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馬慜 記者 張瓊斯)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9月8日在2022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表示,幾年來,人民銀行紮實開展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各項工作,致力於打造滿足公衆需求的數字形式新型人民幣,建設可靠穩健、快速高效、持續創新、開放包容的金融基礎設施,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和有力抓手。數字人民幣在北京冬奧會舞臺上實現了精彩亮相,全新升級的數字人民幣APP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上架,軟硬件錢包成功落地,智能合約、無障礙適老化產品等取得重大進展,多層次產品體系初步形成,有力支撐了試點地區的場景探索。

範一飛表示,在推進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方面,受理環境和應用場景拓展亟待破局,其中標準的統一和規範是關鍵所在。爲了實現數字時代的“錢同幣、幣同形”,要從信息交互、業務流程、技術規範等維度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的標準化建設。

具體而言,要推動數字身份、報文規範、二維碼制、藍牙和NFC等方面規範和標準的統一,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此外,爲避免用戶信息泄露,消除數據安全隱患,也需要統籌組織各方對相關技術進行升級加固,提升安全防護水平,保障支付的安全便捷。

關於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範一飛表示,數字人民幣作爲央行貨幣支付體系的重大創新和升級,在技術和業務模式上都有很大調整,一個突出方面就是可編程性,通過加載智能合約實現定製化支付。隨着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智能合約的技術運行條件不再是障礙,其廣泛應用更多依賴於可信、開放的生態體系。

“數字人民幣在此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已在消費紅包、政府補貼、零售營銷、預付資金管理等領域成功應用,取得良好效果。”範一飛表示,未來,在具體推進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在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服務營商環境建設和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方面切實發揮作用。智能合約本身需要具備的一致性、可觀測性、自強制性等技術特性,疊加數字人民幣法幣地位和“賬戶、準賬戶和價值特徵”優勢,有利於提升交易透明度,並降低履約成本和違約風險,有利於消費者權益保護、企業降本增效和監管能力優化。

其次,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堅持開放包容、公平競爭,要在央行中心化管理和“雙層運營”架構的原則下統籌推進,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壁壘。要廣泛連接各類外部生態,確保在智能合約系統和外部系統、身份驗證和合規性檢查數據以及運行環境等方面實現互通,更高效地適應各行各業的實際需求。

再次,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注意制度銜接和剩餘風險防範。一方面,合約模板的合法性、一致性和通用性是智能合約發揮強制履約價值的重要基礎,因此,要建立有效機制對其加強管理。另一方面,新技術應用有助於解決現實難題,但是智能合約並不能消除各行業的原生風險,要加強與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和司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探討業務剩餘風險管理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