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關人的智識和生命,多點敬畏之心是應該的。

|《中國企業家》記者  梁宵  編輯|米娜

7月27日,“饒議科學”公衆號發文《答全丹中國學聯》,這已經是饒毅針對尹燁連續發出的第5篇“檄文”了。

“第一槍”從7月23日開始打響,此後幾天,這位首醫大校長的抨擊如密集的子彈,不間歇地掃向尹燁——“演講譁衆取寵,僞科學”“錯誤連篇”“博士學位摻水”“推廣的益生菌是假藥”;相比“戰鬥力爆表”的饒毅,任職華大集團執行總裁的尹燁反應比較平靜,僅在前者第二篇文章發出後,在其公衆號“尹哥聊基因”掛出四個字“謝謝指教”,此後就沒有公開回應了。

值得注意的是,7月27日,尹燁在個人朋友圈分享了兩篇文章,分別爲《淺談“饒議科學”真科學家的“假科學”現象》《饒毅博士集火華大之我觀》,前一篇提到“(饒議科學)近幾篇針對尹燁、王俊的文章評論有失偏頗”、“從‘尹哥聊基因’公衆號發表的文章也不難看出,每篇文章都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投入,文章的質量、知識的廣度和寬度都是生物科普界的楷模和天花板”;後一篇則開篇就指出“饒毅在多家企業任職,是學者,商人,也是官員”。對此,尹燁的轉發語是,“明白人,還是多”。

是隔空宣戰,還是引而待發?

對於《中國企業家》的提問,華大基因的公關人員表示:“因科普工作非職務行爲,公司不便回覆尹燁先生個人的相關問題。”尹燁本人則拒絕了記者的採訪。而新浪財經引用“一位在華大工作的業內人士”的話,“針對饒毅的質疑,尹燁正在準備反擊。”

饒毅與尹燁——一個是因多次公開舉報學術界造假而名聲在外的“學術鬥士”;另一個是有着數百萬粉絲的企業界“科普網紅”,兩人都有着爲數不少的支持者,在此事上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擁護饒毅的,贊他“撕下一般人不敢懷疑的‘皇帝新裝’!科學界的魯迅!”而挺尹燁的則表示,“我覺得尹燁很棒……科普絕對不能曲高和寡,一定要像尹燁這樣接地氣。”

算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對壘了。拋開具體的對錯之爭,這件事的意義其實遠超學術緋聞和口水鬧劇。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饒毅“炮轟”尹燁,算是科學與科普間的一次對話,儘管開啓的氛圍不算友好。本來,科學和科普領域應該互通有無,但實際大多數情況則是,科學家和科普者兩個羣體相互隔絕,某基因領域相關企業首席科學家王旭(化名)的說法就多少代表了這種現狀,“學術界不太關心這些事(饒尹之爭),說實話,我們肯定沒把尹燁當成科學家來看,也覺得沒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去找具體錯誤)。”

但科學的“獨善其身”卻無助於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的真正普及,《科學是怎樣敗給迷信的》一書中就提到“科學戰敗的原因”之一就是“科學家離開了科學普及陣地”,論爭本就是科學理性應有之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饒毅的“宣戰”對於科普這件事來說,都是科學照進科普的一個好的開始,他的“五連炮”,可能有偏頗之處,但也“轟出”了大衆對科普應有的質疑和反思。

什麼樣的科普纔是“好”的科普?

這也是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

科普暢銷書《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的作者曹天元在此前接受《上海書評》採訪的時候就指出:中國科普的一個很大問題,在於大家對“科普”這個東西,從根本上就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定位。很多人對科普有着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是希望它又能像科學一樣嚴謹準確,又能爲大衆喜聞樂見,廣爲傳播。然後很多科普作者就會糾結於兩者之間,太想“兩手都要硬”,但結果往往就是兩頭不靠。

尹燁想必也有過這樣的權衡,在2020年末,他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也提到,“做科普有的時候比做科研更難,必須在科研的基礎上,引起大衆的興趣。如何在專業和通俗之間進行尺度拿捏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有一說一,說到做科普,尹燁算是很勤奮的。

自2016年3月發佈第一條科普音頻內容至今(7月28日),尹燁在喜馬拉雅APP上的“天方燁談”節目已更新到2205集,個人微信公衆號“尹哥聊基因”有565篇原創內容,抖音視頻作品455條,2018年11月出版第一本科普類圖書《生命密碼》,目前該系列已經陸續出版了3本。

“通俗”的表達也無可指摘,正如很多網友所言,尹燁在很多領域的知識傳播都讓人耳目一新;但專業與否就見仁見智了,饒毅的批評也來自於此,他認爲尹燁在談論超出生物涉及其他科學時,就錯誤百出。

曾從事基因檢測領域工作的田立(化名)看過幾次尹燁的視頻內容,“倒不至於錯誤百出,但裏面肯定是有錯誤的,一般人會認爲演講者知識淵博,但有點專業背景的人聽起來就另當別論了”,根據他的描述,這種感受類似於“每一個事實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你不能說他錯,要反駁好像就顯得是在摳字眼,但不反駁又覺得說的不太靠譜”。

王旭目前也在果殼做科普節目,他始終記得導師曾經跟他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用最通俗的語言,幫助大家理解最複雜的科學問題,但這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通往這個終點的必經之路就是“真懂”,這樣才能弄清邊界,在“準確”的邊界之內用更形象的比喻、更通俗的表達闡述科學冷冰冰的事實。否則“即使用最通俗的語言,你認爲說清楚了,別人也會誤解”。

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個“真懂”的邊界並不寬廣,因爲科學的每個細分領域都足夠專業艱深。一位接觸過很多科學家創業者的醫學領域投資人表示,一些看似他們專業領域的問題,這些科學家如果沒有十分的瞭解,都會坦言自己“不知道”;但尹燁給王旭的感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實際上,尹燁“科普”分享的內容也確實包羅甚廣,既有孩子成長等常規話題,也有元宇宙等前沿話題,還有綠色科技、心靈感應等。

科普很重要,但科普必須有譜,不能離譜,不是信手拈來。”王旭說,一定要慎言,尤其是傳播性更強、流行性更廣的情況下,對科普的正負面影響更需警惕,截至目前,尹燁在微博有89.7萬粉絲,“天方燁談”的播放量2.6億,訂閱量16.9萬,抖音粉絲269.1萬。“一旦造成大衆誤解,會很難修正。”

田立想法則不盡相同,他目前負責一家醫學機構的市場推廣工作,在他看來,與其說尹燁用的是科普話術,倒不如說是市場營銷。因爲科學這個領域很少有100%確定的事情,都存在有效概率問題,但做市場推廣如果據實以告,那對方就更難做判斷,所以就要通過說話技巧做一些“模糊處理”,“尹燁也是同樣的,比如不管涉及到哪一方面,都會提很專業的詞彙,但每一方面都不講深,一直把演講的面控制在這樣一個程度,不懂的人就覺得好厲害,實際上是一個挺高明的話術——你不要把他當作一個科學家來看,你把他當作一個市場人員來看,他說的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但事實上,這又引發了第二個問題。

科普營銷的邊界到底在哪裏?

在多個場合,尹燁都強調過“科普即公益”,但他的內容分享,很多都充滿了濃濃的商業氣息,其抖音號置頂的三個視頻,都植入了華大益生菌的推廣帶貨,比如“好睡眠”這一篇,開始是講睡眠,然後說到了腸道菌羣,最後落腳到益生菌,完成了從科普到帶貨的完美閉環。

華大基因對此並不諱言,在其2021年年報中,還將科普作爲一種重要的銷售模式列入其中,寫道:“公司在市場推廣過程中不斷探索符合行業特點及自身經營特色的營銷模式,通過科普啓發市場需求、產品銷售推動、企業品牌建設相結合的方式,以實現對銷售市場要素的有效掌控爲目的的全方位、多層次整體營銷模式。”

這毫無疑問是資本市場需要的,一位醫藥領域的投資人在談到“饒尹之爭”的時候就表示,“這個事情要辯證地看,最好的科學家不一定能造出最好的藥,這是企業家的優勢,就比如饒老師也有公司,就沒有華大這麼成功。”

尹燁的帶貨能力顯而易見,抖音數據顯示,尹燁開設的賣貨櫥窗展示商品48件,帶貨口碑5分,超過100%的同行,有超過3.2萬粉絲在跟Ta買,推薦的寶貝售出5.8萬件,其中華大和尹燁力推的益生菌產品優美達一盒售價188元,已售量爲3649件。

但營銷如此成功的一件商品,也正是饒毅猛烈抨擊的一件商品,“尹燁推廣的益生菌,就是假藥。全中國現在推廣的益生菌無一不是假藥。”

在這個問題上,多位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的人士並不完全認同,在他們看來,“不能說是假藥,但宣傳中誇大、誤導之處也是有的。”

在推廣“優美達益舒”時,視頻內容是這樣展開的,先是尹燁拋出問題:爲什麼喝酒會臉紅呢?如果乙醇變成乙醛,乙醛不能變成乙酸,乙醛就積累,一入血,毛細血管擴張,臉就紅了。之後就過渡到了優美達,“剛一上桌,就可以來一小袋,喝到10杯8杯後,再來一袋,還是會讓你感覺和以前是不太一樣。”當網友質疑“科學的盡頭是帶貨?”的時候,尹燁則回覆,“作爲華大的CEO,我有什麼理由不帶貨?”

在商言商,其實無傷大雅,更無可厚非,但營銷宣傳的分寸也有一定之規,科普營銷更應該謹慎,因爲相比於其他,科學知識在大衆面前具有壓倒性的隱性權威,披着科學外衣的營銷也更容易造成誤導,比如此前一直備受爭議的醫生直播帶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九部委就聯合印發相關通知,要“嚴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

而身處這個行業之中的田立也覺得“科普和帶貨還是應該有所區分,醫藥科技公司可以設立一個首席科學家或首席技術官專門做科普,帶貨則交給其他的人,這樣即便出了問題也可以做切割,不至於影響了苦心經營的科普人設”。

更進一步,如果科普營銷的邊界沒有釐清,甚至被濫用,從不當宣傳到蓄意誇大,進而上升到欺騙和謊言的地步,那麼不僅會影響個人或者公司聲譽,甚至會累及公司命運。

醫學領域不乏這樣的前車之鑑。《壞血》一書就記錄了明星檢測公司希拉洛斯和被稱爲“女版喬布斯”的明星企業家伊麗莎白·霍姆斯如何從抱負的雲端墜入謊言的深淵,“所有人都相信,她真誠地信仰一個願景,並投身於其中去實現它。但在‘獨角獸’熱潮的淘金狂熱中,在她全力以赴地追求成爲史蒂夫·喬布斯第二的過程中,有那麼一個轉折時刻,她不再傾聽明智的建議,開始尋求捷徑……霍姆斯和她的公司過度承諾,當無法兌現承諾時,就想投機取巧。”在作者看來,把其他科技領域“演久成真”的商業邏輯套用在醫學創新上,有時候就是一個“誇大與毀滅”的故事版本。

這件發生於大洋彼岸的故事讓國內一些企業也心有忌憚,一位檢測機構創始人就指出,在那之後他們對有關血液檢測的說法都更爲小心,擔心引發誤解,在產品推廣上更始終謹記“實事求是,不要誇大,不要製造宣傳和技術上的‘gap’”,在其看來,這個行業剛剛開始發展,一定要珍惜羽毛。

畢竟,不管是科學、醫學,都事關人的智識和生命,多點敬畏之心總是應該的。科普固然重要,而科學對科普的審視同樣重要,在這個層面,“饒尹之爭”的真正價值在於引發了全行業的思考和反省,而不是僅僅淹沒在你來我往的“口水戰”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