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韓旭陽

華創證券仍對可能出現的MLF縮量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市場判定央行沒有主動收緊的意願,流動性有自然收斂的可能性;而華泰證券則認爲,央行的態度是重中之重,本月MLF有可能小幅縮量。

8月10號,央行發佈了2022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梁偉超認爲:

就本次報告而言,貨幣政策整體基調主要根據政治局會議定調進行調整,超市場預期的增量成分較少,但的確對顯示出央行對物價穩定和內外均衡的高度關注,回顧總結部分也對7月之後的逆回購縮量的原因做出了說明。

本次報告的解釋,或使得市場的擔憂情緒緩解,即使8月有MLF的縮量,市場也可以據此外推,理解爲需求不足,預期可能趨於穩定。

華創證券表示,仍對可能出現的MLF縮量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誠然央行“被動”回收比“主動”收緊的殺傷力要小,市場判定央行沒有主動收緊的意願,的確可以更放心一些:

但對流動性邊際而言,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回收的結果就是流動性的邊際收斂,與前期逆回購不同,MLF縮量的量級可能更大,在財政對流動性助益衰減的趨勢下,央行“被動”回收可能不是“反轉”的信號,但也需要維持警惕的態度,以應對流動性的自然收斂。

另外,在通脹問題上,央行對通脹問題的關注度提升。民生證券也對此指出,中國央行關注的是未來物價的可能變動,政策立場是“走在市場曲線之前”。而爲提前應對這種可能性,預計貨幣政策取向或有邊際調整。若央行對流動性態度也有所調整,預計未來流動性狀態從極寬走向偏寬。

華創證券還認爲:

總體來看,二季度之後的嚴峻形勢維持,本次報告的整體表述較政治局會議或其他高層會議的判斷,更加具體,也說明央行後期維持寬鬆基調的動機可能依然較強。 

華創證券一再強調,物價穩定和匯率穩定,是央行自身的職責,在部門任務的驅動下,天然會對這兩個目標有更高的關注度。本次報告已經體現的較爲明顯,但後期也不一定會對貨幣政策基調做出階段性調整,需要防範的通脹高點與資金面調整窗口疊加,可能會強化投資者對資金和通脹之間關係的疑慮,形成對通脹預期的交易。

總體來說,華創證券認爲,央行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報告維持了貨幣政策加大力度的總體基調,是政治局會議之後對具體定調的補充。但涉及具體問題上的重要變化不多,未表述貨幣社融和名義增速的“基本匹配”,以及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也在前期市場合理預期的範圍之內。

華創證券表示:

報告所體現出央行對物價穩定和內外均衡的關注度,略超市場預期,特別是對CPI階段性破3%的警惕態度,但我們判斷這無礙維持寬鬆基調,但需警惕資金調整窗口和通脹高點疊加的可能性,投資者的疑慮可能增加。

對於二季度公開市場操作的總結,解釋逆回購縮量是依據需求的“被動”調整,可能緩解後期MLF可能縮量帶來的疑慮,但我們仍對MLF縮量持謹慎態度。

關於後續資金利率怎麼走,華泰證券分析師張繼強、吳宇航和仇文竹認爲,央行的態度是重中之重。

他們指出:

8月有兩個觀察窗口:一是月中發佈二季度執行報告,二是15日的MLF到期。考慮到政治局會議剛剛召開,執行報告或許不會有太多增量信息。MLF降息可能性看似不大,量如何續作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華泰證券認爲,本月MLF有可能小幅縮量。他們給出了以下三點理由:

第一,從到期量上看,本月MLF到期規模爲6000億,遠高於前幾個月的1000-2000億,因此縮量操作本身有一定空間。

第二,8月流動性缺口不大,尤其是MLF利率與同業存單利差近100BP,MLF利率某種程度上已經是“懲罰性利率”,銀行等申報意願可能不強。

第三,最近多地出臺了房地產紓困政策,地方政府助力“保交樓”,風險看似沒有進一步擴散。

但他們也指出,MLF小幅縮量並不帶有政策信號含義,即便縮量對資金面實際影響也很有限,但畢竟降低超儲水平,對情緒容易產生小擾動。

而從中期看,華泰仍判斷貨幣政策整體將保持偏松狀態並等待經濟數據變化,但資金面有可能緩步收斂。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