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基本走出了一個“V”字,不少高波動板塊,更是走出深V型,其中就有軍工板塊。一方面,軍工行業持續高景氣,被長期看好。另一方面,軍工板塊信息更新頻率不高等特點,也讓這個板塊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導致波動較大。擁有10年證券從業經驗的天弘高端製造基金經理李佳明,對軍工、汽車等製造業板塊有長期、深度的研究,近期對軍工板塊給出了詳細研判。在他看來,軍工板塊是目前市場上少有的基本面好、估值低的板塊。

深V走勢並非由基本面變化引起

今年以來股市振幅不小。軍工板塊同樣迎來大波動,跌得深,彈得也高。對此,李佳明表示,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情緒波動因素居多,他說道:“因爲軍工板塊基本面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股價的表現與實際基本面的表現有挺大的差距。”

在李佳明看來,軍工行業是一個受疫情影響比較小的板塊,不光是因爲需求端比較穩定,而且軍工板塊在供應鏈保障等方面也是更強的。因此,軍工板塊無論是前期的下跌、回調,還是最近的反彈,更多是因爲市場情緒的變化。

同時,李佳明指出,軍工投資的特點——信息更新頻率不高,也是導致今年走勢大幅波動的重要因素。“在市場情緒特別悲觀的時候,軍工行業跟隨成長賽道一起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下跌,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沒有得到行業基本面的反饋,因爲軍工行業的信息更新頻率沒有那麼高,所以短期內加劇了悲觀的心態。” 對於近期的反彈,他表示也是相同的情況:“大家信心回來了,雖然軍工行業的基本面還是那樣,但是都覺得情況好很多,所以把之前因爲過分悲觀賣掉的倉位再撿回來,這就導致整個行業的股價在今年上半年走出了深v型。”

三大選股維度聚焦軍工三大優勢

李佳明目前管理天弘高端製造基金,該基金雖然從名稱上看並非軍工主題,但是從定期報告重倉股來看主要的投資方向正是以軍工爲代表的高端製造領域。

作爲天弘基金製造投資研究組的一員,李佳明擅長週期製造行業研究,挖掘長線投資機會。他表示在擇股時主要從三大維度去展開。一是成長性,即公司所處的行業是否處於高速成長的賽道,是否具備非常廣闊的成長潛力,以及公司層面是否具備自力更生、產品迭代的特徵,只有這樣才能持續維持超過行業平均增速的增長。其次是看公司的競爭力,這也是天弘基金一直強調的,因此有一套完善的模型,來判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否夠強。此外,公司的經營管理也是李佳明關注的方向,公司管理層是否穩定,是否有完整的管理體系或管理模式,都是影響公司能否健康發展、穩步向上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涉及到風險把控。

對於軍工投資,李佳明認爲應該堅持從長期視角來入手,把目光放長遠一點後,可以發現這一板塊有三大競爭優勢值得關注。

第一,軍工板塊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基本面的可展望度強。因爲這個行業的最終客戶很少,所以軍工行業的訂單展望度高,對整個板塊的基本面展望帶來不錯的便利性。

第二,這個行業正處於從初創期踏入成長期的階段,因此預計未來仍舊會維持高增速。同時在快速的成長的過程中,投資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好公司和很多新的邏輯都會不斷湧現,所以這個行業目前正處於一個不錯的投資階段。

第三,軍工行業屬於經濟後周期,即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軍工纔會起來。而軍工行業一旦起來之後,跟短期的經濟波動關聯度反而不大,所以哪怕短期宏觀經濟出現一些波動,但是軍工受到的擾動會比其他的行業要小得多。

又好又估值低的板塊

李佳明對於自己的投資框架,常常用買白菜來比喻:“首先看品相是不是好白菜,然後再去看價錢,太貴了不行,如果品相又好估值又低,這就最好了。其實挑公司跟挑白菜是一個道理。”

站在一年或者更長的維度上來看,李佳明覺得軍工行業未來幾年基本面的可展望度高,同時還處於比較便宜的狀態。

對於目前市場上比較關心的美聯儲加息、烏克蘭危機、國內的新冠疫情等環境影響,李佳明表示絕大部分都不構成對軍工行業基本面的關鍵影響。其中對於不少投資者都認爲影響較大的烏克蘭危機問題,李佳明坦言,從短期直接的作用來看,影響也較小。他解釋道:“這個影響會很長,不是在當下的一個季度甚至一兩週就體現出來的東西。”

此外對於一些投資者看重的“日曆效應”,李佳明表示曾做過統計,但即便是所謂的大事件,對整個軍工行業的刺激一般也不會超過一個月,短的更是一兩天就反映完了,甚至不反映。

估值方面,李佳明認爲當前軍工整體還是處在歷史低位,尤其是年初最低的時候已經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是歷史低位。“我們之前統計過軍工行業的幾輪反彈,幾輪大的行情起點基本上都是在這個位置開始,現在出現了一些反彈,但是反彈的幅度還沒有回到年初的高點。” 他介紹道:“相當於基本面在往上,但是股價還在往下,估值水平會變得更加便宜。軍工現在的估值水平大概在2018年左右的狀態,未來向下的空間可能較小。”

李佳明在近期公佈的天弘高端製造二季報中指出,國防裝備業長期發展路徑確定度高,並不會因爲宏觀經濟的短期波動、國際關係的階段性變化、以及成本端的擾動,而輕易發生偏轉。而在經歷了年初的行業性回調之後,行業中的優質公司已經變得更加便宜,中信國防裝備指數整體的PE-TTM估值已經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而到2021年爲止,利潤卻比2018年增長了200%,並且在未來幾年依然有望維持顯著高於GDP的增速。從行業橫向比較來看,國防裝備行業經營發展在二季度受到疫情和宏觀的影響比很多行業更小。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