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一團的火苗騰起,藉着風迅速蔓延開來,火舌迅速吞噬了樹木和竹林,往常蒼翠一片的北山坪被燒得通紅,火光照亮了夜空。

8月17日晚,重慶市涪陵區兩處山林相繼發生火災。此後,由於持續高溫乾旱,重慶江津、大足、銅梁、巴南等區先後發生山林火災。8月21日,重慶市巴南區界石鎮新玉村所轄山林發生火災。

據重慶市委宣傳部消息,火災發生後,重慶迅速啓動市區應急預案,共調集5000餘名市區兩級應急局專業救援隊、森林消防、武警部隊、消防救援及當地幹部羣衆全力滅火,重慶市應急局航空救援總隊投入7架直升機開展空中滅火,共轉移羣衆540戶1500餘人。目前,各處山火得到有力壓制,暫無人員傷亡。

重慶市南岸區藍天救援隊的杜雲生和戰友,用5小時砍出了近2公里長,寬60米左右的隔離帶,油鋸用壞了好幾次。杜雲生在前線時幾乎一直沒喫東西,撤下來的時候嗓子都是啞的,“只能不停地喝水。”

爲了保證一線救援人員的補給供應,餘秋朋和其他志願者一趟一趟往山上揹物資,往返了十幾趟。他說,“看到一線消防員嘴巴都幹了,只能幾個人分一瓶水,我就想多給他們送一些。”

消防救援車輛的鳴笛聲響徹街道,民間救援力量紛紛開赴火場,志願者一車一車地往前線運送物資,“救火!救火!”的呼喊聲不斷熊熊山火中,很多人的心連接在了一起,目標只有一個——滅山火。

“不管前方差多少物資,總有人立刻響應”

據重慶市涪陵區政府新聞辦消息,8月17日18時28分許、20時30分許,重慶市涪陵區荔枝街道和江北街道所轄山林相繼發生火災。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餘秋朋到達江北街道北山坪起火現場時已是17日晚10點,火光照亮了夜空,空氣中飄散着煙塵,熱浪灼人,風聲、火聲混雜着樹木燃燒的噼啪聲。

“火是順着風燒過來的,一下子撲了上來。消防員衝進火場撲救時,感覺他們要被大火吞噬。”餘秋朋看到,消防員一次次衝進火場撲救,衝出來時,有隊友往他們身上潑水降溫,水瞬間變成了蒸汽。

餘秋朋和同行志願者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小的明火,有人撿起棍子打,有人用手刨土壓,一番努力後,終於將明火撲滅。“山上的土被火燒得滾燙,滅火之後我才反應過來,手被燙得生疼。”餘秋朋說。

由於救援一線太過危險,消防員安排志願者們負責運送物資、鋪設管道、排查明火等工作。

餘秋朋直到18日凌晨2點40分才撤出北山坪,“整個人都是飄的,坐在地上就起不來,喘氣都覺得很累。”19日一早,他又報名參加了江北街道黃旗社區山火的救援工作。

黃旗社區的起火點位於山頂,但大多數物資只運送到了半山腰,需要志願者們將一線消防人員急需的水、藥品等物資背上山頂。

這段山路十分陡峭,很多地段坡度近70度。餘秋朋找了一個揹簍,把物資裝到揹簍裏,手腳並用地往上爬,往返了十幾趟。“幾趟下來人已經虛脫了,但看到一線消防員嘴巴都幹了,只能幾個人分一瓶水,我就想多給他們送一些。”

其中一趟,餘秋朋和志願者剛把物資交給救援人員準備下山,走了十幾米,背後突然燃起大火。“下面就是懸崖,我和另一個志願者互相攙扶着往上走,地上很燙,我當時已經沒什麼力氣了,最後是在一個武警的幫助下才安全下山,下山後我坐在地上就哭了出來。”餘秋朋說。

與此同時,火場外的重慶市民也在爲撲滅山火儘自己的一份力。

17日晚11點,正在山中避暑的喻冰清看到山火的消息,決定購買物資,支援前方。去大梁山物資輸送點的路上,喻冰清發現,那條平日幾乎沒人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

輸送點也堆滿了礦泉水、西瓜等物資。發現還缺少乾糧後,喻冰清花800塊錢,買光了四家商店的麪包,裝滿了16個塑料袋,又送到了輸送點。

她身邊人聽說後,也紛紛運送物資支援一線。領導租了一輛皮卡車,裝了滿滿一車的水、八寶粥、藿香正氣水;一個同事跟着消防車把藿香正氣水送到了一線;其他人還出資給着火點附近執勤的民警買了盒飯。

19日早上9點,喻冰清趕到黃旗居委會幫忙收集好心人捐贈的油鋸。黃旗當地民衆組建了一個450人左右的志願者羣,喻冰清記得,當她在羣裏說“某物資點差100盒盒飯”時,馬上就有人詢問地點,“不管前方差多少物資,總有人立刻響應。”

兩處山火一度得到控制,卻又復燃。8月19日上午,重慶市委宣傳部發布消息,18日晚,受持續高溫導致林內植被幹枯易燃、可燃物載量大及風力較大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涪陵區兩處火場出現不同程度復燃和蔓延。

8月20日下午5時許,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佈消息,重慶涪陵區兩起山火先後於8月19日13時、17時被撲滅。經初步清理統計,涪陵區兩起山火預估過火面積約500畝和300畝。

“希望大家都平安”

據重慶市應急管理局消息,8月18日10時26分許、13時37分許,南川區神童鎮、三泉鎮轄區山林也發生山火。8月21日,重慶市巴南區界石鎮新玉村所轄山林發生火災。

火情發生後,按照市、區安排部署,現場指揮部立即成立羣衆安全轉移、隔離帶砍伐、秩序維護、後勤保障等專班,全力保障撲火救援。

8月21日下午5點,重慶市南岸區藍天救援隊接到火情後,組織了170多名隊員,由隊長杜雲生帶隊,趕赴巴南救援。

當晚6點半,他們趕到巴南收費站時發現,“整個山上全是火。”山火蔓延至公路旁,路上都是救援車輛。進山路被堵,不得不另選路線,救援隊步行一小時,確定可行路線後,又徒步4公里左右進山。

當隊伍分組集結時,山火突然蔓延過來。“當晚風非常大,幾分鐘的時間,火就到眼前了,當時我們和當地幹部、消防隊員一起,拼命喊讓村民趕緊往外跑。我們在前面跑,火在後面追。”

村民撤出後,救援隊又徒步返回,進山砍隔離帶。“我們的隊伍分爲了三個梯隊。第一梯隊30人,從22日凌晨2點開始在山上砍隔離帶;凌晨3點多,第二梯隊40人接力上山,一直到早上6點;之後,第三梯隊的50餘人直到上午10點仍在前線用油鋸砍隔離帶。”

8月22日早6點,杜雲生撤下來時,隊伍從山上到山下,砍出了近2公里長,寬60米左右的隔離帶。這絕非易事,杜雲生說,當地山勢陡峭,有些樹木非常高大,樹被砍倒後會順着山坡滑下,一旦撞到人,非常危險。

“油鋸用壞了好幾次,用壞了就趕緊現場修。”連續工作近12小時,杜雲生的嗓子已經沙啞,“嗓子冒煙,麪包很乾,很難嚥下去,只能不停喝水。”

前線救援隊幾乎沒喫東西。撤下來的隊員在山腳下高速公路旁的草地上休息,隨時待命。

據重慶市應急管理局22日15時許消息,巴南區界石鎮新玉村所轄山林火情發生後,已先後組織應急救援機關分隊、森林滅火隊、消防救援支隊、武警機動支隊、各鎮街民兵和社會救援力量3700餘人,投入消防水車、城市消防車、各類搶險車輛、移動氣象觀測站、紅外線測漏儀、移動水池等各類專業滅火裝備開展科學撲救作業。東西南北四條隔離帶正有序開挖,周邊羣衆已安全轉移,各處火勢得到有力壓制,無人員傷亡。

8月22日晚,救援人員仍在全力“圍剿”山火,杜雲生說,“希望大家都平安。”

(應受訪者要求,杜雲生爲化名)

新京報記者 慕宏舉 史航 熊麗欣 實習生 蘇磊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