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相關合約在中金所正式掛牌上市。

7月22日,首批上市的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分別是IM2208合約、IM2209合約、IM2212合約和IM2303合約4個合約,以及中證1000股指期權MO2208月份合約、中證1000股指期權MO2209月份合約、中證1000股指期權MO2210月份合約、中證1000股指期權MO2212月份合約、中證1000股指期權MO2303月份合約、中證1000股指期權MO2306月份合約等6個合約月份。

至此,中金所上市金融衍生品數量增至9個,包括4個股指期貨品種、2個股指期權品種和3個國債期貨品種。

中證1000股指期貨上市後衝高回落,截至收盤,主力合約IM2208跌0.89%,報6956.6點,掛盤基準價爲7018.8點,日內下跌62.2點。

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收盤,中證500期指主力合約IC2208、滬深300期指主力合約IF2208、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2208、中證1000期指主力合約IM2008資金分別流入7.41億元、9.00億元、10.12億元、73.12億元。

數據顯示,中證1000股指期貨全天成交36487手,成交金額505億元,持倉30326手。中證1000股指期權當日成交22765手,權利金成交金額2.78億元,持倉7698手。

光大期貨分析稱,中證1000指數是所有寬基指數中換手率、振幅相對較高的品種。當前中證1000指數在所有寬基指數中的性價比相對較高,配置價值凸顯,而與此同時以中證1000爲標的的主被動基金規模整體在百億水平,明顯低於50/300/500對應基金,增長空間巨大,未來隨着流動性改善,中證1000指數具有估值提升的空間,因此存在佈局中證1000的配置性機會。

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指出,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交易正式開通是中國金融開放中完善A股衍生品體系的突破性舉措,標誌着除了大中盤股以外,投資者可以通過交易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直接有效地對沖小盤股頭寸。此舉能優化目前國內的對沖機制,讓投資者更好地管理投資風險。該新期貨品種預期能大幅提高小盤股及相關ETF的流動性, 以及提高中證1000股指涵蓋相關股票的借券規模。

“該對沖工具推出後,我相信海外投資者,包括QFII投資者,對投資國內小盤股的興趣也會大幅提升,其中包括對沖基金、量化基金、主權基金和大學基金等等。”房東明認爲,在今年全球資本市場受宏觀經濟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大背景下,海外投資者對投資國內衍生品的需求預期走強。目前在交易所進行買賣的金融期貨的交易量佔中國期貨市場的交易量不到20%,海外市場的佔比大概是80%,可見增長空間巨大。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的交易有望帶動金融期貨及相關ETF交易量成倍增長。

中金所表示,上市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是金融期貨市場更好服務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將進一步完善金融期貨與期權產品體系,逐步形成覆蓋大、中、小盤股的風險管理產品序列,滿足市場更加多樣化風險管理需求,吸引更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金所表示,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在證監會黨委的統一部署和堅強領導下,切實履行好市場組織者、一線監管者的責任,守牢安全生產和風險防範底線,不斷夯實市場基礎性制度,完善跨市場監管工作機制,助力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王傑 圖片編輯:蔣立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