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一則事關鄭州停工樓盤復工計劃的政府文件複印件在網絡流傳,第一財經記者向鄭州市有關部門求證後,確認了文件的真實性。

這份落款爲“鄭州市安置房建設和問題樓盤攻堅化解工作領導小組”的文件,名爲《關於印發鄭州市“大幹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保交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在10月6日前,實現鄭州全市所有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

“昨天下午發的文件,這兩天(文件內容)就會發新聞。”該部門一位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述通知稱,“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大幹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保交樓專項行動’。”通知提出了詳細的行動總體要求和具體實施方案。

在總體要求中,通知稱,將按照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的要求,圍繞停工問題樓盤項目不能按期交房、停工爛尾的原因,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資源攻堅克難,全力化解停工問題樓盤項目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以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作爲化解研判的最終標準。

同時,堅持法制化、市場化原則,依規依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爲,推動處置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實現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

通知明確,各開發區、區縣(市)、問題樓盤企業、銀行、市直有關部門等責任主體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強化履職盡責、履職擔當,以強有力的舉措推動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

關於具體實施方案,通知要求:

(一)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出險房地產企業要切實承擔自救主體責任,千方百計承擔或配合“保交樓”任務,通過處置未開發土地、在建項目和資產、公司股權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資金回籠進度,降低槓桿率,歸還挪用資金,迴歸主業。

(二)政府全力紓困。要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加強資金監管,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和資金使用安全,凡使用專項借款的房地產企業須將有效資產抵押給轄區平臺公司;各開發區、區縣(市)要會同相關單位,積極爭取商業銀行資金,做好專項借款配套融資、紓困資金配套融資以及購買公寓作爲人才房的配套融資;各開發區、區縣(市)要用好“4+1”模式,並積極動員停工問題樓盤項目或開發企業梳理提供更多優質資產,與紓困基金和併購貸銀行做好對接。

(三)做好破產重整。各開發區、區縣(市)要本着應破盡破的原則,成立破產清算協調專班,引進破產重整投資人,鼓勵開發企業儘快向法院電請破產,確保儘快完成資不抵債的樓盤項目處置;市區兩級法院要加大破產重整案件辦理進度,利用府院聯動機制,積極配合屬地政府,採取短、平、快等辦法快速處置。

(四)嚴肅追究責任。各開發區、區縣(市)要組織審計、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對停工逾期問題樓盤原有預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制定處置方案;對停工逾期問題樓盤原有預售資金被挪用的,能夠追回的應當依法及時追回;房地產企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對資金挪用負有責任的,應當對損失承擔連帶責任;相關主管部門監管不到位的,商業銀行對資金挪用有過錯的,依法依規承擔相應責任;稅務部門要對不配合復工的房地產企業進行偷漏稅覈查。同時,審計、稅務等部門要積極將問題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進行打擊處理;各開發區、區縣(市)要蒐集挪用、抽逃樓盤資金的線索,特別對於逾期未交付樓盤,要全面覈查是否存在資金被抽逃挪用情況,及時將線索提交給辦案機關,協助公安機關追回被挪用的資金。對突出犯罪行爲,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整體風險處置需要和步驟安排,堅決打擊查處。

(五)確保全面復工。對有實力可以自主復工的企業,要督促其儘快全面復工;對資產大於負債、資金出現暫時困難的企業,各開發區、區縣(市)要迅速行動,通過紓困基金、併購貸等形式,由政府平臺公司果斷接手,採取“新老劃斷”的辦法,先復工再清算;對資產小於負債的企業,各開發區、區縣(市)平臺公司可採取代建方式,立即復工,並由審計部門介入對其資產、負債,特別是資金抽逃情況、資金監管情況、未列入監管資金情況等進行全面審計,相關線索要及時移交至公安部門。

(六)領導分包,主官兜底。各開發區、區縣(市)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帶頭,親自分包1-2個重大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對於其他較爲複雜的停工樓盤,明確分包領導後,屬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履行兜底責任。

“各開發區、區縣(市)要緊緊圍繞10月6日前全市所有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這一任務目標,深入細緻排查去年7. 20以來的所有停工、半停工項目,建立合賬,逐一研判思路,制定復工工作方案。”通知稱,將對復工情況進行不間斷檢查,對虛假復工等情況及時責令整改並通報。對10月6日前未完成所有停工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任務的項目分包領導及轄區主要領導,要在全市範圍內通報批評

此前,由於先後曝出多起樓盤停工、業主停貸等事件,鄭州市已針對多個樓盤成立具體的復工小組。

房地產研究機構克爾瑞的一份數據顯示:且前鄭州約有106個問題樓盤,除其中部分因辦證、配套等問題停工外,其餘大部分是由於資金鍊斷裂等原因造成。如何幫助問題樓盤的開發商恢復資金鍊,成爲能否復工的關鍵。

9月2日,第一財經曾對其中一個停工樓盤(位於鄭州市西南郊的啟福城)的爛尾過程及復工情況進行報道(詳見《鄭州“知名爛尾樓”迎來複工,當年無地無證就發售》)。

對於上述通知的落地執行情況,第一財經將密切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