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8月9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9日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聯合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市場監管局正式出臺《成德眉資市場監管領域“首違不罰”清單(2022版)》(下稱:《成德眉資“首違不罰”清單》)和《成德眉資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爲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事項清單(2022版)》(下稱:《成德眉資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成德眉資“首違不罰”清單》共39條,主要涉及市場主體登記、廣告、價格、計量、產品、食品、藥品等業務領域,清單在《四川省市場監管領域“首違不罰”清單適用規則(試行)》16項基礎上補充擴容,增加至39項,擴展了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廣告等領域中的“首違不罰”事項,增加了在價格、專利、計量等領域“首違不罰”事項,進一步加大了柔性執法力度,明確不予行政處罰信息不需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讓經營者感受到“執法的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成德眉資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是四川省市場監管系統市級層面聯合印發的首個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明確了價格、無證經營、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領域內的9個不予實施強制措施事項及其適用條件。清單根據不同的業務領域特點,設置了對應的特殊條件,強調堅持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罰教結合、包容審慎的現代監管理念。“有些企業經營過程中,由於對最新政策規定不熟悉,或因一時無心之失,出現非主觀故意的違法違規行爲,且沒有造成危害後果或危害後果輕微。”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行“首違不罰”或對輕微違法行爲免予行政強制措施後,給了市場主體一次自我糾錯機會,嚴守執法監管底線同時,依法依規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從而支持市場主體有效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健康發展。

此外,成德眉資市場監管部門還簽訂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市場監管法制工作合作協議》,以打造“1+N”法治協作體系爲核心,推進區域法制工作規範化、標準化、一體化建設,共同推進理論研究成果向執法實踐的轉化,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解決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從而進一步推動四地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