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經濟參考報

數字人民幣試點啓動以來,已經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領域形成了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的應用模式。對於數字人民幣未來的發展,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近日透露,要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

“對於我國這樣地域廣闊、人口衆多、地區發展差異較大的經濟體,要讓數字人民幣充分普惠、可得,最優選擇就是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範一飛說,目前,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踐證明,“雙層運營”架構是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的最優方案。一方面,人民銀行通過實施中心化管理保證對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另一方面,人民銀行爲商業機構提供開放、中立、可信與穩定的基礎設施。在此過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也不能忽略“公共品”這個基本屬性。

範一飛表示,數字人民幣和傳統支付方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不能完全照搬實物現金和電子支付那一套,要“該打破的打破,該約束的約束”。

“貨幣體系作爲市場經濟的基石,標準的統一尤爲關鍵。”範一飛強調,在移動支付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更加需要打破支付工具之間的壁壘,提升資金管理效率和消費者支付體驗。數字人民幣作爲央行向人民羣衆提供的公共產品,要體現人民性,讓使用更方便快捷。在推進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方面,受理環境和應用場景拓展亟待破局,其中標準的統一和規範是關鍵所在。

範一飛表示,爲了實現數字時代的“錢同幣、幣同形”,要從信息交互、業務流程、技術規範等維度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具體來講,要推動數字身份、報文規範、二維碼制、藍牙和NFC等方面規範和標準的統一,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此外,爲避免用戶信息泄露,消除數據安全隱患,也需要統籌組織各方對相關技術進行升級加固,提升安全防護水平,保障支付的安全便捷。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