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許諾)工業和信息化部今日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主題是“打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在發佈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基礎設施能力大幅提升,信息通信技術加速迭代,行業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業務融合應用蓬勃發展,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地位更加凸顯,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謝存指出,過去十年,我國信息通信行業的跨越式發展首先體現在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十年來,信息通信業規模不斷壯大,電信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1.0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7萬億元,網民規模達10.32億,比2012年增長了83%。華爲、中興等成長爲全球通信設備龍頭企業。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市場競爭能力顯著增強,湧現出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和科技型獨角獸企業,10家企業躋身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30強。

二是信息基礎設施跨越發展。十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固定網絡逐步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躍升,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城鄉“數字鴻溝”大幅縮小,現有行政村歷史性實現“村村通寬帶”,爲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網絡支撐。固定和移動網絡的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改造全面完成。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三是信息通信服務普惠民生。2015年以來工信部連續多年組織實施網絡提速降費專項行動,固定寬帶和4G用戶端到端平均下載速率提高7倍。相繼取消手機長途漫遊費、流量“漫遊”費,實現單位流量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互聯網應用無障礙水平穩步提升。

四是行業管理和改革開放持續深化。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垃圾信息治理、“黑帶寬”清理等工作成效顯著,營造了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基礎資源管理不斷強化,覈准網站數392萬個,註冊域名3380萬個,核配電信網碼號數量超過16萬個,有力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攜號轉網”服務全面推廣,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深入推進,信息通信行業市場蓬勃發展。

五是無線電頻譜資源保障更加有力。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爲基礎,工信部制定發佈近30部規範性文件,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寶貴的頻譜資源,有力保障信息通信、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公共安全、軍事國防等重點行業、部門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頻率使用需求。

六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日臻完善,行業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基礎電信網絡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工業互聯網、車聯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框架體系初步形成。

謝存指出,站在新的起點上,信息通信業將堅決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加快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步伐,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