材料,施工人員正緊張地忙碌着。

“目前,蒼霞新城全方位改造提升項目二期正在進行。”蒼霞新城社區黨委書記、主任王露露介紹,此次改造包括蒼霞新城嘉盛苑、嘉華苑、嘉惠苑、嘉興苑4個小區,主要進行地面立面改造以及屋頂景觀改造、公共配套完善、小區綠化美化、停車泊位優化等,提升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和居民幸福感。

談及小區的變化,住在嘉和苑的居民黃小華深有感觸,“20年前,我們從破舊的木屋搬進磚房;20年後,我們的居住環境又一次得到改善提升”。

2000年,福州市委、市政府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決定將棚戶區改造列爲爲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同年7月,蒼霞棚屋區改造工程啓動。短短1年內,蒼霞新城41棟住宅樓拔地而起,片區面貌煥然一新,3441戶居民回遷新居。“改造前,這裏的人均居住面積僅爲9平方米;改造後,房子更大了,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廁所和廚房,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王露露回憶說。

從老舊棚屋區到現代化社區,蒼霞新城迎來“新生”,居民們安居樂業從夢想變成現實。一晃20年過去,曾經讓蒼霞居民實現“安居夢”的新樓房又變成了老舊小區,水管老舊、停車困難、服務配套設施少、違建多等問題困擾着社區居民。

“去年,福州市、臺江區對蒼霞新城開展新一輪的改造提升。第一期改造嘉和苑,第二期改造嘉盛苑、嘉華苑、嘉惠苑和嘉興苑。”王露露介紹,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預計今年底前完工。改造完成後,蒼霞新城計劃構建“一軸一帶一核心三界面五組團多節點”的服務結構。其中,“一軸”爲南園路社區生活軸,“一帶”爲三捷河休閒景觀帶,“一核心”爲社區配套服務核心,“三界面”分別爲商業界面隆平路、文化界面下杭路、生活界面中平路。

“從原來木屋的煎熬,到現在宜居小區的喜悅,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小華說,改造提升後,小區裏有了便民驛站、長者食堂、讀書吧、健身房等設施,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利又貼心的生活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