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忙着斬倉,也有人趁機“撿漏”。面對近期持續下跌的醫藥股,機構資金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

近日以來,醫藥股在外圍利空衝擊下大幅下跌,其中“藥茅”藥明康德(603259.SH),僅中秋節後兩個交易日就累計下跌11%以上。

板塊大跌之下,機構資金也出現分歧,一些持倉較爲集中的機構,階段性拋售,而另一些機構,則趁着醫藥位居底部“越跌越買”。

9月15日,醫藥板塊中CRO概念股(醫藥外包)出現反彈跡象,截至當天收盤,康龍化成(300759.SZ)報收57.81元/股,盤中一度拉昇6%以上;九洲藥業(603456.SH)、藥石科技(300725.SZ)、泰格醫藥(300347.SZ)、凱萊英(002821.SZ)、藥明康德同樣錄得一定漲幅,盤中均一度漲超4%。

大筆買入後又大量拋售

一位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目前醫藥市場存在利空因素,導致醫藥板塊在9月13日、9月14日盤中出現大幅下跌,但拉長週期看,從去年8月初CRO板塊就一直延續調整態勢,整個過程實際延續了一年時間,這些調整並非短期消息所能影響。

分析師認爲,一些持倉過於集中的機構,因醫藥板塊持續下行從而引發了階段性拋售。

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9月13日,藥明康德、凱萊英、九洲藥業(603456.SH)被機構賣出3.83億股、1.35億股、1.14億股,復星醫藥(600196.SH)9月5日遭機構賣出1.06億股,長春高新(000661.SZ)、通策醫療(600763.SH)則在8月18日、15日被機構賣出4.05億股、1.99億股。

上述遭機構大筆拋售的股票,均在二季度被公募加倉。

通聯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倉藥明康德股數達6.36億股,持倉公募基金數量爲1624家;而截至二季度末,雖然持倉公募數量降至859家,但持股數量上升到6.73億股。

相對於藥明康德,公募在長春高新、通策醫療等股票加倉更多。數據顯示,公募基金二季度加倉長春高新5527萬股,截至二季度末共有825家公募基金持倉該股,而一季度末這個數字僅爲118家。同期,通策醫療也被公募加倉3849萬股,440家公募機構新增持倉。

此外,二季度共有500家公募機構新增持倉凱萊英,382家公募機構新增持倉九洲藥業,283家公募機構新增持倉復星醫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甚至連新能源基金經理也在加倉醫藥板塊。

比如交銀阿爾法基金經理何帥,將其醫藥倉位從10.39%提升到了32.98%,提升了22.59%。而他管理的另兩隻基金,交銀持續成長、交銀優勢行業的醫藥持倉也提升了約20%,成爲第一大重倉行業。

何帥在半年報中稱,這些投資使得他們有機會以相對合理的價格持有一批在較大行業空間中的優秀公司。

同樣在二季度大幅加倉藥明康德的交銀施羅德消費新驅動股票基金經理韓威俊則稱,將選擇繼續持有二季度受疫情影響不大,並且在三季度將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復甦,以及2022年和2023年盈利預測可能不會出現下調的公司,並適度減持了在二季度受疫情影響,並且三季度很難恢復到之前增長速度,以及2023年盈利預測不確定的公司。

也有機構逆勢抄底

下跌中有人減倉,也有人逆勢抄底。龍虎榜數據顯示,8月5日機構資金分別買入長春高新3.33億元、9月13日則買入藥明康德2.27億元,8月15日買入通策醫療1.16億元。

估值低,股價便宜,是抄底者們的基本邏輯。

通聯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中信醫藥指數整體估值(TTM)爲31.32倍,相對滬深300溢價率爲166.5%,位居歷史十年分位數的9.4%,處在近十年比較低的歷史水平。

中信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朱奕彰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單純從數據層面分析,醫藥板塊目前估值已經不能算“合理”,而是非常“低估”了,中證醫療的指數估值,已經比2018年集採剛剛提出來時還要再低10~20%。

“如果從指數回撤角度來看,這輪迴撤可以說非常誇張,中證醫療指數從去年7月份接近2萬點,跌到目前的不到1萬點,指數回撤了50%,個股回調幅度就更大了。50%的回撤幅度已經超過了2015年,也超過了2018年集採第一次提出,僅次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68%的回撤。”朱奕彰說道。

朱奕彰認爲,目前醫藥板塊中有部分子板塊有“被低估的嫌疑”。

比如中藥板塊,現在是整個醫藥子賽道里倒數第二便宜的子版塊(最便宜的是醫藥流通,整體PE大概只有10倍左右),該板塊面臨的集採風險並沒有那麼大,而且以內需爲主,所以也不用擔心一些外部因素擾動。

板塊大跌之時,一些賣方機構依舊看多。

紅塔證券稱,醫藥板塊今年整體估值持續處於歷史底部,在行業短期沒有增量的情況下,需要在市場中去尋找確定性高的結構性機會,建議關注連鎖零售藥店的滲透率提升。

華泰證券認爲,在全球製造業分工背景下,中國具有不可複製的優勢。完整的工業供應鏈體系及發達的物流及基礎設施等優勢推動國內CXO公司在生物製造領域逐步擴大影響力。先轉移至美國的生物製造業應是高毛利且創新屬性強的超高端製造業,而非效率輸出型的CXO(醫藥外包)。

中信證券也稱,中國原料藥和CXO企業作爲全球市場化競爭參與者,已深度嵌入全新醫藥研發創新供應鏈。憑藉完善的產業供應鏈和工程師效率優勢,中國企業承接全球原料產能需求,大型跨國藥企、中小生物科技公司相關外包需求逐漸轉移國內,十幾年來市場份額逐漸提升。此外,中國龍頭CXO企業已前瞻性部署了多個海外基地,以保障全球化供應體系的安全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