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雙琳

編輯/李薇

0.239美元,這是奢侈品電商寺庫8月18日盤中的股價。較13美元的發行價,寺庫股價已下跌超98%,市值由巔峯時的7.7億美元,縮水至1629萬美元,蒸發掉約合50億元市值。

事實上,2021年11月4日,頭頂“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寺庫股價就已跌破1美元,隨後連續9個多月未升過1美元警戒線。2021年12月,寺庫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按照納斯達克的標準,上市公司股價連續120天低於1美元將遭強制退市。由此看來,寺庫退市幾無懸念。

退市陰霾未散,寺庫再陷破產漩渦。

8月10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審查,申請人爲趙冬萍。這已是該公司今年內第二次被申請破產審查。2022年1月,寺庫也曾被申請破產審查,不過當時寺庫否認申請破產,次日申請人撤回了申請。《中國企業家》就破產消息詢問寺庫,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覆。

負面纏身的寺庫,面臨的還遠不止這些。這幾天,寺庫被曝“跑路”:公司人去樓空,且對員工社保有斷繳現象,疑似跑路。但寺庫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辦公面積並未縮減,屬於正常辦公狀態。

自去年開始,寺庫就陸續傳出拖欠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貨款、用戶訂單不發貨不退款等。天眼查顯示,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已被法院列爲限制高消費企業,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總金額高達2191萬元。企查查顯示,寺庫的風險提示高達999+,涉及到的司法案件數量有509件,其中90.18%的案件身份都是被告。

回望十年,作爲奢侈品電商頭部玩家,寺庫曾經也是資本的寵兒。據企查查顯示,登陸美股前,寺庫完成了多輪融資,資方包括趣店、京東、IDG、LVMH集團旗下基金L CattertonAsia等。2017年,寺庫赴美上市,成爲了“奢侈品電商第一股”。

上市後,2018、2019年,寺庫的營收分別增長了44%及27%,淨利潤分別爲1.52億元及1.54億元,成爲奢侈品垂類電商的佼佼者。2020年是寺庫的分水嶺,營收和淨利潤都呈負增長,公司由盈轉虧。寺庫最新公佈的財報顯示,2021年下半年,寺庫營收31.32億元,同比下降47.98%;淨虧損5.658億元,同比擴大618%。

奢侈品電商興起於15年前,拿到大筆融資的奢侈品電商瘋狂擴張,野蠻生長,但一路走來,所剩無幾。奢侈品電商原本就是一門難做的生意,寺庫落到今天的局面,其實早有預示。一旦寺庫退市破產,意味着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全軍覆沒”。

寺庫崩塌

寺庫各種麻煩纏身,與員工、供應商、消費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

今年6月,奢侈品牌Prada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對寺庫的財產進行監控,防止對其進行惡意轉移或者隱匿。8月2日,Prada申請凍結寺庫名下1100萬餘元及相應價值財產,期限爲一年。該申請被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裁定符合規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Prada的舉措讓本就深陷財務危機的寺庫雪上加霜。今年以來,寺庫已經與多家公司有合同糾紛,包括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等,涉及公司包括上海龍之夢百貨有限公司、瀋陽商業城百貨有限公司等,且寺庫多爲一審被告。

早在2021年年初,就有多家媒體報道稱,部分寺庫的供應商未按時收到貨款,拖欠貨款從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爲了維權,供應商自發組織了多個維權團體。

據悉,爲解決欠款問題,寺庫過去採用“財務結算”的方式進行還款,也就是將貨款以金融貸款的形式交給供應商,然後寺庫還款給金融機構。但實際實施時,寺庫以系統升級爲由一再推遲還款期限。據財聯社報道,近期寺庫更換了一批供應商,主要以能夠接受長賬期爲主。

此外,還有多位寺庫員工在脈脈表示,去年開始,寺庫便大幅降薪裁員,今年6月起停止發放工資,甚至有多位員工面臨寺庫斷繳社保的現象。多位被裁員工表示,通過勞動仲裁才能拿到應得的賠償。

最棘手的是來自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中國企業家》檢索發現,截至8月18日,黑貓投訴平臺上寺庫的投訴量高達17566條,大多集中在“不發貨”“不退款”等問題。在微博、小紅書、貼吧、豆瓣等平臺上,以“寺庫”爲關鍵詞的投訴信息也數不勝數。

內憂外患

寺庫經營不善的危機源自於內憂外患。

在內憂上,寺庫錯在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極其難走的道路。

奢侈品電商原本就存在許多難點,例如供應鏈資源如何獲取、如何保證貨源的真實與品質,以及建立消費者信任等問題。奢侈品品牌服務的是具有中高端消費能力的人羣,所以這些品牌更看重的是國內電商的流量質量。如今,越來越多奢侈品牌逐步回收對渠道的控制權,自建電商體系,或選擇具有優質客戶和高端服務能力的平臺進行合作,寺庫這樣的平臺幾乎不具備任何優勢。

外患上,寺庫曾在2020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將其歸咎於疫情。但除了疫情,寺庫面臨更多的是競爭。

近兩年,天貓和京東都在發力奢侈品品牌,如上所述,許多奢侈品品牌也拋棄了寺庫選擇入駐頭部渠道,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在二手奢侈品上,近幾年“中古風”吹起,許多“二奢店”“中古店”應聲而起,抖音、快手上也出現許多二手奢侈品直播。不管是私域還是公域,寺庫的流量都被極大搶奪。

寺庫也嘗試過轉型自救。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做過諸多嘗試,例如從奢侈品電商向精品生活方式平臺轉型,嘗試向美妝、家居、旅遊、汽車租賃等領域多元化發展。公開信息顯示,寺庫相繼佈局了線下店(自建、入股中服免稅)、社羣零售(庫店、BuyBuy商城)、寺庫金融(庫支票、與玖富合資),以及寺庫藝術、寺庫智能、寺庫農業等諸多業務板塊。此外,寺庫還嘗試進軍下沉市場,平臺上甚至賣起了雜糧、火鍋底料、零食等大衆平價產品。

2020年,寺庫還大膽加碼直播,在北京三里屯寺庫大廈打造首個奢侈品直播基地,並宣稱與3800個品牌達成了直籤合作。但隨後在與快手的直播首秀上,寺庫僅帶貨10分鐘便被喊停,後傳出此次直播存在數據造假。

從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奢侈品銷售在寺庫的總營收中仍然佔到九成,多元化策略收效甚微,反而耗費了大量資金,導致寺庫的虧損不斷擴大,最終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垂直電商末路

2008年是一箇中國奢侈品市場該記住的年份。

2008年3月,第一個主流奢侈品電商平臺走秀網上線;3個月之後,美西時尚成立;2008年7月,寺庫誕生。隨後,第五大道、尚品網、TOPLIFE、魅力惠相繼上線,數十家奢侈品電商平臺成立。

在奢侈品電商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的年代,寺庫脫穎而出,一度佔據了約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併成爲國內唯一一家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平臺,也成爲資本的寵兒。天眼查APP顯示,寺庫共完成8輪融資,總計融資約6億美元。

如今的寺庫爲何一蹶不振?是中國消費者已經不愛香奈兒、LV了嗎?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1995年,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費約爲10億歐元,2015年爲780億歐元,20年內翻了7.8倍,投行傑富瑞在最新的研究報告預測,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高達1650億歐元。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因疫情大幅萎縮,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卻逆勢增長48%。

貝恩諮詢的數據也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者在海內外奢侈品的購買佔全球奢侈品總消費的33%,這一比例到2025年將增長到46%至48%。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線上渠道奢侈品銷售佔比已達到23%,同比2019年增長約150%。

事實上,作爲行業頭部企業,寺庫日子不好過,其他奢侈品電商平臺的日子更難過。呼哈網、網易尚品、品聚網、尚品網、尊酷網相繼關閉。2020年3月,走秀網也在其網站首頁中心位置發出了一份暫停營業的公告。

是什麼讓奢侈品網站全軍覆沒?

回到十年前,垂直電商的風口初現,各類垂直電商都在戰場上打得火熱,與京東、天貓、淘寶搶用戶、搶市場。雖然投資了不少垂直電商,包括寺庫,但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說:“垂直電商,只有垂直品牌可以存活,不是它的電商平臺有價值,而是品牌有價值。”

果然,十年過去,當中國電商的規模已超10萬億元時,垂直電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曾經紅極一時的聚美優品、樂蜂網、蘑菇街、蜜芽,或關停,或轉型,或退市。當年那批老牌選手中,碩果僅存的當當網和唯品會,體量大幅縮水,難以吸引消費者。

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曾向《中國企業家》分析:“垂直電商運營困難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垂直電商引流能力較弱,流量成本越來越貴,相較於全品類電商吸引和留存消費者的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垂直電商運營能力不足,大部分垂直電商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品牌打造能力、大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對短視頻、直播等新模式的接受能力較弱。”

第五大道全球優選CEO孫亞菲曾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奢侈品並非剛需,復購率極低,但又要源源不斷引入流量,所以最好的歸宿就是被類似於天貓、京東這樣的巨頭收購,引入流量,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李日學似乎也接受了寺庫被市場淘汰的結局。

2021年年初,李日學發出私有化要約,提議以每股美國存托股(ADS)3.27美元的價格收購公司所有流通A類普通股。但今年5月,李日學撤回該要約。在私有化計劃落空後,寺庫的被動退市風險恢復如初。

在寺庫風雨飄搖之際,業內也傳出過其將被收購的消息,如今年6月,有消息稱Dazzle母公司地素時尚有意收購寺庫,但後者隨後便回應稱傳聞不屬實。看來,目前似乎還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