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付嘉駿】“在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臺灣後,中美矛盾進一步深化。與此同時,韓國也被美國要求加入‘芯片四方聯盟’。雖然今年是中韓建交30週年,但韓國在對華關係上可謂是‘如履薄冰’。在混亂的國際形勢下,韓國對中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韓國媒體“news1”8月7日用這麼一長段文字做導語,刊登了對文在寅推薦涉華書籍《掌櫃主義的誕生》作者、韓國光雲大學東北亞文化產業系教授金希教的獨家專訪。金希教在訪問中表示,“現在到了中韓關係需要變化的時刻,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帶着感情、帶着偏見對中國進行判斷,而是要更加冷靜睿智對待”。

在“news1”的獨家採訪中,金希教指出,自中韓建交以來,過去30年兩國一直是“雙贏”關係。但韓國既有的“安美經中”(即安保依靠美國,經濟依靠中國)外交政策方向本身就存在矛盾。他認爲,這種結構導致韓國早晚有一天會重新調整並確立同中國和美國的關係,而現在正是這樣的時候。現在美國要求韓國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簡單說就是讓韓國將外交政策調整爲“安美經美”或“安美經世”(即安保依靠美國,經濟依靠美國或全世界)。對此,金希教提出質疑,那麼韓國將以何種形式重新確立過去30年間與中國的關係呢?

他在採訪中表示,所謂“安美經世”,是不斷走向排斥中國的“經世”。美國要求韓國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不和中國做半導體貿易,這會成爲韓國國家利益上的包袱。

“現在在東亞,沒有任何國家在美國一說讓怎樣後,就直接拍板兒照做的。現在已經沒有完全聽從美國吩咐的理由了,完全聽從美國行動,也是不可行的。”金希教在採訪中說。

“news1”記者在採訪中還向金希教問道,“目前中韓兩國國民在情緒上的矛盾也比較嚴重,您怎麼看?”對此,金希教說道,“韓國的反華程度(80%)和中國的‘嫌韓’程度(30%)不是一個量級的”,“韓國在這件事上並沒什麼特別的理由,但反華情緒仍然十分嚴重”。

至於韓國國內存在的“反華”情緒,金希教認爲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爲韓國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朝貢國,所以韓國人總有一種歷史性的“受害者”意識。金希教認爲韓國沒有徹底清算曆史意識,這是一種非常歪曲的歷史觀。第二個原因是來自對中國崛起的“威脅感”。金希教表示,中國原本是消費水平和人均GDP都遠低於韓國的國家,但隨着中國的迅速崛起,中國已變成超級大國,韓國人由此感到“威脅”。

採訪中,對於今後韓國應該如何對待中國,金希教表示,“現在到了中韓關係需要變化的時刻,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帶着感情、帶着偏見對中國進行判斷,而是要更加冷靜睿智對待”。他還稱,作爲一個國家,韓國要有自己的夢想,要思考想以什麼樣的面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韓國應該以自身的力量和形象去處理韓中關係、韓美關係,構建東北亞秩序。

金希教的此番言論在通過“news1”於7日發佈後,引發了韓國網民的討論,從中也可以看出金希教擔憂的原因。在採訪報道下的評論中,還是有不少網民並不是很認同他的觀點, 但也有韓國網民對金希教的觀點表示支持。有人寫道:“說得真好!(韓國)在這個時期正走向極端,在不安、不滿和混亂中嘶吼。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也有網民在報道下對韓國的外交現狀表示擔憂,說道:“我們國家能有什麼力量。都是浮雲。”↓

今年是中韓建交30週年。伴隨着韓國社會分成支持韓美同盟的保守派和主張民族獨立的進步派,近些年來,韓國人的對華認知不斷變化。在金希教看來,韓國國內的安保保守主義者爲響應美國推行的對華遏制戰略,讓“嫌中”情緒在國內有所增多。爲此,他專門撰寫《掌櫃主義的誕生》一書,並於今年4月正式出版。正如該書副標題“誰都亂說的中國,誰都不說的中國”那樣,韓國輿論認爲金希教想要做的就是糾正那些對華偏見和誤判。

韓國《中央日報》6月9日在報道中介紹稱,《掌櫃主義的誕生》的序言中就寫道:“現在韓國高漲的嫌華情緒下面,藏着戰後體制危機和美國的體系性策劃。”在韓國前總統文在寅推薦該書後,有關中韓關係的話題也掀起一場辯論。金希教此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美國推行“新冷戰”的危機時刻,《掌櫃主義的誕生》不僅是針對韓國安保保守主義的對華政策,而且還致力於幫助構建半島與東亞地區的和平體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