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优宝 

一放学就玩手机,作业拖拖拉拉写到半夜也写不完。
 
如果孩子能自律点,不用监督不用催,那该有多好啊!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于是为了让孩子自律点——

有人开始给孩子立规矩;有人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有人干脆一狠心,或惩罚或约束,总之天天逼着孩子学。
 
有效果吗?自然是有的,可孩子真的自律了吗?那倒未必。
 
一旦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很多孩子立马打回原形,故态复萌。
 
那些真正做到自律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所有图源:头条新闻
 

自律到底是谁的事?
 
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Tom接到了一个无聊的任务,要把姨妈家75平方米的栅栏全都刷成白色。
 
这项工作一点都不能让他兴奋。
 
就在Tom正要灰心绝望的时候,一条妙计涌上心头。
 
他的朋友Ben漫步到他面前准备嘲笑他的时候,Tom说,把颜料涂在栅栏上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内在激励方式。
 
听Tom这么一说,这活儿看起来很诱人,Ben问他能不能亲自刷几下的时候,Tom拒绝了。
 
直到后来Ben以自己的苹果作为交换,Tom才给了Ben刷栅栏的机会。
 
很快,又有几个男孩加入了刷栅栏的游戏,最后都算作Tom的功劳。
 

 
当Tom把这项任务看成是工作时,他很痛苦;换个角度,当Ben把这件事当成游戏时,他乐在其中。
 
同样一件事,别人要求你做,还是你想做,你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而自律也是这么一回事,真正的自律是你发自内心想要去做,而不是你认为应该去做。
 
很多孩子被父母用各种方法强迫自律的结果通常都是后者,父母不断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而从不在乎孩子是否愿意。
 
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须按最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已经违反了人性。
 
而父母们之所以还乐此不疲的原因便在于,没有搞清楚“自律”到底是谁的事情?
 
当我们有了“我希望孩子能变得自律”的想法时,自律便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事情。
 
可实际上这就应了那句俗语——马儿不喝水,奈何强按头?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亲子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孩子打乱。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亲子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孩子的课题分离开来。
 
父母的课题只是如何将孩子领到水边,至于喝不喝,怎么喝,喝多少,这些就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说,自律从来都是孩子的课题。
 

孩子就是坚持不下来,谈何自律?
 
要知道,凡事都自律的人根本不存在,他们只会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做到自律。
 
这些事或许是他们认为很重要、不得不做的,或许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
 
我们可以拿减肥举例,如果一个人减肥成功了,我们就会觉得那个人很自律,如果失败就会把原因归结到坚持不住上。
 
于是自律便和能否坚持画上了等号,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完全靠吃健康食物减肥或是运动减肥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瘦下来。
 
因为长期吃那些难以下咽的减肥餐以及从事重体力的活动,这两者本身都是反人性的行为,就算瘦下来也会很快反弹。
 

 
而那些真正减肥成功的人,他们没有强迫自己必须顿顿吃草,没有强迫自己饿肚子,没有强迫自己每天锻炼。
 
他们只是修改了食谱,把自己爱吃的东西中,那些不健康的食物替换成同样爱吃,但是脂肪更少、更健康的食品。
 
再加上偶尔锻炼和吃草,效果立马事半功倍。
 
所以说,想要真正做到自律,靠的不是坚持,而是想办法让那些枯燥、痛苦的事情变得有趣,再结合一定的意志力便足矣。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高野是一个努力上进的职场人,也是一个温柔的好老公。
 
可慢慢地,他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一度想自杀,为什么?
 
因为太累了!

 
即使他表达自己压力大,可上司说:“现在谁没有压力,就你抑郁。”
 
岳母说:“你有家庭有责任,遇到什么事情都必须撑下去。”
 
于是,他逼迫着自己继续往前。
 
每天坐上挤得毫无空隙的地铁去公司,被人踩到也要面无表情地保持善意。
 
遇到被所有同事回避的挑剔客户,他只能一遍遍微笑地听着对方的谩骂。
 
他假装正常,尽力努力上进,但其实早已生病,他患上了抑郁症。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总要求自己靠坚持来自律,无异于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这样早晚会像高野一样抑郁、崩溃。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有所选择,也有所放弃。
 
而这便是掌握自律的技巧所在,在核心问题上做到自律,在其他问题上放过自己。
 

在自律中,父母与孩子的位置
 
提到自律,总会和延迟满足挂钩,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用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举例,她说:
 
我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没有很好的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因为他从未没很好的满足过。
 
如果有两个孩子A和B,A孩子当他想吃零食的时候,随时有零食可以吃;B孩子是偶尔有零食,偶尔没有零食。
 
让他们同时去参加棉花糖实验,谁在延迟满足方面的表现会更好呢?
 
没错,是A孩子,因为A孩子在过往的经验中,他学习到只要他想吃零食就可以吃,即使现在不吃一会儿也可以吃,然而B孩子就没那么笃定了。
 
因此我们会建议父母,如果想培养孩子很好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在孩子6岁以前,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包括物质和心理的。
 
6岁以后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做决定。

 
很多人会对这个实验嗤之以鼻,并认为延迟满足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一碗毒鸡汤。
 
的确,成年后的我们会发现,试图靠意志力坚持忍耐,其实非常消耗人,且不怎么管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棉花糖实验的原作者沃尔特·米歇尔教授还对实验进行了许多变形,就比如:
 
有时研究人员只告诉孩子基本设置,等待就有奖励;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等待的时候,房间里有许多玩具,你可以去玩;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你可以在等待的时候,想想那些有趣的事情。
 
结果的差距非常明显,什么建议都未得到的孩子仅仅等了30秒;
 
而有玩具玩的孩子,平均等待了8分钟;
 
想一些有趣事情的孩子,平均等待了12分钟。
 

 
米歇尔教授在实验完成后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在实验过程中,那些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几乎都不懂得延迟满足,无法通过测试。
 
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员的承诺,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只有靠行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某种程度上,延迟满足所带来的自律表现,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信任程度。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
 
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
 
自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照顾,自我珍惜。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
 
下雨了,这位母亲担心大儿子的盐受潮了,卖不出去;天晴了,母亲又担心天不下雨,小儿子的伞卖不出去。
 
就这样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她都愁眉不展,没有一天的是开心的。
 
一天,她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向他诉苦,先生跟她说:
 
”你为何不换一种心态看待这件事呢?
 
如果下雨了二儿子的伞能够多卖一些;如果天晴了,大儿子的盐也好卖了。
 
这样想,不是每天都可以开心一些吗?”
 
想让孩子变好,就请先放过自己。
 
面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折磨,我们与其和孩子痛苦地内耗着,不如积极乐观地迎接孩子最真实的模样。
 
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着他自己的闪光点。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