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高慧超 佛山报道 

在精密制造医疗器械领域,牙科种植体技术是“高精尖”的存在。一颗长度约1厘米左右的“小螺钉”身上,有可能集结了近400项专利,报价动辄上万元。 

这项近年新兴的技术又被称作“人工牙根”,将坏牙拔掉后通过手术将牙科种植体植入牙槽骨拧紧,再在种植体上套上牙冠,一颗“新牙”就此诞生。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全球种植牙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而中国是其中增长最快、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但这项技术几乎被国外垄断。国内牙科种植体技术需克服研发耗时长耗资大、技术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不过,随着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安齿”)等研发牙种植体企业的出现,国产种植牙也开始崭露头角。作为目前广东唯一一家口腔三类植入式医疗器械企业和全球首创个性化3D打印种植体技术的企业,中科安齿在国内首次开发出通用型牙种植体,填补了国内空白。

今年,国家层面首次释放种植牙纳入集采的信号,解决“种牙贵”等痛点。未来,随着种植牙集采政策在全国落地,国产种植牙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中国种植牙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催生百亿级企业。

国产种植牙产业崛起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2011-2020年间国内种植牙数量复合增速高达46%,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提高,种植牙潜在市场需求超2000万颗,终端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但事实上,坐拥千亿级蓝海市场,中国种植牙却长期没有自主品牌。

尽管在十年前就有专家呼吁尽快研发国产种植牙,但彼时攻坚牙种植体技术难度大、人才缺乏,牙种植体从研发、生产到临床试验、上市销售,需要5-8年的漫长周期,耗时长耗资大,有志者寥寥。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精密制造博士的陈贤帅获悉,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需精密制造,但这一领域几乎被国外垄断。陈贤帅决定将研发方向从工业制造改为牙科种植体研究,立志突破该领域技术。

2012年,陈贤帅博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工作,继续研发牙种植体项目。为推进牙种植体产业化,已担任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最年轻主任的陈贤帅于2015年下海创办了中科安齿,10多位中科院的中高级工程师一同加入攻坚种植牙技术。

创业早期,中科安齿基本都在忙于种植牙技术的研发。“最大技术瓶颈是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因为种植体需放进骨头,如何让骨头长得又快又牢是核心问题,因此必须突破‘亲水性表面处理’的卡脖子技术。”陈贤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过去这项技术在全球只有瑞士士卓曼和以色列一家实验室两家机构掌握,属核心技术机密。

为解决上述难题,从造机器设备、调试溶液到开发工艺,陈贤帅和团队成员全部投身实验研发。

2016年5月,研发迎来转机。陈贤帅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掌握“亲水性表面处理技术”的全球第三家机构。中科安齿也在国内首次开发出通用型牙种植体,填补了国内空白,价格仅为国外品牌的60%。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中科安齿在研发牙种植体过程中申报及获批专利近400项,专利总数占了全国40%。这得益于其创业团队背后的研发团队,中科安齿引进及培养了国家工程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和省级领军人才各2名,多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能能手”和“南海大城工匠”。

陈贤帅认为,人才是公司最大的财富,敢于分利才能赢得人心。中科安齿不仅支持骨干员工读EMBA甚至脱产读博士,大力推举员工参评各类社会荣誉,还持续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公司已有9人持股,计划在明年申报科创板上市前,持股员工达40-50人。

资本热捧集采前景可观

中科安齿的成长是国产种植牙产业崛起的缩影。

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出台,将牙种植体被列入医疗器械创新的重点方向,包括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先临三维等牙种植体产业链企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一条从材料研发、设备制造、产品设计到医疗服务的种植牙产业链。

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口腔服务市场,国产牙种植体企业也呈现出追赶的势头。中科安齿成立至今已进行了6轮股权融资,相继引入中科招商、中海资本、帝煌资本等投资机构,融资总额接近6亿元。

陈贤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研发到拿下三类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5-7年起码要烧掉约1亿元。“不少优秀项目因为没有被投资者看见,很难实现产业化,最终只能将专利卖给别人。”

为拿到融资,陈贤帅和团队在创业最初两年经常奔波在全国各地,频繁参加科创大赛,先后斩获“创业中国”大赛一等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团队等奖项,引起了多家投资机构关注。

2014年,陈贤帅团队获得了中科招商集团数千万元的A轮风险投资。2015年,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共给予中科安齿20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前期融资为中科安齿成长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迄今中科安齿已获得3个三类、3个二类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3个欧盟CE证书。

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国内厂商经过多年努力,种植牙耗材临床效果部分可与进口产品比肩,但当前国产品牌仍处于整体市占率不到10%的境地,“由于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渠道力、品牌力都十分强大,很多患者种牙仍选择国外品牌。”

今年,国家层面首次释放种植牙要纳入集采的信号。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大家关注的骨科耗材、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4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组织百家医疗机构开展集体签约,种植一颗牙全过程国产限价3000元、进口限价3500元。进口限价已低于部分高端进口种植体的出厂价格。

“种植牙集采对价格的限定,有助于大幅提升物廉价美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广东宜利凯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执行董事俞培泓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自己一直看好、关注国产种植牙产业。

针对种植牙集采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的质疑,俞培泓认为,国产种植牙企业利润率下降是必然的,但利润空间下降将是暂时的。“我国种植牙渗透率低,种植牙价格下降将会大大激发消费者种植牙的需求,中标企业以价换量,产销规模将大幅提升,有望涌现百亿级企业。此外,中标企业发挥规模效应也能降低一定的生产成本。”

据统计,韩国是目前全球种植牙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达每万人632颗;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可达每万人100颗以上。目前我国种植牙渗透率较低,仅为每万人28颗,是韩国的1/22,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在陈贤帅看来,国产种植牙已进入机遇期。“宁波集采我们已中标,2022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超100%,未来企业将全力以赴参与集采。”

目前,中科安齿正打造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口腔颅颌面修复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预计今年底交付使用。基地建成后公司产能将增长数倍,达到年产25万套的目标,为集采中标提供产能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