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道

在經歷今年首季141%的淨利增長開局後,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轉盈爲虧,中斷了復甦勢頭。

7月29日,英特爾2022年Q2財報公佈。報告顯示,英特爾Q2營收爲153.2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96.31億美元相比下降22%,連續第八個季度同比下降;淨利潤則由去年同期淨賺50.61億美元,轉爲虧損4.54億美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若按照業務領域劃分,英特爾多組業務的表現良好。以自動駕駛部門Mobileye爲例,營收同比增長41%至4.6億美元,增幅爲各業務最高。同時,網絡和邊緣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1%至23億美元,加速計算和圖形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至1.86億美元。

但淨利潤轉虧的主要原因,在兩組關鍵業務數據中得以窺見。根據本季財報,因消費者和教育市場的個人電腦需求疲軟PC需求下降,及單位成本上升,英特爾傳統核心業務PC芯片和服務器芯片業務大幅下滑。其中,PC芯片的營收降至77億美元,跌幅25%;數據中心芯片部門的銷售額降至46億美元,下降16%。

對此,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財報發佈後的聲明中表示,經濟活動快速放緩是導致公司業績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且本季業績低於公司和股東設定的標準。此前,英特爾曾在2022年初的投資者會議上,發佈了高於華爾街預期的業績展望。

財報出爐當日,英特爾盤後股價一度大跌超10%,最終收盤跌8.56%,報收每股36.31美元。

預料外的跌幅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兩年帶來的高增長後,個人電腦市場的突然性需求萎縮讓許多產業鏈供應商始料未及。

信號來自於2022年初,行業研究機構Gartner發佈的數據顯示,全球個人電腦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總計8840萬臺,較2020年第四季度下降5%,這是該市場在經歷連續六個季度的增長後首次下跌。隨後,2022年第一季度,Canalys再次給出了3%的下跌報告。

對於英特爾在2022年Q2纔在個人電腦市場顯示出折戟之勢,半導體資深分析師季維向記者表示,從產品銷售到上游供應鏈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而PC生產商一般都會提前預訂訂單,因而英特爾在年初或許並未過分在意到危機會如此之大。

“最初的下滑也就是5%,後來是3%,這些對英特爾來說都處在可控範圍內。”CHIP全球測試中心中國實驗室主任羅國昭表示,英特爾此前應該也已經預計到PC市場下滑會拖累業績,但沒有料到會是超出10%的大幅下降,因此纔會仍做出第二季度盈利的預期。

本月初,Gartner再次發佈報告。統計顯示,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總計 7200 萬臺,比 2021 年第二季度下降 12.6%。報告指出,由於地緣政治、經濟和供應鏈的挑戰,所有區域市場均受到影響,這是全球PC市場9年來最大跌幅。

羅國昭表示,在疫情之前,個人電腦市場原本已呈現下滑之勢,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需求刺激,才帶來了兩年左右的逆增長勢頭。因此,從現在開始,至少PC需求會逐步回到疫情前的趨勢,但考慮到通脹等因素,銷售數據或許會稍高於疫情前水平。

而對於英特爾來說,PC業務的長線趨勢似乎才更爲重要。對此,英特爾CFO大衛·津斯納 (David Zinsner) 表示,中小企業購買電腦的速度有所放緩,但整體勢頭仍是積極的。即便如此,英特爾對此的最新預測還是考慮到了經濟疲軟的因素,這可能會導致企業推遲個人電腦的更新週期。

據Gartner預測,在經歷了兩年的增長後,2022年PC出貨量將下降13%。來自該市場的芯片營收將下降5.4%。羅國昭表示,英特爾顯然不會放棄PC市場,但應該也不會做出更高的預期了。長遠來看,英特爾需要轉戰新的業務增長點。

強敵的搶食

與PC市場下滑的衝擊相映照,數據中心市場的跌勢也是英特爾此次財報見虧的另一大原因。而該領域的產業行情卻與PC相異,仍保持着上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英特爾的退讓,似乎也更加襯出對手們的強勢。

幾乎與英特爾同期發佈2022年Q2財報的AMD,是英特爾在數據中心芯片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財報顯示,AMD在報告期內,數據中心部門實現了83%的營收增長,達到15億美元,受此推動,營業利潤則同比增長逾1倍至4.72億美元。

“數據中心市場基本就是英特爾與AMD兩家的天下,在這個池子裏,如果一方增長過多,意味着另一方會有較大幅度的讓渡。”羅國昭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PC整體下滑的態勢下,AMD的PC芯片業務也仍然實現了25%的營收增長,達到22億美元。“這應該也是英特爾PC跌幅高於預期的一大原因。”季維指出。

此外,強敵環伺的晶圓代工業務也是英特爾業績遭受衝擊的主戰場。財報顯示,英特爾2022年Q2晶圓代工部門營收1.22億美元,同比降低54%。相比之下,代工龍頭臺積電的2022年Q2財報顯示,報告期內仍維持高增長,同比漲幅43.5%,淨利同比增76%。

季維告訴記者,由於先前芯片產能短缺潮的存在,全球芯片市場對於先進製程的提前囤貨加劇了臺積電的增長。而目前並未過多參與到5nm乃至更先進製程競爭的英特爾,相對是處在一個更爲穩定的供需體系中,因此,此次下降,更多應是來自自身的原因。

“英特爾在芯片代工的客戶以AI領域爲主,但由於近來機器學習的熱潮下降,這部分的需求砍單應該較爲嚴重,而這應該對英特爾造成了一定影響。”羅國昭分析稱。

正因如此,羅國昭認爲,在真正憑藉先進製程進入與臺積電、三星的正面競爭前,英特爾在代工領域其實不太會受到臺積電過於強勢的影響。相反,隨着美國近期的芯片法案通過,英特爾能夠獲得的補貼將推動其建廠的步伐,而這對於英特爾的代工業務而言,將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供需週期逆轉

雖然再次跌入虧損泥沼,但在業界看來,當下處在半導體市場供需由不足進入過剩的週期動盪中,包括英特爾廠商在內的多家半導體巨頭都受到影響。而從長遠看來,利好英特爾的因素更多。

首先是更具競爭力的迭代產品。基辛格在財報會後的聲明中強調,英特爾不會放棄在改進製造技術、開發新產品和進入新市場追逐未來機遇方面投入巨資的計劃。經濟下滑和業績緊縮將有助於該公司更具戰略性地下大賭注,同時削減在不重要領域的投資。

羅國昭認爲,作爲PC領域的老牌巨頭,英特爾似乎對AMD近年來過於強勢的風頭有所醒悟,加快了在PC芯片上的投入與研發,這不一定能很快在市場銷量數據上反映出來,但對於提升市場信心與預期而言,卻是必要的。

今年第二季度,英特爾推出了Habana Gaudi2人工智能訓練芯片,與英偉達的A100顯卡展開競爭。同時,據英特爾官方信息,公司將於2023年推出代碼爲Meteor Lake的第14代酷睿處理器。並於2023年底開始發貨,

其次,在美國官方決心提高本土芯片補貼後,基辛格爲英特爾制定的IDM 2.0 戰略似乎正在加快推進。季維認爲,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和德國開設新的三家工廠,是英特爾在代工領域復甦的關鍵。此前因爲補貼法案獲批延宕,英特爾建廠進度受到影響,而這些或將會在法案通過後得以加速。

更爲重要的是,英特爾也對自身有了似乎更爲理性的預期。據英特爾官方預計,公司在2022年Q3的收入將介於150億到160億美元間,低於華爾街預期的180億美元。同時也大幅下調了2022全年營收預期,從760億美元降至650億到680億美元,降幅爲10.5%到14.5%。

CINNO Research 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 Elvis Hsu向記者表示,全球整體半導體市場正在顯示出結構性分化,汽車電子、HPC、AloT等方面市場需求旺盛,隨着全球半導體產業新驅動力的發展,相關產能也將流向增速快的市場並達到新的平衡,對於全球廠商而言,應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轉變產品策略。

記者就新發布的財報聯繫英特爾方面,對方表示,當前英特爾正處於轉型之旅的開始,公司將鞏固創新源泉,在大型增長市場中推動全新的業務和潛在市場規模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