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波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繼續面臨調整,疊加疫情影響,市場回暖未及預期,央企五礦地產(0230.HK)的銷售也受影響出現下滑。

8月25日,五礦地產發佈的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合約銷售額爲65.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5億元下降47.28%;合約銷售總樓面面積24.4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57萬平方米下降57.2%。

不過,因疫情等多種原因,樓市整體成交欠缺動力,銷售規模收縮成爲行業普遍現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爲6.6萬億元,同比下降28.9%,銷售面積6.89億平方米,同比減少22.2%。

得益於交付面積較去年同期增加,今年上半年,五礦地產收入明顯增加,較去年同期上升27.5%,達到62.83億港元;毛利較去年同期下降20%,爲8.47億港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1.7%下降8.2個百分點至13.5%;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87.4%至0.50億港元,歸屬於股東持有人之應占溢利爲0.9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7.5%。

根據財報,淨利下降,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上升,源於上半年五礦地產所結轉收入的項目主要由公司全資擁有。毛利率下降則在於上半年房地產發展業務結轉的產品毛利率偏低,以及專業建築業務出現虧損。

去年以來,不少房企因流動性緊張面臨債務違約。但作爲央企的五礦地產融資渠道依然通暢。

截至今年上半年,五礦地產資產總額下降7.8%至711.92億港元,淨資產下降15.5%至195.39億港元;合約負債下降20.4%至126.08億港元;借款總額爲243.03億港元,較2021年末增加32.96億港元;加權平均借貸成本爲3.6%,這一水平位於行業較低區間。    

從具體的借貸情況來看,五礦地產一年內到期的借款爲81.42億港元,佔總借款33.5%;二年內到期的借款96.14億港元,佔比爲39.6%。截至上半年末,五礦地產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85.18億港元,剛好能覆蓋短期債務。

針對借款總額增加,五礦地產解釋,主要來自房地產項目的非控股股東貸款及開發貸款。五礦地產的營運資金主要來自業務營運所帶來的現金流及借款。

在境外融資方面,今年6月,五礦地產與十二家銀行共同簽訂一項35億港元、4年期的俱樂部貸款;境內融資方面,五礦地產也完成數筆開發貸款。

7月底,五礦地產再次獲得一筆總額爲15億港元的一年期循環貸款額度。

整體來看,五礦地產財務狀況保持穩健,“三道紅線”保持綠檔。截至上半年末,其資產負債率爲72.6%,剔除合同負債及遞延收入的資產負債率爲66.5%,淨負債率爲75.2%。

得益於此前母公司資產注入,截至上半年末,五礦地產旗下擁有42個房地產發展項目,分佈在北京、營口、廊坊、 天津、南京、長沙、湘潭、泰安、西寧、武漢、成都、惠州、佛山、廣州、深圳、蘇州及香港等17個城市,總計可開發的總樓面面積爲839萬平方米。

對於下半年的市場走勢,五礦地產認爲房地產行業將繼續處於調整階段。爲應對市場下行趨勢,五礦地產表示,將大力推進存貨去化工作,強化銷售回款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