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3》進入成團夜環節,這一次收官之戰與前兩季相比有頗大的變化,前兩季最激烈的角逐其實在五公,成團夜核心看點主要是公佈成團結果。

第三季則把成團夜變成了類似六公的總決賽夜,三支隊伍精心準備了6支新作品進行掰頭,並由現場觀衆進行投票,角逐出每個隊伍的最終成團席位。

如果把總決賽夜當成六公來看,它的舞臺水平與口碑不錯的四公、五公旗鼓相當,節目組選歌不錯,姐姐們也繼續火力全開,夠辣,夠颯,有情懷,也有腔調。

“辣”、“颯”是貫穿總決賽舞臺第一場掰頭的基調,譚維維組的《眉飛色舞》開起了性感音樂派對,不僅有搖滾姐姐的颯爽,還有演員姐姐們的嫵媚。

初舞臺上憑藉舞蹈爆發力征服那英的齊溪與網友稱讚的“純欲天花板”美女薛凱琪火熱起舞,不僅撩到了觀衆,連舞臺上的姐姐都有點臉紅的感覺。

或許是受成熟美女姐姐的感染,連鍾愛站樁的歌手譚維維也忍不住舞動起來,給這場熱情的音樂派添加了獨屬於成熟姐姐的“辣”,相當養眼。

聚齊了高顏姐姐的鄭秀妍隊舞臺《Chandelier》仍舊保留了高級的撩人手法,於文文彈奏,鄭秀妍躺在鋼琴唱歌,火花十足。

這一段讓七話想起莫文蔚、張亞東經典的現場版《陰天》,雖然綜藝舞臺受尺寸影響沒有天后演唱會放得那麼開,卻也呈現了熟齡愛豆風的別樣感染力。

配上朱潔靜的舞蹈,王紫璇、張儷的高顏值衝擊,如何在高級的音樂中暗暗撩動觀衆視覺,展現成熟姐姐們的颯爽與甜辣交織的魅力,這一隊給出了完美答案。

與前兩隊相比,王心凌隊的姐姐們風格似乎更偏向“甜”姐範兒。

張天愛、吳謹言都是軟姐,隊伍中包攬了觀衆青春回憶的twins組合與王心凌,也都不是靠性感風走紅的,但她們的《有點意思》舞臺,又真的有點意思。

Sa、喬互撩繼續,甜心教主王心凌玩性感,張天愛、吳謹言、唐詩逸怎麼美豔怎麼來,客觀來說,這個舞臺應該是男女通喫型的,颯得給力,辣得夠味。

第二場掰頭的三個節目與五公三位隊長的單人舞臺有點像,多數都有隊長風格,王心凌隊派出twins與吳謹言、張天愛、唐詩逸演唱twins成名作《下一站天后》。

看twins當年的影像到現實舞臺的演變,應該已經讓很多人的童年or青春回憶被重擊,與五公的王心凌獨秀一樣,又迎來一波全場大合唱。

這個舞臺其實有點“偷懶”,純粹是靠情懷渲染與歌曲本身的魅力撐起來的,但如果隊伍有twins這張王炸卻不打情懷牌,可能大家也會覺得她們浪費資源。

譚維維隊的第二支作品《給給》延續了隊長堅守的音樂腔調,無論音樂還是舞臺設計、郭采潔齊溪的雙人舞,都是嚴謹按公演水準設計的,精緻有韻味。

實力派歌手帶隊,品質永遠有保障,最難得的是前幾次公演一直有點鑲邊感的郭采潔在這個舞臺也終於有了高光點,她真的是位需要個性與文藝腔調的藝人。

鄭秀妍隊的《如願》則比較意外,沒有走隊長擅長的唱跳風,而是選擇了站樁唱樂風格,但歌選得很棒,舞美設計也頗有辨識度,直接弄了個篝火舞臺。

兩輪掰頭六支作品都保持四公、五公的高水準,也給出了不少新驚喜,可以看出《乘風破浪3》似乎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綜藝後半輪,品質明顯呈低開高走姿態。

這一走勢與大爆的第一季幾乎反過來,第一季是先出個大招再細水流長,成團夜表演以姐姐們輕鬆玩樂爲主,該比得前面已經比完了,沒有很強的表演壓力。

第三季則是先抑後揚,似乎前三場公演都是在爲後半程熱身,到了成團夜持續大火力“戰鬥”,如果純粹評判成團夜舞臺的話,第三季可能還是TOP級別。

不過,第三季成團夜發了大招,卻有明顯的水痕跡,意料之中太多。

最終成團的10位姐姐分別是王心凌、鄭秀妍、於文文、譚維維、阿嬌、阿sa、薛凱琪、郭采潔、唐詩逸、張天愛,其中王心凌是人氣總冠軍,譚維維是最佳隊長。

按節目組規則,三支隊伍通過PK先爭取到各自隊伍的成團位數量,五公爭取三個席位,決賽夜爭取4個席位,另外3個席位從師姐推薦的12位姐姐中決出。

每支隊伍拿到的席位,由隊內人氣靠前的姐姐獲得,沒有通過隊內席位成團的姐姐,則會通過師姐推薦位選擇出個人人氣前三名的成團。

如果沒有師姐推薦的三個席位,純靠隊伍爭奪的話,可能會出現人氣高的姐姐因爲隊內競爭太激烈無法成團,人氣稍弱但團隊席位多的姐姐反而能成團。

《浪姐》第一季引發全網意難平的王菲菲便是因此未能成團。

有了師姐推薦位的第三季均衡了出道位與個人人氣,所以出來的成團結果與總決賽個人人氣排名完全一致,沒有一個意難平,也沒有一個“黑馬”。

甚至,節目組連第一季鬧出網絡風波的“隊服”問題都規避了,給姐姐們安排了一水的粉色系禮服,單獨看還行,整體來看,酷似一羣人形火龍果在開會。

統一禮服、均衡成團席位再加上直播變錄播,三重“保障”之下,節目組成功端水,成團夜順利得如過往的正常公演,結果爭議甚至比公演還少。

觀衆頂多會計較一下卡位第11名的吳謹言是不是有點可惜,但並不會爲她覺得意難平,因爲成團的10位名單裏,並沒有比吳謹言差太多的存在。

這便導致《乘風破浪3》的成團夜多了點情理之中,少了點意料之外,節目組不必因高人氣姐姐可能無法成團被罵,也不必擔心現場會超出掌控。

但節目規則與姐姐發揮碰撞出的意外、現場觀衆出人意料的選擇、姐姐衝動之下真情實感的抓馬發言、緊張等待結果的觀衆體驗……這些也統統沒有了。

甚至姐姐集體的告別感言,都是提前寫好的小作文,能理解節目組選擇端水的原因,因爲但凡比賽,便會有意難平、會有各種腥風血雨,直播更是盛。

然而,這些可能造成“腥風血雨”的不確定因素,往往也是比賽的魅力所在,觀衆已經預料到結果再看過程,和緊張等待結果的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壓力與精彩往往是並存的,節目組希望和諧不是壞事,但可以設計不會造成過度“腥風血雨”的完善規則,卻不必把總決賽做得像端水分豬肉。

觀衆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答案,還有點着贊、吐着槽緊張又快樂的過程,希望節目組下一季在完善內容的同時,也防止過猶不及。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