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8月30日訊(編輯 田簫)今日,日本多家媒體披露,日本知名企業京瓷、KDDI創始人盛和夫於8月24日上午8點25分,因老衰逝世,享年90歲。

稻盛和夫是日本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企業家之一,被譽爲“經營四聖”之一,其著作在中國流傳甚廣,《活法》中文版在中國銷售超過150萬冊,成爲衆多企業家尊敬效仿的對象。2009年,稻盛和夫前往中國發表演講時,時任北京大學國際MBA學院院長楊壯稱,“中國商業界正在謀求消除美國式合理商業理念帶來的弊端,正在尋找新的商業規範。稻盛和夫紮根於中國傳統、從如何做人出發的稻盛經營哲學,抓住了迷茫的中國人的心”。

帶領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功穿越了日本戰後以來經濟環境起起落落的高山低谷,稻盛和夫的投資之道,對此刻身處劇烈波動中的中國企業家與投資者而言,或許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都更具意義。

腳踏實地、養精蓄銳

稻盛和夫曾笑稱:“我屬於那種謹慎小心又愛操心的人,也許華爾街的人對我不太感興趣。因爲我本身在公司中儲存了很多現金。京瓷現在隨時有8000多億日元的儲備,不管遭遇怎樣的蕭條都不會很快動搖企業的根基。”爲此,西方投資界一直對他抱持批評態度,認爲他在資本運作和股東回報上太保守,沒有以併購投資賺更多的錢。

稻盛和夫相信,在好年份,企業一定要做到10%以上的利潤,造就有高收益的經營體系;同時,企業又一定要有充足的留餘,纔可能在壞時期到來時度過難關。事實上,正是這樣腳踏實地的投資觀,讓京瓷在創立至今歷史中,即使出現過銷售額在半年內下降90%的大危機,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次虧損。

稻盛和夫曾在演講中表示,以美國爲中心的海外基金和投資家們,動用鉅額資金買賣企業股票,藉此獲利,這些人看重的是股東資本利潤率(ROE)。投資家們常說:如果達不到百分之多少的ROE,那家公司的股票就不能買。受他們的影響,一般經營者也開始認爲“爲了提高ROE應該減少內部留存”。因此,使用內部留存的資金不斷併購企業,不斷購買設備,去追求更多的短期利潤。

對此,稻盛和夫堅定認爲:“‘ROE高的企業就是好企業‘這種常識,歸根到底,不過是短期內衡量企業的尺度。現在買進股票,待明年升值時拋出,這樣就能輕鬆賺錢。對於這樣思考問題的人來說,當然ROE越高越好,但我們要考慮未來的幾十年,要一直把企業經營下去。對於我們來說,穩定比什麼都重要,企業應該有足夠的儲備,才能承受得起大蕭條的衝擊。”

逆勢投資、保持成長

在對外投資上的謹慎,並不意味着稻盛和夫的保守。事實上,稻盛和夫是非常大膽的企業家,尤其體現在他在蕭條時期的大筆逆勢投資。

作爲生產半導體精密陶瓷零部件的企業,京瓷先後經歷了來自美國的技術封鎖、石油危機、日元升值危機,以及90年代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但每次風波過後,京瓷的規模不降反升,這都受益於稻盛和夫在產品創新上不留餘力地全力投入。

稻盛曾表示,“(蕭條期)反正這時候大家都沒有活幹,不如去做過去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事情。”

他在演講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京瓷創業後不久,曾經利用新型陶瓷的特性,生產出用於紡織機械的零件。但到石油危機時,紡織機械滯銷,京瓷也斷了訂單。在“全員營銷”的戰略下,一位京瓷營銷員去拜訪某家漁具製造企業時,注意到魚竿的金屬導向圈可以改用陶瓷,以杜絕漁線發熱斷裂的問題。這一新產品對蕭條期京瓷的訂單、銷售額的擴大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效益繼續擴大,現在凡是高級魚竿,全都用上了陶瓷導向圈,普及到了全世界。這件產品價格雖不高,但直到現在仍對京瓷的經營持續做出貢獻。

稻盛和夫表示,蕭條期開發新產品,並不是手忙腳亂去開發全新的東西,利用自己過去做過的東西去喚起新的需求是完全可能的。在自己公司的技術、產品的延長線上開發出新產品,這是在蕭條期應該努力去做的。

此外,稻盛和夫還提到,蕭條期正是增強企業體質的好機會。企業要努力通過降低產品成本來降低整個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即使銷售額減半仍能做出利潤,如能打造這樣的企業體質,當銷售額恢復或者上升時,就會實現比過去更高的利潤率。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