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爲辛馬丁(右一)與合夥人(右二)在開的第一家門店留影。 受訪人供圖

中新網重慶8月14日電 題:“90後”辛馬丁中國創業 社交媒體帶火德國美食

中新網記者 鍾旖

“加上重慶、成都正在裝修的新店,總數有8家。明年計劃再開12家店。”如山城8月熾熱的天氣般,德國老闆辛馬丁在中國的餐飲生意做得“火熱”。14日,數着不斷拓寬的商業版圖,這位身高一米九四、說着一口流利中文的“90後”在重慶告訴記者,創業初成,離不開中國互聯網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

出生於1992年的辛馬丁(Martin Julius Domenico Hinkens)來自德國科隆,因家族常年做貿易生意,初中起便在英國求學。“高中每週一節中文課、大學每週三節”爲他認知中國奠定下基礎。後期,憑藉英中高校間的留學項目,辛馬丁還在上海和北京實習、進修,“認識了很多人,去了各種地方,交了許多中國朋友”。

2014年,辛馬丁爲愛定居重慶。受家族“創業基因”影響,他開始物色好的創業項目,紮根打拼。令人意外的是,“從來沒想過要做餐飲”的他在誤打誤撞中與一位中國好友成了合夥人,兩人爲追求正宗又實惠的德國美食一拍即合,打造“德國香腸兄弟”品牌。

“喝着啤酒,與天南海北的人聊天,成爲朋友,這是我在德國生活的樣子,我想把它複製到中國。”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辛馬丁逐步明晰了在華經營餐廳的思路:選址在商圈裏的店面利於標準化、可複製;爲打破喫西餐代表正式的刻板印象,店鋪不設店門、明廚亮竈,用開放姿態吸引顧客;爲營造輕鬆的用餐氛圍,小於100平方米的年輕化空間更彰顯隨意個性;菜單主打德國烤豬肘、特色香腸拼盤,部分菜品加辣改良,迎合地方味蕾又不失異域風情……

圖爲辛馬丁展示招牌美食“德國烤豬肘”。 受訪人供圖

從2015年首店僅10平方米,到如今川渝兩地開花,辛馬丁坦言,創業路雖非一帆風順,但他享受此間過程。2020年疫情剛暴發時,“德國香腸兄弟”剛在四川成都開的兩家店瞬時倒閉。封控的幾個月生意慘淡,爲節約成本,自己要去店裏做服務生、洗碗工。辛馬丁回憶說,彼時經歷給自己上的最重要的一堂課是“保持樂觀”。生意會有低谷與高峯,保持不斷進取的心態,就會有別樣收穫。他目前專注的網絡社交媒體傳播,就是“柳暗花明”的例證。

2021年8月,辛馬丁關注到社交媒體的發展優勢,開始入駐短視頻分享平臺,用“外國女婿”視角,展示中國多樣文化、生活軼事,俏皮幽默間順帶推銷餐廳美味。短短一年時間,在全網收穫50餘萬人關注,至今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天兩三千的速度上漲。

“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興起前,我們推廣美食只能靠文字、圖片,對食客而言衝擊力較小。”辛馬丁認爲,一家餐廳不是單純地售賣食物,而是賣體驗、賣文化。短視頻的短小精悍、動感有趣不僅能快速展現美食特色,背後蘊藏的文化屬性也得以放大,達到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應,“去年底,餐廳在短視頻鏈接中推出團購功能,營業額翻了一倍”。

對於走紅網絡,辛馬丁表示,拋開一時的流量包裝,美食的品質纔是留住客人的“根本”。以店鋪日均銷售200餘個的烤豬肘爲例,豬肉的重量、皮的厚度、顏色都有嚴格標準,要達到外脆裏嫩,還離不開好的設備、德國傳統技術和超過48小時的研製。

正處而立之年,辛馬丁反覆強調“保持學習狀態”的重要性。生活中,他熱衷與不同人羣交流,拓寬認知半徑。根據規劃,除了每週兩天用於拍攝短視頻,他其餘時間都在研究新媒體玩法、尋找創作素材、關注網友評價。“學習好的經驗做法,腳踏實地地把份內事、當下事做好,企業纔可以長久發展,機會也會找上門。”

關於未來,辛馬丁說,他不僅想用美食搭建一座德中相互瞭解的“橋樑”,還將通過社交媒體,身體力行地推介家鄉風物人情,讓中國民衆更多地感受德國人生活,拉近彼此距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