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北青報記者與求助者通話,界面右上角有拉黑舉報按鈕

當下,有大批的青年志願者,用類似“搶單”的方式,幫助視障人士排難解紛。

“我種的葡萄熟了沒有?”“洗衣機現在水位是多少?”“我面前的罐子是什麼?”“我手裏的線軸什麼顏色?”社交平臺上,很多網友分享自己通過小艾幫幫、雲瞳和“be my eyes”等助盲軟件接到視障人士求助的經歷。他們大多表示自己從未想過“只是看着眼前的東西並說出來,對他人就是一種幫助”。

求助

“感覺志願者就在身邊”

26歲的劉蓉是一名銀行職員。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社交媒體上了解到一款助盲軟件“小艾幫幫”。註冊成爲志願者後,她接到了第一通求助電話。

求助者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性,電話接通後,劉蓉看到在一塊花色桌布上,擺着一張帶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對方請求道:“可以幫我念一下卡上的數字嗎?”在劉蓉答應後,求助者趕忙說“稍等一下”,接着摸索着找到輸入號碼的頁面,然後告訴她“可以開始唸了”。

看似簡單的操作需要志願者與求助者“配合默契”。劉蓉回憶,當時她的鏡頭畫面中只顯示出銀行卡局部,需要不斷移動卡的位置,自己才能依次念出後面的數字。劉蓉說,第一次讓求助者移卡時,對方移反了方向,經她提醒,重新調整過後,纔對準了攝像頭。

來自山東棗莊的27歲男生陽光在視障朋友的推薦下,下載了“小艾幫幫”。他形容該軟件的使用體驗時說“感覺像志願者就在身邊”,他每次求助後都會給志願者打5顆星的滿分,對於特別好的受助體驗,他還會用語音“寫”評語。

陽光用平臺求助,大多是爲了識別物品、查看保質期、看路等,“有時候我也會問一些問題,比如前段時間我買空調不知道選哪個牌子,就是志願者推薦的。”

陽光說,他原本和父母同住,如今他開始培養自理能力,“志願者們是我的‘得力助手’!”

目前市場上的助盲APP有很多款,在視障羣體中,“小艾幫幫”和“雲瞳志願者”是用戶量比較多的平臺,此外還有來自國外的“be my eyes”。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也註冊成爲“小艾幫幫”志願者,並接到了第一個求助電話。

求助連線接通後,對方的手機攝像頭便會打開,北青報記者手機上顯示出了視頻畫面。

畫面中,先出現的是柏油馬路上一個戴着帽子手拿盲杖的影子,求助者隨後拿起手機,畫面是一條居民區街道。

“我現在一個人,要去超市買東西,能幫我確定一下超市的位置嗎?”該求助者說。

“左側有車”,在去往超市的路上,北青報記者看到左側車輛後對求助者作出提醒,其用盲杖觸碰了幾下後便向右避開。在隨後的三四分鐘路程裏,北青報記者三次提醒求助者注意避讓道路旁的雜物或車輛。

臨近超市時,視頻中出現了一個“菸酒超市”的畫面,北青報記者詢問這是否是目的地時,該求助者表示:“不是這個,我要去的是生活超市。”隨後求助者又走了幾步,很快就遇到了生活超市的店主,將他迎了進去。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截至昨晚8時,“小艾幫幫”APP目前註冊盲人10306人,而註冊志願者則多達134256人,志願者與盲人的比例已經達到13:1。多位志願者表示,現在接求助電話都需要“搶單”了。

感觸

打破了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

很多年輕人在網絡上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視障人士,難掩緊張的情緒,志願者劉蓉助盲整個過程雖不到5分鐘,可她卻在每次開口前都字斟句酌,“我擔心自己平日裏習以爲常的說話方式無意間冒犯到人家。”

不過一些盲人用戶坦言,現在許多志願者的專業程度已超出他們的想象,“有一次去喫飯,想知道飯館在哪個方向,志願者說在‘八點鐘方位’。這是我們在盲校時專門學習的方位表述法。”

助盲的經歷也給了志願者們不一樣的感受。

在與多位視障人士交流後,楊洋說:“我以前覺得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使用難度較大,盲人可能不常用,但後來發現他們能利用讀屏軟件獨立地完成基礎操作,這令我很驚訝,打破了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有一次一位蒙古族視障青年打來求助電話,請求楊洋幫他找一張報名表,當天下午他就要前往學校報到,正式成爲一名大學生。

楊洋回憶說,透過鏡頭,自己依照蒙古族青年的描述,遠程指導他在桌上的一大沓文件中反覆翻找,並幫他逐張辨認,最終找到了寫有“參加xx培訓學校”的兩張表單:一張漢字版、一張蒙文版。

“每次想到這些我們平時習以爲常的小事,他們卻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我都感覺特別心酸。”楊洋說。

幫助他人的經歷也讓劉蓉有所觸動,她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一想到這個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人因爲我的存在、我的舉動而變得更方便,我就好開心。我覺得我的世界也更鮮活了,真的很想掉眼淚……”

建議

軟件需優化 平臺應監管

目前市場上的助盲軟件在一些細節上還需優化,如軟件收驗證碼的環節,盲人看不到,志願者也無法幫忙。

值得一提的是,“雲助盲”更大的風險是用戶和志願者雙方的信任和安全性。

志願者楊洋講述了一次使用“小艾幫幫”接聽盲人求助電話的經歷。求助者是一名學生模樣的年輕男生,他自稱是一名視障人士,提出讓楊洋幫他的短視頻選一首合適的配樂。

楊洋回憶,當天整個交流過程很順暢,幾乎和往常的求助沒什麼不同。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她再次打開那名男生的平臺賬號時,卻發現他將之前的視頻悉數刪除了,轉而更新了開車、健身等日常視頻,“這從側面說明他是一個視力正常的男生”。

“我真的很震驚。當時心想會不會是換號了?但頭像跟一年前一模一樣,視頻裏的人也一樣。我懷疑他是故意的……”楊洋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加強監管,“把平臺還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對話

初衷是幫視障人羣獨立生活

針對“小艾幫幫”的運營和發展狀況,北青報記者對話了“小艾幫幫”的發起人金希,他是我國首位視障律師。

北青報:因爲什麼契機發起製作助盲軟件的?

金希:因爲自己也是盲人,周圍很多盲人朋友看東西很不方便,而恰好智能手機已經開始普及,一些盲人開始通過尋求親朋好友來遠程幫忙,於是就想製作一個平臺,將盲人和志願者聯繫在一起,爲的是幫助視障人羣很好地獨立生活以及工作。

北青報:目前推廣情況如何?

金希:受困於經濟效益的問題,我們的主動推廣不多,主要是在QQ和微信的社羣中。目前註冊的用戶主要還是靠“口口相傳”。現在註冊的盲人有1萬多位,志願者是13萬多。

北青報:如何看待助盲軟件使用過程中的權責問題?

金希:從法律方面講,軟件在註冊時已經明確,志願者的意見只是參考和輔助,風險由盲人承擔,這與我們在路上隨機向路人求助一樣,不過幸運的是,平臺運行四年來,還沒有出現法律糾紛的情況。

未來,軟件會在技術上優化升級,可能會讓視障人士註冊時登記殘疾證號、增加舉報反饋功能,這樣就能對一些非法賬號做出封禁拉黑等處理,保護志願者權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