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經品牌觀|守好品牌價值觀的每一道防線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 付克友

品牌需要打造,更需要守護。

品牌的打造和品牌的守護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相生相隨、不可分割。如果說品牌的塑造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品牌資產日積月累,那麼一個品牌的倒掉或者受損卻可能在一夜之間、突如其來。因此,品牌的守護尤爲重要。

品牌資產的核心和源泉是品牌價值觀。守護品牌就要守好品牌價值觀的每一道防線。近期兩家上市公司發生的品牌事件,正好爲此提供了正反兩個典型案例。

東方甄選的“護城河”

一個正面案例是上週引發衆多網友“喫瓜”的東方甄選拉黑趣店羅敏事件。

7月18日,趣店創始人羅敏現身東方甄選直播間,連續爲主播董宇輝送了上“嘉年華”“火箭”等豪華禮物。在董宇輝多次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東方甄選對其進行了拉黑。

我們常常看到的視頻直播間裏,主持人不僅不會拒絕粉絲刷禮物,反而還會吆喝粉絲刷禮物,對於豪華禮物更是激動得手舞足蹈。董宇輝爲什麼拒絕羅敏的禮物還拉黑了人家?答案很簡單,就是對品牌價值觀時時刻刻的守護。

東方甄選是一夜爆紅的嗎?非也。當俞敏洪在新東方陷入絕境之際,向農村中小學捐贈8萬套課桌椅,就用深入人心的情懷打下品牌價值觀的基礎;當俞敏洪宣佈新東方向直播帶貨轉型,幫助農產品銷售,就實現了品牌價值觀的自然嫁接;當董宇輝用英語授課的形式直播帶貨,獲贊“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形成對其他網紅直播的降維打擊,也正是用品牌價值觀的力量在征服。

俞敏洪深知這一點,董宇輝也深知這一點。也許正是知道品牌來之不易,所以纔會倍加珍惜;也許正是因爲對品牌價值觀的重要性深刻洞察,所以纔會對它精心呵護。

對董宇輝來說,作爲東方甄選的當紅主播,他就是公司品牌代言人。他不能讓自己從“最有文化的直播間”主持人,淪爲一個唯利是圖的品牌形象。所以董宇輝說:“雖然我們轉型很難,但還是個上市公司,財力還是比較讓大家放心……但是我們不提倡刷‘嘉年華’的行爲,不如買點農產品,幫助農民和快遞小哥們。”這種表態有理有節、不卑不亢,也是對企業品牌價值觀的重申。

事後董宇輝在直播中解釋稱:“導演小哥因爲大學剛畢業,有些私人恩怨,他要拉黑,我聽完之後覺得挺合理的。”什麼私人恩怨?爲什麼覺得合理?原來“趣店”的前身是一個叫“趣分期”的校園網貸平臺。網友合理猜測,就是剛畢業的導播,可能正是校園網貸的受害者。校園網貸曾經飽受非議,可以說正是品牌價值觀的問題導致品牌形象坍塌。

有時候,守護某種品牌價值觀,就得拒絕和提防某些品牌價值觀。東方甄選拉黑趣店羅敏,可以看着是構築起“護城河”,對品牌價值觀進行小心翼翼的隔離式保護。

對於羅敏來說,他在東方甄選狂刷禮物,可以理解爲對其品牌價值觀的認同甚至討好,當然不乏借力傳播的意圖。然而,儘管趣店早已停掉校園地推業務,專注於消費金融,但新的品牌形象恐怕一時半會還不那麼容易被公衆接受。可見,品牌價值觀的影響是多麼深遠。

張小泉的“防線失守”

一個負面案例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張小泉“菜刀拍蒜”事件。

消費者買了一把張小泉的刀,用來拍蒜,刀斷了。說實話,這本來不算什麼大事,從品牌管理的常規操作來說,不外乎多加安撫、換上一把新刀就完了——張小泉刀再脆,有幾把刀能這樣拍斷?損失能有多大?包賠承諾,對品牌的保護卻是至關重要的。

客服非要火上澆油,強詞辯解說:“張小泉的刀不能拍蒜”。一方面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爲等於自我否定。張小泉的刀難道都是這種鋼火脆的?就不會推出別的菜刀?另一方面,這也是對消費者長期以來用刀理念和方式的否定。客服維護的是公司的蠅頭小利,卻不知道維護公司的品牌價值觀。一家賣刀剪的企業,品牌價值觀是什麼?首先當然是客戶至上。

接下來是張小泉品牌的官方回覆,洋洋灑灑千字文,一方面繼續自我肯定、自我表揚,一方面繼續科普制刀工藝、教育廣大消費者,抓不住重點不說,還將自己推到了消費者價值觀的對立面——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卻搞不懂國人“用刀拍蒜”這個常識和習慣,你是什麼品牌價值觀?

至於張小泉總經理夏乾良之前一段視頻被重新推出來引發軒然大波,其中當然有移花接木的問題,但品牌價值觀的失守卻是無可辯駁的。一家中國傳統刀剪的代表企業,靠的就是國人的品牌信任,卻說什麼“中國人切菜用刀方法不對”,“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樣切的”,這種媚洋姿態不是自打耳光嗎?作爲企業高管,這種話放在任何一個時間點都是錯的,因爲你說的話代表企業的品牌價值觀。

很多品牌危機往往是品牌價值觀的危機。品牌價值觀其實就是人的價值觀,或者說品牌代言人的價值觀。他們的言行舉止就是品牌價值觀的一道道防線。

而防線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因爲企業的品牌代言人更多來自內部。在一家2C企業裏,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客服是第一道防線,統一輸出品牌口徑的相關負責人則是最後一道防線。張小泉“菜刀拍蒜”事件其實就是這兩道防線全面失守。

爲什麼會這樣?也許是“崽賣爺田不心痛”。對於歷史長河中形成並繼承下來的品牌資產,儘管非常珍貴,卻未必能讓人感同身受。如果繼承者喪失了對品牌價值觀的敬畏,就容易忘乎所以,禍從口出。

作爲400年曆史的中華老字號,也是刀剪行業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張小泉的品牌價值毋庸置疑。上市當天股價暴漲394%,總市值53.18億元,可以看作品牌價值的表現。如果不是源遠流長的品牌資產,投資者怎麼可能這樣追捧?

然而張小泉“出道即巔峯”,如今市值縮水超50%,儘管有市場環境因素,但自身品牌沒能錦上添花形成持續支撐,恐怕也是重要因素。如果考慮到這次“拍蒜”的品牌危機,只能“怒其不爭”了。畢竟,品牌價值觀失守,再雄厚的品牌資產也經不起折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