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魏建國:對今年實現5.5%的經濟增長目標我是比較樂觀的

魏建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

對於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我認爲壓力將很快見底,拐點也將出現,最困難的時期將很快過去了。對今年實現5.5%目標我是比較樂觀的,而且充滿信心。

我認爲,未來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會到7.5%,而第四季度會有一個發力衝刺,可能會達到8%-8.5%。

有些觀點認爲今年可能完不成5.5%的預定目標,我個人認爲這些同志的預測悲觀了一些,我們不能就數字論數字,要結合中國國情以及中國疫情防控的優勢來預測未來。

我這麼說有4個理由。

第一,“三重壓力”將很快見底。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這三重壓力,其對經濟的影響在上半年已經充分顯現了出來。當然,很多困難與挑戰也超乎我們原先的意料,特別是疫情對二季度的影響,成爲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未來前景是好的,我認爲三重壓力將很快見底了,拐點將會出現,主要經濟指標已逐漸回升,尤其是進出口貿易。

第二,我國抗擊疫情的成功優勢將在下半年顯現。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採取了“以人爲主,以生命爲主”的抗疫方針,保住了經濟發展中最根本的要素——人,也就是勞動力。我想,世界上只要有人,天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所以這是我們疫情防控基本點,也是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當前疫情防控成功優勢的能量還沒有全部釋放出來,因此,下半年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我也不同意一些同志管疫情衝擊叫“按下暫停鍵”,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雖有暫緩,但從沒有停止,所以不是暫停,我們的經濟大盤沒有傷筋動骨。當前經濟面臨的衝擊主要是外部造成的,不是由於我們內部的原因,下半年經濟將會亮出優異的成績單。

第三,中國政府前期穩增長等一系列政策的疊加效應將在下半年充分顯現。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旨在穩外貿、穩外資、穩市場、穩就業的政策措施,包括貨幣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當前這些政策的疊加效應還沒有全部充分釋放出來。下一步,隨着政策逐步落地,其本身和疊加效應將不斷釋放。很多上半年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的省份和城市,目前經濟已快速恢復,並出現了很多積極因素,三、四季度的向好局面馬上就會到來。

第四,今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我國將會以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來迎接黨的二十大。我相信,國家將會出臺一系列包括吸引外資、保護知識產權、建立統一大市場、推動消費恢復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釋放制度優勢。

基於以上四點理由,我們應當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能量。只要我們努力抓好當前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的平衡點,今年三、四季度經濟發力是沒有問題的,全年就能夠完成5.5%的目標,甚至有望實現6%的經濟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