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周享玥 魏一寧

每年,《財富》雜誌都會發布世界500強榜單。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可以檢驗出全球企業的賺錢能力。後來,“世界500強”乾脆成爲了一種稱呼,是對“全球最大的五百家公司”的一種通俗叫法。

企業家們都希望自己的企業成爲“世界500強”,現在,就連做企業服務的公司最先爭搶的,都是“世界500強”。

這幾年,500強榜單的主流陣營幾經更迭,從房地產、互聯網,再到現如今的新造車,正所謂,鐵打的500強榜單,流水的財富大佬。

幾家歡喜幾家愁

今年在世界500強名單中排名第一的是沃爾瑪,第二名則是亞馬遜,而中國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名。

縱觀整個榜單,中國共有145家公司上榜,超過了124家公司上榜的美國。

在總營收方面,中國的145家公司佔500強企業的31%,首次超過佔比30%的美國,然而,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約41億美元,不但遠低於美國的100.5億美元,而且低於德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平均銷售收益、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也都落後於《財富》世界500強平均水平。

在這份榜單上,許多中國公司表現得非常勵志。鞍鋼集團比去年躍升183名,達到第217名,是今年世界500強中排名上升最快的企業;小米的排名上升到266名;京東排在46名,成爲中國唯一一家進入前50名的互聯網公司;比亞迪第一次進入了世界500強榜單。

儘管小米的排名不如京東、阿里巴巴和騰訊,但這家不僅會造手機,還很會投資的公司上升速度非常之快。2019年時,小米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在第468位。雷軍連發多條微博,慶祝自己終於在500強企業上班了,由於過度激動,他的第一條微博還打錯了字。

四年之後,小米依然表現不錯,榜單排名提升超過200位,是同時段內排位上升最快的中國科技公司。

進入榜單前50名的京東,在去年首次進入前100名,繼續保持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排名最高的地位。去年,《財富》中文網在榜單發佈時評價:“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在疫情中展現出比較優勢,京東物流今年5月在香港上市,是京東系第四個IPO。”

車企比亞迪則是第一年進入世界500強,排在第436名,是榜單中唯一一家中國車企。據榜單顯示,比亞迪平均營業收入327.58億美元,比去年大幅增長47.3%,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超過64萬,同比增長1.65倍,成爲全球之冠。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小米、京東、比亞迪佔盡風光的同時,恒大、融創、華潤置地三家房地產企業從世界500強榜單上消失了,另外,華爲的排名急劇下降52名,排到了榜單第96名。

在房地產企業中,碧桂園、綠地、萬科、保利、龍湖五家房企上榜,這些房地產公司的平均營業收入上升到678.8億美元,但平均利潤卻大幅下降,減少到了28.7億美元。

恒大集團在2021年還位列第122名,比2020年上升30名,但在2022年,頻繁爆雷、負債1.95萬億的恒大從世界500強榜單上消失了。

除了房地產企業,中國科技巨頭華爲的日子同樣不好過。2020年到2021年,華爲的名次從49位提升到44位,但在2022年,由於消費者業務承受巨大壓力,營收下降,華爲排名斷崖式降低,勉強保住前百的位置。

2021年,華爲全球銷售收入爲6368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8.6%,華爲不得不將智能汽車技術作爲新的增長點。從2021年開始,華爲與賽力斯合作打造了AITO品牌。今年7月4日,餘承東在華爲發佈會上透露,AITO品牌旗下第一款產品問界M5上市87天銷量破萬,成爲成長最快的智能電動車品牌。

不過,造車始終是一項“燒錢”的業務,據餘承東透露,汽車是華爲唯一虧損的業務,直接投入7000人,一年花掉十幾億美元。不過,華爲也在通過“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積極自救,爭取在新能源汽車這一領域取得新的盈利點。

衝進500強

作爲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一份榜單,《財富》500強榜單最早誕生於1955年。雖然自誕生之初起,收入就被作爲了這份榜單在對企業進行排名時的主要依據,但也並不是有錢就能進的,一開始的評選範圍還僅限於製造業、採礦業和能源勘探三個行業的美國公司,後來才陸陸續續納入其他行業和其他國家的企業。

1989年,這份榜單被嚴格劃分爲美國公司和非美國公司兩個完全獨立的榜單發佈,中國企業也第一次登上了世界500強榜單,拿走這份殊榮的是當時銀行界的“扛把子”——中國銀行

銀行業的穩固地位從此時就開始奠定。在之後的30多年間,中國銀行業在《財富》500強榜單中幾乎年年不落,更是長期佔據着這份榜單中上榜中國企業們利潤總額的半壁江山。

到現在,銀行們在上榜中國企業中的超前位次雖然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國家電網以及“三桶油”中的中石油中石化超過了,但依然足以遠遠甩開一衆玩家。2022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四大行”分別排在榜單22名、24名、28名、42名,而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則排在55名,騰訊排在121名。

賺錢能力上,中國銀行業更是始終穩坐高位。2022年,工、建、農三大中國商業銀行繼續位列全球利潤榜前十位,其中,工商銀行的利潤高達540億美元。而在中國上榜公司中利潤率排前十的公司,除了騰訊、臺積電和華爲外,也全部是商業銀行。

一個更直觀的數據是,今年進入榜單的中國銀行共有10家,但僅這10家銀行利潤就佔據了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1.7%。

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全球範圍內的上榜企業行業分佈具有一定的趨同性。數據顯示,2022年,擁有最多上榜企業的分別是保險(51家)、銀行(44家)、車輛與零部件製造(33家)、煉油(30家)、金屬(27家)行業。

時間再回到1995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國和其他各國企業在內的綜合榜單正式問世,成爲了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世界500強排行榜。

也是這一年,46歲的張瑞敏喊出了這樣一句豪言壯語:“我們要進入世界500強。”海爾因此成爲第一家提出要進入世界500強目標的企業,但這在當時無異於天方夜譚。

要知道,這一年,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中國企業纔不過中國銀行(207名)、中化集團(209名)、怡和控股集團(400名)3家。海爾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更是隻有15億元人民幣,摺合1.81億美元,距離當年榜單上排在最後一名的公司22億美元的營收有着12倍多的差距。

不過,張瑞敏的這一願望最終在2018年達成。海爾在這年首次上榜,位列第499名,並在2022年的最新榜單中,上升至第405名。

這也是很多中國企業共同走過的線路。

早期,全球500強企業榜單中,基本上只有石油、電力、銀行、電信等國家支柱型產業領域的中國企業剛剛夠上門檻。但隨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改革開放的持續發展,進入榜單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所涉行業也逐漸多元化起來。

數據顯示,1995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僅有3家中國企業,到2004年,增加到15家,保險公司開始嶄露頭角,但依舊以石油、電力、銀行、電信企業爲主。2009年,37家企業上榜,且首次有企業(中石油)擠進榜單前十;到2016年,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數量首超百家,達103家。

2019年,中國企業上榜數(129家)更是首次超過美國(121家),成爲世界上擁有世界500強企業最多的國家。格力電器、小米、中國中車等13家中國企業都是在這一年首次上了榜,小米更是成爲了當年最年輕的世界500強公司。而在今年,中國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數量繼續位居各國之首。

興衰浮沉的大佬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榜公司數量的變化,《財富》世界500強上榜企業的更替和變遷,實際也是觀察中國產業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行業興衰枯榮的一個重要視角。

電力、石油、銀行等實業始終是世界500強榜單入榜中國企業中的常青樹。迄今爲止,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依舊牢牢把持着中國上榜企業中的前三名,同時在全世界範圍內,也依然擁有一個不錯的排名,三者依次捧走了榜單第3至5名。銀行自不用說,除了收入亮眼,在利潤上更是一騎絕塵。

而在此之外,榜單中的其他一些行業則頗有些興衰浮沉的味道。

1987年到2018年,房地產行業產值從382.62億元上漲到了59846億元,翻了150倍。房地產行業的富豪們也早在2007年前後就曾登頂過中國首富之位,但房企第一次登上《財富》500強榜單,卻要等到2012年。這年,綠地集團以以2445.75億營收、120.04億元利潤總額、1050.78億元的銷售金額成功挺進世界500強,排名483位,成爲第一家登上世界500強的房企。

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共6家房地產公司上榜,全部都來自中國,分別是綠地集團(第277位)、萬科集團(第307位)、恒大集團(第338位)、保利集團(第341位)、萬達集團(第380位)、碧桂園(第467位),其中,碧桂園爲首次上榜。而這一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首次突破了13萬億元,銷售面積也第一次突破16億平方米。

此後,入圍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基本保持在5家的水平,直到2021年,迅速增加到8家後,又在今年迅速回落至5家,中國恒大、融創中國、華潤置地3家出局。而這些留下的房企,日子也不算好過,儘管相較去年,平均營業收入有所上升,達到678.8億美元,但是平均利潤下降,減少到28.7億美元。

房地產後,迅速闖入的曾是互聯網企業。2016年,京東首次闖入世界500強,位列第366名,成爲中國首家入選財富500強的互聯網企業,一舉打破中國互聯網企業長期缺位全球500強榜單的局面。次年,阿里、騰訊也紛紛上榜。

而在最新的榜單中,京東、阿里、騰訊的排名有所上升,分別位列第46位、第55位和第121位,是這三家企業登上榜單以來,名次最高的一年。

不過,從去年開始,隨着監管不斷落地,互聯網“野蠻生長”的時代儼然已經結束。新的機遇給到了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這裏。

要知道,特斯拉今年纔是第二次登上榜單,排名卻已經躍升150位至了第242位。而在國內,典型如比亞迪,就在今年首次登上了世界500強榜單,位列第436名。其股價更是在今年4月宣佈停止燃油車生產,全面發力新能源車型後,蹭蹭往上漲,一度突破過萬億市值。傳統車企吉利估計也得咧開了嘴,得益於汽車總銷量和中高端產品銷量佔比的不斷提高,它的排名較去年提升了10位。而在過去一年間,小米、華爲等更多的玩家還在持續進入新能源造車領域。

新能源的火熱能在榜單上持續多久,難以預計,但縱觀2022年上榜《財富》全球500強的中國企業,實業興邦的邏輯始終沒變,能源、金融、製造業始終是榜單中最穩健的選手,但每年的榜單中,也會隨着行業大勢和企業自身的變化,頻繁出現落榜與新上榜企業的交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