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開封市祥符區杜良鄉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紮實推進移風易俗等各項工作,堅持把“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放在重要位置,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勢浸潤美麗鄉村,爲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探索“黨建+”文明實踐模式,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治理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杜良鄉用黨建激活“頭雁”,開拓創新思路,選齊配強擔當作爲、奮發進取的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以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爲建設美麗宜居新鄉村,各村黨支部通過黨員示範帶頭,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增強主人翁意識,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實現杜良鄉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在農村現代化治理當中,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義無反顧承擔起安全巡邏的責任,在村莊靜謐的夜晚當中,熒光綠的小馬甲成爲一道守護百姓安全的靚麗風景線,在他們的引領下,羣衆爭先恐後地報名成爲志願者,共同守護自己的家園。

探索“知識+”文明實踐模式,鄉風文明助力文化繁榮

農村文化“百花齊放”,鄉風文明才能“春色滿園”。爲豐富羣衆的精神世界,杜良鄉各村紛紛成立農家書屋,圖書種類涉及廣泛,涵蓋科技、農學、文學、歷史、政治、兒童讀物等方面,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吸引衆多村民前來閱讀,讓“牌迷”成爲“書迷”,讓小朋友們可以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遨遊。另外,各村還通過農家書屋開展豐富多彩、羣衆樂於參與的優質文化活動,使農家書屋成爲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地。在重大節假日期間,農家書屋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針對留守兒童、返鄉農民工等不同羣體,舉辦文藝演出、讀書朗誦、書香閱讀、徵文等形式多樣、主題多元的文化活動,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文化主陣地作用。

探索“娛樂+”文明實踐模式,鄉風文明助力聚氣提神

寓教於樂,在開展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過程中,發揮娛樂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觀念習慣、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培育核心價值觀。杜良鄉組織農民建立文藝隊伍,發揮文藝特長,舉行文藝表演,開展民俗活動;組織戲曲愛好志願者下村演出,激發廣大鄉村羣衆對傳統戲曲的興趣,讓村民可以足不出戶,近距離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在節假日期間,組織村民開展廣場舞大賽、籃球、乒乓球等友誼比賽,激發全體羣衆參與各類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人心凝聚力,將基層矛盾化解在農村文藝活動中,化解在鄉風文明發展之中。多姿多彩又接地氣的精神食糧,溫潤着人們的心靈世界,改善人們的精神風貌,煥發人們的奮鬥激情,同時可以更好地挖掘民間文藝瑰寶,助推鄉村振興。

探索“人文+”文明實踐模式,鄉風文明助力歷史傳承

立足資源優勢,充分發掘鄉村人文遺蹟、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人文資源,在鄉村建設中發展旅遊產業,強化農村原有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實現旅遊產業與歷史傳承的統籌發展。杜良鄉以規劃設計中的S312沿黃快速通道沿線區域爲依託,以“夏都文化”“小農生活”爲切入點,整理挖掘國都裏村的夏朝老丘遺址、劉景寨村的“九龍捧聖”傳說、招討營村的“穆桂英轉兵洞”“鐵裹槐抗遼”故事、馬尾村的漢高祖劉邦母親昭靈夫人墓、楊寨亂槍裏的楊家將故事等傳統文化資源,發展民宿、文化景點,吸引遊客前來觀光,形成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帶動經濟發展,另外也能傳承歷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萬民鄉風,旦暮利之。”鄉風是維繫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紐帶,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鄉愁。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是鄉風文明,文明鄉風的形成離不開鄉村文化的作用。在今後的工作中,杜良鄉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