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澎湃新聞宣佈完成B輪融資,上海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上文投”)獨家戰略投資4億元,對澎湃運營主體——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增資入股。增資完成後,上文投將成爲澎湃第二大股東。

“澎湃是傳媒行業不可複製的稀缺標的。”近日,上文投合夥人、首席投資官陳樂博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爲一個從上海地方媒體轉型併成長爲全國性的、現象級的互聯網新聞平臺,澎湃在國內外都有無法替代的影響力及發展潛力,是非常吻合上文投投資策略的標的。

陳樂表示,澎湃未來不會僅僅只是一個新聞媒體平臺,還會衍生發展出鏈接上下游媒體的矩陣,並建構其獨特的內容產業生態鏈,我們希望澎湃能成爲全媒體時代下,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標杆。

“‘澎湃3.0’階段的目標是打造成爲互聯網新型主流媒體、全鏈條內容生態服務商。澎湃可以與各類媒體及平臺合作打造各類主題內容,並通過與其價值觀有鏈接的平臺及產品合作方做持續的商業變現,不斷累積自身的無形資產。我們希望澎湃能逐步形成其內容生態鏈新的商業邏輯和模式,並對其他文化產業的企業特別是內容生產創作型企業的商業化模式形成引領示範作用。”陳樂說。

展望未來,陳樂表示,“澎湃既是上海的澎湃,也是中國的澎湃。我們作爲投資方,也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發展,它必將成爲世界的澎湃。”

上文投由上海市政府、浦東新區政府和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由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上文投基金總規模120億元,首期規模55.5億元。

文化產業領域標的衆多,上文投爲何會獨家戰略投資澎湃?戰略入股後,對於澎湃又有哪些期許?未來兩者的合作模式和發展規劃又有哪些?陳樂對此一一作答。

爲何獨家戰略投資澎湃

記者:此次澎湃獲得上文投4億元獨家戰略投資,上文投爲什麼會選擇“澎湃”,又爲什麼最終選擇獨家戰略投資?

陳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已經成爲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爲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爲信息傳播主渠道。隨着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將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建設好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化、社會化的互聯網平臺,讓主流媒體藉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上文投投資澎湃是站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下所做的一個完全正確的投資決策。我們就是要把更多優質內容、先進技術、專業人才、項目資金向互聯網主陣地彙集,做大做強主流互聯網的內容平臺,使澎湃能成爲全媒體時代下,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標杆。

在上百家地方融媒體轉型的嘗試中,澎湃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它在完成了媒體的社會影響力的同時,還能探索出一套可行且被市場驗證的商業模式,未來想象空間巨大。上文投希望以產業資本的方式助力澎湃從互聯網媒體升級成爲更有影響力的媒體矩陣,發展更具特色的內容生態鏈平臺。在澎湃的這個階段,上文投的作用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有豐富的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在這個產業領域深耕多年的投資團隊,希望能夠有效聚合上下游產業資源和市場要素,設定階段性的目標,共同努力,陪伴成長,讓雙方協同效應最大化,所以這個組合搭配在目前的市場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記者:上文投是一傢俱有國資背景又市場化運作的基金,這將如何影響澎湃這次投資?

陳樂:市場化運營是工具、是手段、是方法,上文投管理的資金都是國有的,是國有產業資本在文化產業投資領域的全新嘗試,其目的,是爲了更好地使國有產業資本發揮更強的優勢,更好地服務並聯結這個產業各種屬性和類型的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另外一層意義,是體現在投資團隊的組合裏,核心管理團隊中一定要有來自業界,在文化行業裏深耕多年,能調動上下游資源並有組盤和一定運營經驗和能力的核心成員,才能在一定的階段幫助被投企業共同來完成目標,所以,上文投對澎湃的投資,不是僅僅依靠市場調研,算算模型,看看數字,做做訪談就能完成的投資決策,是一個更爲複雜的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模式。

文化產業的投資其實對投資團隊的要求更高,同時也不能直接套用投資的邏輯和工具,用VC/PE的投資策略是很難做好文化產業投資的。只有深刻理解國家政策、國家戰略,用更長期、更明確的價值觀引領和協同,用不斷積累的行業經驗和對有價值觀的業務或產品的長期投入,幫助被投企業形成更多賬面無形資產的方式,才能最終從有品牌、有長期價值的文化企業的成長中獲利。

而澎湃正是上文投實踐這樣的投資理念和策略的案例,上文投與澎湃的投資洽談,前後也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共同規劃明確了“澎湃3.0”戰略發展方向,我們陪伴澎湃完成了部分轉型並且成果已得到初步驗證後,才最終確定完成了這筆戰略投資。

對“澎湃3.0”的期許

記者:澎湃新聞自2014年App正式上線發展至今,實現了由新媒體到全媒體、平臺化,再到生態化的產業結構升級,上文投對於“澎湃3.0”有怎樣的期許?

陳樂:澎湃未來不會僅僅只是一個新聞平臺,也會發展一些特色的“獨立廠牌”。比如澎湃新聞旗下智庫“澎湃研究所”,未來就有可能會打造成澎湃系的廠牌,它既可以獨立運營,又是澎湃媒體矩陣的一部分。原本澎湃研究所就是負責智庫研究的一個部門,會出一些行業報告,也會辦一些專業的論壇。未來“澎湃3.0”階段就會有比較大的變化,會開展文化、數字、區域發展深度研究,探討城市文化議題,協同跨界資源創作城市紀錄片、城市微電影、城市短視頻、城市微綜,評選城市文化品牌及產品,打造城市文化體驗空間,推動全球城市對話。會去做深做透更垂直領域,形成破圈的行業影響力並完成商業的閉環。“澎湃3.0”版本里,未來也會打開更多垂直領域板塊的合作接口,與更多有理想、價值觀一致的自媒體,內容創作機構深度合作,形成更完整的內容生態鏈,而在這個過程中,上文投也會從資本和投資的領域和角度去協同澎湃共同發展。

澎湃在2016年推出的第一家全數字英文新媒體Sixth Tone(第六聲),已成爲專注報道中國事務的社交驅動型主流新媒體,在新一輪的國家戰略中承擔重要使命。上海市人民政府發佈的《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深化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也提出要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傳播,持續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文化“走出去”能力。我們還希望“澎湃3.0”版本里,能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能用互聯網的手段建立城市形象視覺符號體系,建設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爲全球發展提供另一種東方的視角。

記者:澎湃新聞在上文投的投資版圖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陳樂:從產業基金投資時點及配置的角度,在基金運營的初期,投資像澎湃這種平臺類的公司對我們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文化產業的內容創作的主體大多小而美,雖然往往因爲短期擁有不錯的項目數據表現而受到關注,但很難複製。如果要投資,從資本退出的角度要通過他們每個主體去上市來完成資本回報的話,投融資的這筆賬往往算不過來。或者說,當上市成爲了一個既定目標的時候,往往這類文化企業反而就發揮不出他們的優勢。因爲創作優秀作品的週期,形成可運營、可持續變現版權的節奏與資本追求的ROI投資回報率的利益最大化一定是矛盾的 。

上文投希望能營造充滿活力的產業創新發展生態。如果在澎湃體系內優秀的內容創作者完成內容版權孵化,並通過平臺的生態實現盈利。那麼澎湃系在壯大以後,也完全可能完成對小而美項目或者公司的投資及併購,上文投也可以通過與澎湃協同,完成更多上下游產業的投資。而這不僅有益於保護內容創作者更好地創作有價值的內容,專注於形成持續的無形資產價值,澎湃也會有其更大的社會及行業影響力,對文化產業投資也會產生新的投資組合和模式,這必然會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並推動行業生態進入正向循環。

上文投的八大重點領域佈局

記者:除了傳媒領域,上文投還會關注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陳樂:當初,上文投是在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文創 50條”),實施“文化+”戰略,以數字文化產業爲引領,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全面深化文化與旅遊、科技、金融、貿易、教育、體育等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成立的。上文投的主要投向包括“上海文創50條”提出的“影視、演藝、動漫遊戲、網絡文化、創意設計、出版、藝術品交易、文化裝備”八大重點領域以及與文化密切相關的旅遊及體育行業,以及與文化相關的TMT(文化科技)及新消費(文化消費 )領域。

上文投成立以來,中國也進入了“十四五”時期的新徵程。根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上文投將堅持“國際化視野、產業化能力、專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力爭要打造成一支“成績優異、行業引領、全國一流”的文化產業基金,積極推動上海文化產業的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爲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目前文化產業投資市場,敢投內容產業的比較少,這部分,上文投有怎麼樣的思考和佈局?

陳樂:我們去年投資的電視劇《人世間》就很具代表性,這是一部現象級作品,創下CCTV-1黃金檔電視劇8年來的收視率新高。

影視行業內一直存在影視創作週期與投資退出週期之間不適配的現象,上文投在《人世間》項目上的創新實踐是將上述兩種投資模式組合在一起,既通過版權投資給予創作團隊在時間上更多的寬容性,又通過股權投資將優秀團隊引入上海。

《人世間》創新了文藝精品的生產機制,開創影視劇投資領域“股權投資”與“版權投資”聯動的創新模式,在助力優秀影視製作團隊在上海落地的同時,以更關注版權投資運營的角度,完成基金產投聯動的成果,具備可複製性和可推廣性。

記者:近期,不少文化類企業IPO折戟,一二級市場頻現估值倒掛,這是否會對上文投的投資策略產生影響?

陳樂:文化產業內核是內容創作與思想表達,好的作品是靈魂的衍生品。用簡單的經濟規則去約束管理往往適得其反。我們也在呼籲所有的文化產業的投資基金,不要把上市作爲文化類企業投資唯一考量目標,而是探討多元化的退出方式,以及將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有效運營,轉化成新的投資亮點。

文化產業投資的底層邏輯是無形資產的投資運營。上文投一直堅定地去推動的,是能讓所有的文化類企業,一定要關注所有的投入,要最終形成自己的賬面無形資產。每一個做文化產業的公司都有一個成爲迪士尼的夢想,而迪士尼正是一個無形資產運營的成熟模式,它更多地是運用自己的價值觀創作或投資的內容和元素,做授權、做內容分發,把內容和商業的價值觀做連結,而不僅僅是生產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和自己價值觀相一致的產品和合作企業渠道,去完成相應領域的IP持續變現。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未來一定還是要回歸到如何讓內容、IP、品牌等最終形成自己的賬面無形資產。

上文投感興趣要投的公司,是要具有長期價值及潛質的,無形資產的運營模式,是值得文化產業去深入研究和探討的。

記者:澎湃與上文投都根系在上海,注資澎湃後,兩者的品牌與上海這座城市會有哪些新的碰撞?從“上海”出發後,又如何一起瞭望全國?

陳樂:這就要說回澎湃研究所,2022年澎湃新聞重裝再出發,開展文化、數字、區域發展深度研究,探討城市文化議題,協同跨界資源創作城市紀錄片、城市微電影、城市短視頻、城市微綜,評選城市文化品牌及產品,打造城市文化體驗空間,推動全球城市對話。

IP,是一種價值觀的符號,而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圍繞城市IP打造,澎湃新聞、上海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中國商務廣告協會共同發起“中國城市文化品牌計劃”,搭建智庫-創作-品牌-空間-投資的文化商業生態協作網絡,凝聚城市澎湃新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價值,探索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新路徑,鼓勵城市文化品牌投資,服務城市文化消費新圈層。

“中國城市文化品牌計劃”還將鏈接上海文化產業投資聯盟等優勢資源,促進文化產業投資協同,激發城市產業新氣象,助力長三角文化協同發展,提升中國城市文化產業投資吸引力。

城市經濟的發展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推動力,而文化產業投資的高瞻遠矚和持續投入纔是城市文化品牌建構,城市軟實力的真正體現。

上海是一座海納百川,包容世界文化的城市,是無數人心中那座最美好的城市,三家聯手推出“中國城市文化品牌計劃” 讓每座城市煥新它全新的“名片”,開啓文化產業投資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戰略,城市文化品牌推動城市經濟差異化特色化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