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青網

ICU(重症監護室)因爲經常和生死打交道,所以會被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而且時不時還會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件。甚至還有患者聲稱一直聽到“電鑽在鑽天花板”……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住過ICU的人都知道,一個很大的房間裏,有很多病人,全天24小時燈火通明,各種儀器的報警聲一直嘀嘀嘀地響個不停,護士們不停地穿梭其間,處理病人們的各種問題。

金鵬 攝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杜宇介紹,有的患者說,自己聽到有電鑽在鑽天花板,吵得一晚上都沒睡着,可實際上並沒有發生電鑽鑽天花板的事情。

也曾有遇到過老年患者進入ICU之後,會說“自己看到了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甚至對着空氣說話等等。

此外,之前曾遇到過一位患者,當時是進行完手術之後,被收進入ICU觀察。但是這位患者比較焦慮,一晚上問了護士無數遍:“我得的是不是癌症?”

儘管護士一遍一遍地回答:目前病理結果還沒出來,還不能確定病情,但她依然問個不停……

這些很奇怪的行爲背後,卻藏着一種“病”

杜宇醫生解釋:這些事情說起來很玄乎,但是背後卻藏着一種“病”,它就是“ICU綜合徵”。

ICU綜合徵的發病概率約16%,嚴格來說,它並不是某種疾病所導致的綜合徵。它是指危重病患者在ICU住院期間出現精神行爲障礙等爲主的症候羣,臨牀表現多樣,輕重不一,患者可能會表現爲譫妄、思維紊亂、情感障礙、行爲異常、智能障礙,甚至幻覺等。常見症狀如下:

1、譫妄狀態

譫妄是ICU綜合徵最常見的症狀,常見表現包括煩躁不安、語言錯亂、注意力分散、答非所問等。

2、思維紊亂

主要表現爲兩種形式:一種是聯想過程障礙,如思維破裂;另一種是妄想,如被害妄想。

3、情感障礙

多數患者表現爲失眠、焦慮抑鬱。嚴重者表現爲恐懼和罪惡感,並有自殺念頭和行爲。

4、行爲異常

如大聲喊叫、亂扔物品、撕衣毀物、打罵醫護、拔針、拔管等。

5、智能障礙

老年患者尤其容易發生,在ICU監護中或監護後發生癡呆,認知功能障礙。

6、其他表現

除上述表現外,還有頭痛、腰背痛、皮膚異樣感、便祕或腹瀉等,還有一些出現幻視、幻聽等症狀。

爲什麼會出現ICU綜合徵?哪些人是高發人羣?

杜宇醫生表示,ICU綜合徵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幾種因素相關:

1、疾病因素

ICU綜合徵的發生一方面與患者既往自身基礎狀況如高齡、老年癡呆、酗酒、高血壓等易患因素有關。

另一方面與病情本身的危重程度有關,包括嚴重感染、創傷、休克、呼吸衰竭、代謝性酸中毒、體外循環等因素。病情越重,出現的幾率就越高。

2、環境因素

因爲ICU內燈光較爲明亮、醫務人員進進出出以及各種儀器的報警聲響個不停導致的環境比較嘈雜、睡眠剝奪、無親屬陪伴、環境封閉、缺乏交流。

特別是醫護人員在實施搶救時,當其他患者目睹之後,更易產生無助、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從而誘發該綜合徵的出現。

3、心理因素

不同的患者個性特徵、心理素質、文化層次、家庭狀況不同,因此對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對疾病的看法和態度、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均是不一樣的,此綜合徵常在性格內向男性身上更易出現。

4、年齡因素

因爲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本來就減退了,然後在疾病的重創下導致腎上腺素分泌下降,就更容易出現ICU綜合徵。

1~5歲兒童也比其他年齡段發病率高,可能和認知能力有關,這個年齡更容易缺乏安全感。

5、疼痛因素

比如氣管插管,包括深靜脈留置針、尿管、胃管,全身插滿很多管子,會對病人產生一種不舒適的感覺,甚至會留下心理陰影。

6、藥物因素

ICU有些鎮靜、鎮痛藥物的使用,使患者對藥物產生了適應性,一旦停藥或過快減量,就可能會出現撤藥反應,戒斷反應。

患者因成癮性物質戒斷後使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多,導致腦內神經遞質失衡。

7、睡眠剝奪

ICU患者很容易出現睡眠剝奪。雖然患者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但是睡眠時間常是碎片化,且睡眠結構異常,睡眠-清醒週期紊亂,導致褪黑素晝夜分泌紊亂,促進譫妄的發生。

8、社會因素

如果家庭經濟狀況較差,或者與親人關係不融洽,缺乏家人的支持又承受較大的經濟壓力,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病人對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弱,出現異常行爲。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ICU綜合徵在老年患者和重病患者中較爲高發。

當出現ICU綜合徵應該怎麼辦?

ICU綜合徵一般發生在疾病的最嚴重期,即術後的前幾天。目前,ICU綜合徵還沒有效的治療藥物。

當患者出現了ICU綜合徵,如果病情允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利用現代通訊設備,增加患者與家人視頻的頻率,從心理上得到家人的支持。同時,醫護人員也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給予患者更大的信心。

而隨着疾病的好轉,離開了環境,ICU綜合徵也會慢慢恢復。

那麼,應該怎樣預防ICU綜合徵的發生呢?

1. 早診斷、早干預

用觀察和交談的方式瞭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難以判斷時也可以採用常用的ICU譫妄篩查表(ICDSC)和ICU意識紊亂評估方法(CAM-ICU)來判斷。儘早發現,早期採取措施。

2. 改善ICU內的環境

可以多增加一些溫暖的色調,能夠讓陽光照射進來。最好能夠保證私人空間,減少噪音、控制燈光,避免患者睡眠時間從事醫療活動,讓患者可以好好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時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緩輕柔的音樂,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3. 合理使用藥物

對有失眠和緊張不安的患者給予適量鎮靜劑,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4. 多一些人文關懷

醫護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消除他們的緊張不安,仔細傾聽患者的困擾、疑問和感受,多一些人文關懷,避免患者產生不安、抑鬱、幻覺等。

5. 減少患者的孤獨感

增多電話和視頻頻率,讓患者與外界和家人保持溝通,從而消除患者沒有親人陪伴所產生的孤獨、恐懼和寂寞。

6. 保護患者隱私

暴露性操作時,隨時給予遮擋,使患者感到被尊重。

7. 進行健康宣教

當患者進入ICU前或進入ICU後,要積極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要讓患者瞭解ICU有更優質、有效的醫療資源,對其康復更加有利,即使出現一些狀況也是正常的,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對自己的病情以及ICU有正確認識。

最後,杜宇醫生呼籲:如果患者一旦被安排進入ICU治療,請不要拒絕,因爲ICU資源有限,不會浪費在一個不具備收治條件的患者身上。

大家也不要恐懼ICU,其實在ICU是最能保障危重病人安全,讓生命垂危的病人獲得重生機會的地方。

更好的理解ICU,配合ICU醫生護士,纔是拒絕ICU綜合徵,在ICU獲益的最好辦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