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實習生 張冰清 北京報道 

刷卡是人們購物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讓人們的現金通過各式各樣的交易“奔跑”起來。但跑着跑着,稍不注意,便有現金“掉隊”的可能。銀行卡盜刷的現象時有發生,辛辛苦苦工作賺錢反而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如果遭遇了銀行卡盜刷,後續不免會遇到這樣的難題:銀行卡被盜刷損失誰承擔?當事人主張賠償該如何自證清白?或許,劉強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復康路支行的銀行卡糾紛一案,能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儲戶、銀行各執一詞

2018年2月9日,劉強在交通銀行復康路支行辦理了一張有限期至2024年的借記卡,用於消費及生意間往來。2021年5月24日17時,劉強發現自己一張銀行卡內存款金額竟莫名減少。由於沒有辦理短信提示功能,他通過交通銀行App查詢了交易信息,發現這張銀行卡自5月24日當天12:14至17:43共連續發生了38筆交易,交易金額均爲619元,共計23484元。

劉強向銀行服務平臺查詢,交通銀行通知這是銀行卡盜刷,建議報警並凍結掛失銀行卡。但考慮到有業務往來,他並沒有掛失處理,而是將銀行卡內的餘額53454.68元全部轉出。

5月24日晚20:30,劉強諮詢了蘋果手機客服平臺,客服對38筆交易進行了標記,但是因爲無法提供商家編號被平臺駁回。當天21時,劉強帶着銀行卡趕往天津市公安南開分局王頂堤派出所報案。派出所隨即向劉強出具了《受案回執》,但之後並沒有回覆或告知處理結果。

和蘋果手機客服、派出所溝通無果後,劉強拿着銀行卡到銀行進行協商。銀行稱這38筆交易均爲境外消費,地點均爲AppleDistibui,收單機構爲CHINAPAY,交易商戶爲蘋果支付,但依然無法提供商戶編碼。在銀行的建議下,劉強將境外消限金額變更爲0.01元。盜刷再也沒有發生過,銀行卡仍可以正常使用。

案發時劉強一直在天津市內,並未使用蘋果系統賬號,也從未泄露過銀行卡密碼,但卡內金額卻被無故刷走了。劉強認爲,這屬於銀行系統或監管不力所導致的,便向法院提出了訴訟請求,要求銀行賠償自己被盜刷的金額(共計人民幣24,720元)以及這筆金額所在期間的利息。

然而,交通銀行復康路支行認爲,劉強的銀行卡盜刷並不是自己的責任。這場盜刷是交易非磁條卡被僞造實施的線下物理盜刷,交易系統屬於銀聯無卡自助消費(輔助識別模式)業務。根據中國銀聯制定的《銀聯卡無卡自助消費業務規則》,髮卡行僅需在案涉交易中驗證通過受理機構(中國銀聯)上送的要素(一般爲手機號或姓名或證件號碼後四位)無誤後付款,即作爲髮卡行並無交易真實性驗證的實質能力和義務。

交通銀行認爲,自己已充分履行安全保障義務,不應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作爲髮卡行,在中國銀聯主導和推廣銀聯無卡自助消費管理現有機制下,無論是開卡時已對劉強充分告知用卡的風險提示,還是案發後在客服電話中積極提示劉強辦理掛失止付止損,以及啓動中國銀聯內部機制及時爲劉強了解覈實案涉交易情況,均充分履行髮卡銀行的安全保障義務,而本案劉強忽視案涉交易所需自主實施具備的條件(劉強先前已綁定蘋果支付並授權其代收卡片資金、授權交通銀行代理支付卡片資金的事實)。

此外,銀行對劉強陳述中的一些行爲提出了質疑。如,劉強攜帶的爲蘋果手機,而並非他自己聲稱的華爲或小米手機;如果劉強聽從客服的建議掛失止付,就不會發生後續的交易,損失不會進一步擴大;爲了止損,銀行需要劉強向交易商戶蘋果支付覈實情況,但並未得到相應回覆;案件發生後,銀行欲劃回涉及的資金,需要劉強承擔該機制每筆3,000元的仲裁費,但劉強並不同意。

那麼,劉強借記卡中資金減少是否爲境外被網絡盜刷?存款損失的責任由誰承擔?

銀行應該擔責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第六條規定指出,網絡盜刷交易是指他人盜取並使用持卡人銀行卡的網絡交易身份識別信息和交易驗證信息進行網絡交易,導致持卡人賬戶發生非因本人意思的資金減少或者透支數額增加的行爲。

法院表示,38筆交易均在境外發生,而劉強本人當天並不在交易發生地,所以認定爲網絡盜刷交易。劉強對銀行卡、密碼、驗證碼、預約取款碼等身份識別信息、交易驗證信息都做到了妥善保管,銀行無證據證明這場盜刷是在劉強本人或者授權進行的,也沒有辦法證明劉強對自己持有的銀行卡存在曝光上的過錯行爲。因此,法院認定銀行借記卡是被異地網絡盜刷交易的事實。

劉強被盜刷的損失,銀行應該承擔嗎?

法院表示,上述情況表明涉案銀行卡不具有唯一的可識別性,亦說明了該行銀行卡交易系統存在安全隱患,所以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存在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違約行爲,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對劉強主張交通銀行賠償存款本息的訴求,予以支持。

《規定》明確,遭遇盜刷後,持卡人可以要求銀行歸還本息並賠償損失;信用卡被盜刷的,持卡人不必償還透支款本息。如果是持卡人沒有妥善保管身份識別信息和交易驗證信息,或者未及時採取掛失等措施,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日常使用中,我們應注意持卡安全,避免因爲自己的疏忽遭受損失。

持卡人如何自證清白?《規定》採取了“誰主張誰舉證”以及“誰佔有證據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因此,爲了證明銀行卡的確被盜刷,自行取證的環節必不可少。持卡人應立即去附近銀行、網點、ATM機或支持刷卡且有監控的商店刷卡一次,證明該時間點銀行卡掌握在自己手裏,該時間證據也被留存在後臺。

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再次聯繫銀行進行申訴,申請對被盜刷的消費予以撤銷,銀行會視情況將案件發送給反欺詐部門。需要強調的是,一旦銀行卡被盜刷,無論金額高低都應報警。這不僅有可能減少我們的損失,還能瞭解被盜刷的原因。將警方出具的立案通知提供給銀行,也會增加申訴的成功率。

怎樣預防銀行卡盜刷?

持卡人疏忽、髮卡銀行管理不善、技術漏洞、不法分子手段的升級等各種因素都讓銀行卡盜刷彷彿無孔不入,防不勝防。“沒有百分百的絕對安全,也沒有百分百的沒有風險。”銀行卡安全不容忽視,而瞭解以下銀行卡盜刷的常見渠道,有助於我們進行風險預防、時刻保持警惕。

第一,克隆卡盜刷。不法分子會在POS機或ATM機上安裝可以讀取磁條信息的讀卡器,同時利用攝像頭獲取交易密碼。這樣就可以複製一張信息完全一致的銀行卡,而這種情況常見於磁條卡,因爲芯片卡相對來說不易複製。此外,如果銀行卡的卡號、有效期、背面的安全碼被他人掌握,就可以直接在境外網站支付,實現無卡盜刷。

第二,爲了消費付款時用手機支付更方便,人們將銀行卡綁定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一旦手機被別人盜走或丟失後被人撿到,就會有盜刷銀行卡的風險。

第三,手機卡被補辦。如果某天發現自己手機好端端地突然沒有信號了,一定要警惕並及時去營業廳尋找原因,因爲這可能意味着你的手機卡被補辦導致原卡失效,而拿到手機號的不法分子可以輕鬆地修改密碼實現盜刷。

第四,釣魚網站或電話詐騙。很多釣魚網站僞裝成正規網站,利用用戶輸入的信用卡信息進行盜刷。很多電話詐騙也使用相似的套路,扮作銀行或機構的工作人員給持卡人打電話,伺機索取相關信息以實施犯罪。

第五,釣魚WIFi。很多人攜帶手機出門,無時無刻都有上網的需求,碰上區域內有免費WIFI便會喜不自勝。有的不法分子利用了這一點,設置免費WIFI讓用戶主動連接,然後技術植入手機木馬以盜取用戶信息。在陌生環境中上網時出於安全起見,應使用自己的手機流量,避免連接來歷不明的WIFi。

第六,黑中介。有人爲了迅速辦理信用卡提額等業務,情急之下會盲目找中介進行操作,殊不知自己的卡片信息和身份資料可能會被黑中介倒賣,或者留在手中,尋找可乘之機進行盜刷。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妥善保管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身份信息。避免在不知名的網站、櫃面上刷卡,將自己的銀行卡置於被不良商販複製卡的風險之中;爲防止信用卡背後三位被人偷窺,必要時我們可以選擇塗抹數字或者用雙面膠蓋住。

在消費時我們應親自去櫃檯刷卡,以防他人記下自己的卡號,而非直接把卡交給服務員要求代刷。銀行的對賬單和商場的消費小票中都含有持卡人的地址、電話和卡面消費明細等信息,安全起見,應妥善保管而非看過之後隨手一扔。

(案件中人名均爲化名)

(作者:邊萬莉 )

原標題:銀行卡被盜刷,可以向銀行索賠嗎?丨投教1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