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昔日“醫美第一股”新氧科技,如今似乎陷入到“賠錢賺吆喝”的困境之中。

前後經歷打工、創業失敗、再打工、再度創業失敗的金星,終於在第三次創業時抓住了醫美這個風口,於2013年成立了新氧科技,此後6年時間7輪融資,他終於成功將自己的心血之作送上納斯達克

2019年,新氧科技的淨利潤正以超200%的增速快速上漲,這也讓金星對未來滿懷期待,認爲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裏“每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長速度”不是問題。

但上市第二年,以營銷換增長的策略並未如往常一樣奏效,新氧業績就迅速“變臉”,2020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超九成,2021年遭遇虧損,到2022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繼續虧損9914萬元。

在二級市場上,新氧科技自今年6月起股價跌破1美元/股,並於7月收到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退市警告函”。

而金星這位昔日的“顏值焦慮”受益者,這次或許要直面自己的焦慮了。

三次創業終握風口

新氧科技並非金星的第一次創業。

2007年,已經先後在TOM和貓撲工作六年,積累了職場和管理經驗的金星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創業。他與朋友湊了一百萬元,籌劃創業項目“美麗家族”,主打社交購物分享的垂直社區。但因2008年經濟危機使得原本計劃的融資項目泡湯,最終“美麗家族”銷聲匿跡。

第一次創業失利之後,金星抱着學習的目的加入了騰訊,後來看到蘑菇街、美麗說的火爆,金星不甘心,“這個模式明明是我更早發明的,我沒有堅持到那一刻”。隨後金星離開騰訊二次創業做導購社區知美,奈何此時昔日的藍海已經變紅,第二次的創業最終也沒有下文。

直到第三次創業,進入醫美賽道,創立新氧科技,金星終於“趕上趟了”。

據德勤發佈的《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648億元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17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8.7%,遠超全球8.2%的平均水平。2013年成立的新氧科技抓住風口,成爲資本關注的重點項目。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13年成立之後,新氧科技於次年獲得來自經緯創投的A輪數百萬美元融資。包括2019年IPO上市在內,新氧共計經歷7輪融資,平均每年獲得一次資本的輸血。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新氧科技獨立訪客達1.14億人次,線上流水額超60億元,到2018年12月,平臺已入駐名醫人數爲31408名,吸引了3500萬用戶。

迅速飆升的用戶羣體很快給平臺帶來了頗爲可觀的經營業績。2016—2018年,新氧科技總營收分別爲0.49億元、2.59億元、6.17億元,實現跨級式增長;淨利潤分別爲-8103萬元、1720萬元、5508萬元。

2019年5月2日,經過6年發展的新氧科技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當日收盤報18.21美元/股,市值一度達到18.23億美元。當年公司實現總營收11.516億元,同比增長86.6%;淨利潤爲1.767億元,同比增長220.69%;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的淨利潤爲2.809億元,同比增長247.22%。

那一年,40歲的金星對未來志得意滿,“過去兩年每年都是300%以上的增長,未來至少5年,新氧每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長速度,我覺得沒有什麼壓力。”

業績轉虧市值縮水95%

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上市的第二年新氧科技就遭遇業績變臉。

2020年,新氧科技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當年公司實現營收12.95億元,同比增長12.45%;但淨利潤580.7萬元,同比下滑96.71%。淨利潤下滑超九成已經給新氧的運營敲響警鐘,至2021年新氧業績進一步惡化,全年實現營收16.92億元,同比增長30.69%,旦淨虧損達837.1萬元。

作爲靠用戶流量生存的平臺公司,新氧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以持續吸引和沉澱用戶。根據財報,2019年至2021年,新氧營銷費用分別達4.70億元、7.26億元和7.93億元,佔同期營收比分別爲40.81%、56.1%、46.8%。

但在2021年,以營銷換用戶的策略並未如往常一樣奏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氧科技季度移動端月活用戶爲740萬,同比下降16.85%,月活用戶增長率自2020年第二季度達到175.30%的峯值後,一路下跌,到2021年第三季度跌至47.06%,第四季度更是出現16.85%的同比下滑。

日前,新氧科技披露2022年半年報,持續下滑的月活增長率出現轉折,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平臺的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量(MAU)達到3540萬,相比2021年同期的1000萬,同比增長254%;平臺付費醫療服務提供商的數量達到5735家,比上年同期的4899家增長17.1%。

不過,上半年新氧科技總營收6.094億元,同比下滑24.9%;淨虧損達9914萬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1260萬元;Non-GAAP淨虧損達7096萬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4760萬元。新氧科技還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將達到3.1億元至3.30億元,同比下滑23.5%至28.1%。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或許是對公司業績早有預感,早在去年11月22日金星就發出過建議書,希望能以每股美國存托股(ADS)5.30美元,即每股A類普通股6.89美元的現金,收購金星及其聯屬公司(買方集團)尚未擁有的新氧科技全部已發行A類普通股。受此消息影響,當天新氧科技股價上漲11.57%,報價4.82美元/股。

但可惜的是,在此之後這一私有化計劃並未傳出新的進展,而新氧科技的股價卻迅速跌破1美元大關。截至8月19日收盤,新氧科技的股價已經下滑至每股0.796美元,總市值8397萬美元,相較上市之初縮水95.39%。

新氧走下坡路,是因爲其所在的醫美賽道不再景氣了嗎?其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891億元,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3529億元。國內的醫美市場仍在快速擴張,但卻不似往日野蠻生長,而是逐漸加強了市場監管。

行業愈發規範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新氧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自去年10月開始新氧不斷傳出與多位明星的司法糾紛。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與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有關的司法糾紛多達367起,其中網絡侵權責任糾紛多達94起,肖像權糾紛多達86起,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達58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和名譽權糾紛的數量也分別達到15起和12起。

面對廣闊的市場和趨嚴的監管,“缺氧”的新氧該去何處“尋氧”?公司又將如何面對業績下滑帶來的種種焦慮?這將成爲金星接下來不得不去應對的問題。

責編:Z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