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眼看灣區|橫琴成稅收改革“試驗田”,澳門居民稅負下降達七成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 珠海報道 

“中央賦予合作區的多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實施且初顯成效。”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簡稱“合作區”)稅務局總會計師張惠冰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等媒體採訪時表示,2021年度是橫琴稅收政策執行的首個年度,根據實際減免稅額,橫琴澳門居民整體稅負下降達七成,初步實現橫琴澳門居民個稅稅負與澳門趨同;企業申報享受橫琴15%企業所得稅優惠金額達9.46億元,同比增長近2倍。

如今,合作區正探索構建琴澳一體化稅費服務體系,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成效初顯。

合作區稅務局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7月底,橫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約29億元,加上今年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累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約65億元;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範圍覆蓋橫琴超7成企業,大規模留抵退稅中小微企業受惠戶數和金額分別佔比96.3%、79.8%;稅收支持創新創業,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42億元。

稅費服務琴澳一體化

爲了精準對接澳人澳企需求,合作區稅務局推行“稅惠琴澳”政策落實專項行動;全國率先實現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費、退稅;不斷優化“一區一站一廳一中心”立體化智能服務格局,在產業園區設置智能辦稅微廳、在澳門粵澳工商服務中心設置協同服務點、在創業谷、銀行網點設置“惠企便民稅小站”,實現粵澳稅費服務網點“節點倍增”,惠及11萬珠海居住生活就業的港澳居民和14萬內地赴澳務工人員。

一系列創新服務舉措推動合作區服務效率持續提升,得益於此,合作區已成爲內地澳資企業最集中的區域。

合作區商事服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底,合作區成立以來新設立企業4298戶,其中澳資企業新增705戶,較合作區成立時增長8.3%,累計已突破5000戶(5012戶),佔合作區外資企業總數64.47%。

今年4月,全國首個面向葡語國家及地區的稅收合作辦公室(簡稱“葡語辦”)在橫琴成立運作,旨在充分發揮澳門對接葡語國家及地區的窗口作用,進一步深化與葡語國家及地區的稅收合作。

“葡語辦一方面幫助企業提前瞭解東道國的投資環境和稅收制度,爲企業境外投資提供精準的政策諮詢服務和稅收風險提示。另一方面,落實好非居民納稅人享受協定待遇管理,用足用活用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到橫琴開展離岸創新創業,助力合作區產業發展。”張惠冰說。

當前,葡語辦重點面向澳門特區、葡語國家及地區宣傳合作區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全面整合涉澳涉外稅收服務,開展葡語國家及地區稅制動態研究,聯合專業機構編撰投資指南,爲“引進來”“走出去”企業提供增值稅收服務。

探索稅收改革“橫琴經驗”

近日發佈的2021年度廣東自貿試驗區最佳制度創新案例中,橫琴稅務部門有2項入選。

創新運用“數字+規則”實現涉稅業務自動化審批便是入選案例之一。

據瞭解,橫琴通過強化技術保障,攻克21個數據難題,集成稅務系統的46個數據接口服務,建立起包含納稅信用等級、違章處罰、申報納稅等指標的審批規則數字化模型,將發票票種覈定、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退稅審覈等高頻業務由人工審批轉向自動處理,實現發票票種覈定自動審批、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多繳稅款“自動退”,推進涉稅服務全流程電子化“秒批”。

“從成效來看,納稅人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根據自身需要隨時登陸電子稅務局申請業務受理,實現24小時無間斷審覈。其中,發票票種覈定最快1分鐘內完成審批發放,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多繳稅款退稅時長從原來的20個工作日提速到4個工作日。”張惠冰說。

此外,納稅人無需再通過電話或到現場諮詢,極大降低辦稅成本,通過自動審批功能的實現,基層稅務人員80%以上的審批工作由機器人替代。

同時,橫琴打造全流程集成式跨境稅費閉環服務新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納稅費、退稅、社保參停保。非居民納稅人繳費人在境外可“一站式”“無中轉”“零時差”辦理跨境納稅申報和繳款,業務辦理僅需要幾分鐘。跨境辦理社保業務方面,繳費人僅需使用銀聯卡,就可以直接在電腦前完成繳費操作。

值得關注的是,該舉措還率先突破證件認證限制,實現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及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參保時,上傳澳門居民居住證或澳門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就可辦理繳費登記。

張惠冰表示,該舉措節省了納稅人繳費人跨境繳稅費成本,惠及11萬珠海居住生活就業的港澳居民和14萬內地赴澳務工人員,有利於助力粵澳兩地民生融合,打造琴澳一體化營商環境。

未來,更多可複製推廣的“橫琴稅務經驗”有望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彭敏靜 編輯:李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