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望 報道

首航高科(002665.SZ)實控人的持股比例進一步降低。

首航高科實控人黃文佳所持的將近1200萬股在9月1日已經拍賣成功,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至今差不多半個月了,公司還沒有披露。”一位投資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發現,阿里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出具的競價結果確認書顯示,一個姓名叫做張宇的自然人,於2022年9月1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阿里拍賣平臺開展的“被執行人黃文佳持有的首航高科1199.27萬股”項目公開競價中,以最高應價勝出。

受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委託辦理諮詢等社會輔助事務的北京嘉輝盛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亦稱,上述司法拍賣已經成交,並且競買人已經與其聯繫。

進一步查詢可知,從9月1日拍賣成功迄今已經兩個星期時間,首航高科在此期間確實沒有進行片言隻語的公告披露。

“黃文佳所持股票被拍賣,我們還沒接到相關信息,現在還在關注,我們這邊也得去核實。”首航高科相關人員如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實控人持股比例僅剩2.21%

其實,首航高科此前對黃文佳所持股票將被司法拍賣已進行了提示性公告。

根據8月30日披露,首航高科經股東黃文佳通知,於今日(8月30日)通過淘寶網絡司法拍賣平臺查詢,獲悉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將於2022年8月31日10時至9月1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淘寶網絡司法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黃文佳所持公司1199.27萬股股份。

該公告稱,公司將持續關注本次拍賣事項的進展情況,並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但上述拍賣已於9月1日成交,首航高科迄今沒有披露,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之前,首航高科另一個聯席實控人黃卿樂所持股票被司法拍賣,成交後僅兩天時間首航高科就進行了公告。

按照7月28日公告,首航高科股東黃卿樂持有的91.6萬股於7月25日16時至26日16時(延時的除外)在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絡司法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浙商證券以最高應價勝出。

事實上,首航高科實控人此前所持股份被司法拍賣後,信息披露時間皆在3天之內。

如黃文佳所持2469.7萬股於5月21日拍賣成交後,5月24日就披露;黃文佳所持1750萬股4月15日司法拍賣成交,4月16日公告;京津榮創所持2570萬股2月26日拍賣成交,3月1日公告;黃文佳所持385萬股2月22日拍賣成交,2月23日披露。

而黃文佳所持首航高科1199.27萬股在9月1日被拍賣後,其餘下所持股份僅爲1704.95萬股,佔首航高科總股本的0.67%。

8月30日公告還表明,截至當日,京津榮創及其一致行動人黃文佳、黃卿樂共計持有首航高科6816.0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68%。

扣除9月1日被拍賣的1199.27萬股,作爲首航高科控股股東的京津榮創及實控人黃文佳、黃卿樂,合計所持僅爲5616.7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21%,並且大部分處於質押和凍結狀態。

而2020年底,京津榮創及其一致行動人黃文佳、黃卿樂合計持有佔首航高科17.23%的股份。

從持股比例來看,目前京津榮創及其一致行動人黃文佳、黃卿樂的合計持股,已經從第一大股東降至第三大股東位置。據半年報,甘肅省併購(紓困)基金和杭州東方邦信赤孝股權投資基金所持首航高科股份比例分別爲9.9%與3.66%,皆高於實控人的持股比例。

目前的持股比例不影響實控人的控制權,這是基於公司章程規定、實控人在公司董事會所佔比例等的判斷。”前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沒有控制公司的動作。”

公開資料顯示,首航高科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京津榮創提名推薦併入選董事爲5人,董事長及總經理皆爲實控人一致行動人。

氫能項目延宕3年多無果

目前由第三大股東實際掌控的首航高科,業績處於連續虧損狀態。

2020至2022年上半年,首航高科分別虧損8.62億元、2.22億元和5700.64萬元。

“即使連續3年虧損,公司也不會達到退市標準。”前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而首航高科正在冀望通過大項目“翻身”。

根據8月公告,首航高科與酒泉市肅州區政府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最終落實備案項目爲“200MW光熱+800MW風電+520MW光伏”的光熱(儲)新能源多能互補一體化大基地項目,預計投資金額約100億至110億左右。

“這個項目正在推進中,已經成立了項目公司,現在正在辦理土地、環評、水電等相關手續,爭取在2023年3月底前完成項目前期手續辦理。”上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上述項目的總投資相當於首航高科的市值。截至9月15日收盤,首航高科市值爲108.97億元。

但連年虧損的首航高科,如何能夠完成如此巨大的投入?

“我們解決資金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商業銀行貸款、引進戰投等。”上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表示。

首航高科公告亦稱,根據協議約定,投資項目獲批後,根據項目投資需求將引入央企、國企作爲戰略投資方。

“引進戰投目前沒有消息,可能還沒到那一步,因爲相關手續還沒辦好。”上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表示。

此前,首航高科還通過聯合體中標三峽能源青海格爾木100MW光熱項目EPC總承包,中標金額爲16.48億元。

首航高科7月29日披露的中標通知書稱,“接到本通知後7日內與三峽新能源格爾木發電有限公司聯繫合同簽訂事宜”,但至今已經過了一個半月時間,尚無明確結果。

“聯合體跟業主方還在進行商務合同談判中,正式的商務合同目前尚未簽訂。”上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透露。

而首航高科之前已經存在重大項目延宕無果的情況。

根據2019年5月公告,首航高科與大同市政府簽訂《氫能產業項目框架合作協議》,計劃5年內在大同投資建設10-20 座加氫站,2020年6月前率先建設2-3 座加氫站,2021年之內完成10-20座世界一流加氫站建設。

此外,首航高科還將在2020 年投產1座世界一流制氫工廠,在2024年前完成不少於3座制氫工廠,建設3-5 座分佈式氫能源電站,實現清潔熱電聯供。

首航高科隨後又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億元在山西省大同市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並聲稱此次對外投資,是基於公司與大同市政府簽署《氫能產業項目框架合作協議》中合作條款的落地。

然而,直至2022年上半年,首航高科的定期報告中尚無與氫能有關的收入。

“公司當時確實有做氫氣的產業佈局,後來與大同市政府的合作低於預期。”上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解釋稱,“當時打算在大同收購一家公司進行一體化發展佈局,但沒有收購完成。”

上述首航高科相關人員還表示,大同的項目現在還沒有說終止,只是沒有結果。

(作者:張望 編輯:巫燕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