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持續下滑。9月7日,天弘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報1.4050%。

餘額寶是螞蟻金服旗下餘額增值服務和活期資金管理服務產品,2013年6月推出,實質是一款貨幣基金產品,天弘基金是餘額寶的基金管理人,在支付寶平臺推出。餘額寶橫空出世的2013年,被普遍認爲開創了國人互聯網理財元年,同時餘額寶已成爲普惠金融最典型的代表。

短短几年,餘額寶就已躍升成爲全球最大規模的貨幣基金。據Wind數據統計,2016年末,餘額寶規模僅爲8083億元;半年後的2017年二季度末,餘額寶規模已達1.43萬億元。餘額寶規模的極速增長也讓天弘基金一度超越行業頭部華夏基金,成爲公募基金市場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規模增長的同時,餘額寶的煩惱也開始顯現。隨着互聯網產品風控、渠道管控、資金運作等要求發生變化,自2017年以來,天弘基金開始逐步限購,限購額度從每戶每日100萬元下調至每戶每日25萬元,後進一步下調至每戶每日10萬元,最終下調至每戶每日限購2萬元。同時,當單個支付寶賬戶持有餘額寶金額達到或超過10萬元時,將無法轉入更多資金。餘額寶最爲輝煌的年代,每天都有許多投資者準點調鬧鐘搶額度。

2018年,爲豐富產品線及用戶體驗,支付寶再度納入新的貨幣基金標的,分別接入博時基金、中歐基金旗下各一隻貨幣基金產品,打破天弘餘額寶一家獨大的情況。此後,產品線又經歷多輪擴充。

時至2022年,餘額寶對接的貨幣基金已達29只,年化收益率卻從輝煌時的超6.7%,步入當前的“1字頭時代”。近期,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曾一度觸及新低1.3660%,距收益峯值接近5倍差距。

餘額寶:從賺錢變攢錢

餘額寶曾一度被譽爲“理財神器”,如今似乎已逐漸轉型爲“攢錢寶”。

回憶起餘額寶,李靖(化名)十分感慨。“8、9年前,我還在上大學,把1萬塊生活費存進餘額寶,1個月能賺50塊左右。”李靖表示,那會兒,同學都用餘額寶,隨時能取出來花,還能賺點收益,非常方便。

如今,李靖已是工作了幾年的白領。“現在,我更傾向購買基金產品,雖然有賺有虧,但自己不會像以前那樣購買餘額寶產品了。”李靖坦言,自己已經許久沒有使用餘額寶了。按照現在餘額寶的收益率來計算,同樣存1萬元,1個月只有不到10元的收益,買一杯檸檬茶都不夠。

不僅是餘額寶,整個貨幣基金市場收益均全線下調。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全市場貨幣基金收益率進入“1時代”的產品佔比已經超過9成,與2017年高收益、高流動性不同,而今的貨幣基金已是另一番光景。

作爲90年代初出生的上班族,李靖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理財階段,可以適當承受風險,能接受部分本金的虧損,但貨幣基金這類穩健的理財產品,可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這類接近而立之年的投資者。

但對於95後甚至剛踏入社會的00後來說,餘額寶也許有了新使命。

對97年的張汐(化名)來說,餘額寶是她的“攢錢寶”。“日常使用餘額寶僅限於‘筆筆攢’這個功能,有時候囊中羞澀,是‘筆筆攢’讓我活了下來。”張汐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每花一筆錢,“筆筆攢”就會自動從她的賬戶中向餘額寶轉入2.88元。“有時候,到月末工資花完時,打開餘額寶,總能發現一筆救命錢。”張汐笑道。

被年輕人當成“電子存錢罐”,也讓餘額寶找到了新的市場定位。從餘額寶標的產品的規模來看,儘管市場利率導致貨幣基金產品收益不佳,餘額寶仍舊能夠起到投資配置作用。

從“餘額寶鼻祖”天弘餘額寶當前規模來看,雖較2017年規模有所下滑,但體量仍舊不小。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天弘餘額寶規模爲7749.11億元;餘額寶可選的29只貨幣基金總規模已達2.77萬億元。儘管這些產品有多個募資渠道,但作爲互聯網代銷端頭部機構,阿里旗下螞蟻財富貢獻依舊無法忽視。

“經濟形勢短期好轉,貨幣市場流動性將較長時間保持寬鬆格局,市場利率逐漸向政策利率靠攏,但整體將維持偏低位運行。”天弘餘額寶在2022年二季度報告中作出展望,表示應對外圍經濟見頂帶來的風險保持謹慎,出口對經濟的支撐或將逐漸消退,地方修復在投資層面會較爲平緩,庫存高企,經濟景氣度向上彈性偏弱,債券市場短期難以打破震盪格局。

誰是下一個“餘額寶”?

大衆越來越關注理財,如何保值增值是社會焦點。

2022年,公募基金總規模再創新高,年輕一代投資者在理財方面更注重金融資產配置。就李靖而言,她將大部分投資資金都用來買權益類公募基金。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爲27.06萬億元,環比增加2762.43億元。從產品類型看,固收類最“受寵”,權益類規模縮水。其中,以餘額寶爲代表的貨幣型基金規模增加近5000億元,債券基金增加超過1000億元,權益類基金受股市下挫影響,規模縮水2656.62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縮水最多,整體規模近2000億元。

從市場數據也可以看出,當市場風險較大時,現金管理及債券等風險較小的資產容易受到青睞,而權益產品則由於易受股票市場波動影響,出現規模縮水情況。

年輕一代的風險偏好更加激進與靈活,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

95後李可(化名)也是一名定投投資理念的踐行者。“我看好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於是定投了新能源的行業基金,已經兩三年了,雖然波動也比較大,但整體感覺比買貨幣基金好。”李可認爲,只要選對賽道,堅持定投3年以上,虧損概率也不會很大。哪怕短期會出現部分虧損,也會持續定投。

一位銀行理財經理王波(化名)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基金客戶的年齡越來越小,年輕化趨勢明顯。他們學習能力強,而且風險承受能力也比較好,追漲殺跌的情況也比過去好了一些。王波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更專業的投資顧問指導投資,根據年齡、資金需求、風險承受能力等偏好來制定系統的資產配置計劃會更加有效。

“現在可供選擇的投資工具比過去多了不少,但管理的難度也加大了,我們也不斷地需要學習新的產品及理念。”王波認爲,做金融資產投資會是未來的新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