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交智商稅的DT君

來源:DT財經(ID:DTcaijing)

2022年,智商稅依然是個不過時的話題。

儘管在反消費主義的聲浪下,年輕人比以往更加精打細算,盡力讓每一筆錢花在心坎上,但在商家不斷製造的消費需求下,年輕人緊躲慢躲,還是難免一時心血來潮,買到沒用的東西。

2021年,DT財經曾研究過小紅書的智商稅相關內容。新的一年,智商稅的重災區是否有所轉移?哪類人羣最容易被智商稅找上門來?人們如何判斷自己繳了智商稅?以下是我們的發現。

與2021年相比,智商稅高發領域有什麼變化?

關於智商稅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3年,當時知乎上有“彩票是一種低智商稅”的說法。發展到今天,可以稱爲智商稅的產品已經翻了好幾層花樣。

和去年進行對比,2022年最熱門的智商稅產品,出現了很明顯的洗牌。

最直觀的感受,一是美妝護膚類智商稅更加偏向功能性,已經細化到頸霜、黑頭貼等;二是智商稅的活躍範圍越來越廣,衣服、零食都開始收智商稅了;三是智商稅購買人羣出現了男性痕跡,手機、耳機等數碼產品上榜。

2022年,美妝護膚依然是智商稅重災區。在智商稅TOP15中,美妝護膚類產品佔據八席。除了去年上榜的精華、面膜、面霜,還出現了粉底液、防曬霜、頸霜、黑頭貼、視黃醇等新產品。

新上榜的護膚美妝智商稅,無一例外針對局部變美。粉底液打造無暇肌膚、防曬霜抗老防紫外線、頸霜淡化頸部細紋、黑頭貼去黑頭、視黃醇抗皺,分條線迎合了當代女性的變美需求。

除了美妝護膚品,今年有更多普通商品加入智商稅範疇,比如衣服、家居用品、零食等。

DT財經在小紅書搜了搜零食類智商稅,有的說是嬰幼兒零食,配方和成人零食相同;有的號稱低脂零食,熱量比正餐都高;還有的以懷舊爲賣點,價格卻再也不是童年的價格。

家居用品成爲智商稅高發區也有跡可循。疫情發生以來,人們對居家生活越來越重視,對各類家居用品比較上心,也更容易在這方面翻車。例如在半夜發出幽幽藍光的果蔬清洗機,水果洗沒洗乾淨不知道,先把家裏人嚇了一跳。

還有一個新趨勢是智商稅的男性化痕跡。過去的智商稅更多是針對女性打造,今年新晉的智商稅產品中,出現了手機、耳機等數碼產品。

手機、耳機等電子產品的不斷翻新,給智商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一位朋友告訴DT財經,自己被產品概念和外形吸引,花上千元購買了一副骨傳導耳機,結果在嘈雜環境下根本聽不清聲音,使用感受比較雞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智商稅大賞中,一個和寵物相關的產品都沒有。去年大熱的卵磷脂、驅蟲、貓砂、化毛膏等,都掉出了榜單。看來2022年,大家對於呵護自己的迫切,超過對寵物的關愛。

儘管寵物類產品沒有登上TOP15榜單,但從大家提到的品牌來看,最熱門的智商稅品牌分別屬於護膚、寵物、家用電器、個人護理和保健品。在花錢這件事上,智商稅依然盯緊女性消費者和鏟屎官們。

誰離智商稅距離最近?

誰也不想給自己的智商交稅,但面對天花亂墜的消費主義話術攻擊,人們難免一時頭腦發熱就激情下單。

DT財經統計了智商稅筆記中被提到最多的對象,孩子、女孩、寵物是最容易被收繳智商稅的三大羣體。

給自己花錢摳摳搜搜,在孩子身上花錢如流水,是許多家長的體會。這不僅體現在喫穿用度上,孩子的生長發育、智力發展、體態容貌,無一不牽動着爸媽的錢包。

有些產品不清楚是不是智商稅,只要可能有用,家長們也會甘之如飴地花錢。

因此,給孩子喫DHA(俗稱腦黃金)促進發育、戴角膜塑形鏡控制近視度數、泡藥浴強健體魄等操作司空見慣,有沒有效果不知道,但坐實了四腳吞金獸的名號。

都說寵物是第二個母嬰,給孩子操的心,在小貓小狗身上絲毫不會少。

對此,已經有鏟屎官開始覺醒,用雞蛋黃替代卵磷脂,用米桶替代儲糧桶,用防滑墊取代貓砂墊等。還有網友表示,現在給狗兒子買東西前都會想想,如果是給人用的該怎麼買,防止自己被收割智商稅。

如果把寵物細分下去,會發現給貓咪交的智商稅比狗更多。這可能是小紅書女性用戶更多的緣故,艾瑞諮詢針對寵物主的調研數據顯示,女性養貓羣體比例(69%)超過男性(61%),而男性養狗羣體佔比(71%)高於女性(64%)。

可人(化名)曾經給貓咪買過一個電動飲水機,據說可以像噴泉一樣源源不斷地出水,還有過濾+保溫的功能設計。結果使用起來相當麻煩,一是注水和清洗不方便,二是底座很輕,很容易被貓咪弄翻,搞得到處都是水,再來插電也很危險。

“買它完全是出於一些愛,希望我們豆豆(小貓)可以一直喝到乾淨、有溫度的水,結果現在就閒置在陽臺上了。”可人表示。

在智商稅中招人羣中,還出現了學生、老爸、男朋友的身影。對此有人提出控訴,家有頑固老父親不聽勸告,總是買一些沒用的東西。也有人抱怨男朋友買的東西是智商稅,比如喫完嘴裏還有味的口香爆珠、造型奇特的幹發帽等。

大家如何判斷智商稅?

找到了智商稅的高發區,瞭解了離智商稅最近的羣體,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消費者如何判斷一件商品是智商稅。

在小紅書智商稅筆記提到的關鍵詞中,效果排名第一,接下來是成分和價格。

是不是智商稅,只要看看效果就知道,這一點在美容產品上得到了充分表現。美容產品往往主打一套功能,如祛痘、提拉、美白等,一旦錢花出去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就容易懷疑自己交了智商稅。

有人買了上千元的臉部按摩儀,還沒有刮痧板好用。有人被美容儀提拉緊緻的廣告宣傳切中,皮膚卻越用越敏感。面對不太明顯的效果,總有人犯嘀咕,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判斷一件商品是不是智商稅,如果效果看不出來,那就從成分上拆解。

NMN抗衰老,玻色因抗氧化、煙酰胺美白、蝦青素抗自由基等功效明細,被成本黨奉爲圭臬。空口說白話的廣告不再可信,要想說服消費者,得拿成分來驗證。

就算成分可信,人體能吸收到什麼程度也很重要。所以,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膠原蛋白,喝了給皮膚補水的玻尿酸飲料,統統被列入智商稅的名單。

在辨別智商稅的筆記中,價格也是經常被提到的要素。花錢買沒用的東西不奇怪,只要價格夠輕,人們可以忽略那些爲智商繳的稅。只有錢實打實花出去的,才更容易懷疑自己是個大冤種。

在《智商稅:如何避免信息焦慮時代的智商陷阱》這本書中,作者提到,在今天這個消費主義與信息大爆炸相互交融的時代,沒有成熟的心智防禦機制,我們就相當於一部暴露在外的提款機,沒有密碼,沒有保護門,任人予取予求。

消費主義的陷阱無處不在,洞悉人們的焦慮,製造出無窮盡的消費需求。

傳統的智商稅產品,還在利用蝦青素、玻色因這些聽不懂的名詞,給人以專業的錯覺,讓人心甘情願奉上錢包。新的智商稅產品,已經開始給普通商品裝裱新功能,喫零食減脂、穿衣服塑形、牀墊觸之即涼……

每個人都以爲自己能夠抵抗住消費文化的侵襲,而事實卻是,一轉身就沉浸在商品所描繪的美好圖景中。

只有買回來那天翻過的《答案之書》,並不能解答人生的困惑。擁有了顏值強大的多功能鍋,也不代表掌握了有格調的品質生活。

智商稅無處不在,再聰明的人也難免被砸中。如果對某樣東西產生了心動的感覺,不妨多看看其他人的評價,看着別人家裏用來晾衣服的跑步機,堆灰的貓玩具,想象自己買回來會是什麼結果。

如果還是止不住心癢,那麼請清楚瞭解它日後可能會被你掛上閒魚,然後有儀式感地按下付款按鈕,權當爲當下的快樂買單。

不過,快樂雖好,記得還是買個運費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