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高慧超 佛山報道 

在精密製造醫療器械領域,牙科種植體技術是“高精尖”的存在。一顆長度約1釐米左右的“小螺釘”身上,有可能集結了近400項專利,報價動輒上萬元。 

這項近年新興的技術又被稱作“人工牙根”,將壞牙拔掉後通過手術將牙科種植體植入牙槽骨擰緊,再在種植體上套上牙冠,一顆“新牙”就此誕生。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全球種植牙市場規模超千億元,而中國是其中增長最快、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但這項技術幾乎被國外壟斷。國內牙科種植體技術需克服研發耗時長耗資大、技術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問題。

不過,隨着廣東中科安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安齒”)等研發牙種植體企業的出現,國產種植牙也開始嶄露頭角。作爲目前廣東唯一一家口腔三類植入式醫療器械企業和全球首創個性化3D打印種植體技術的企業,中科安齒在國內首次開發出通用型牙種植體,填補了國內空白。

今年,國家層面首次釋放種植牙納入集採的信號,解決“種牙貴”等痛點。未來,隨着種植牙集採政策在全國落地,國產種植牙市場佔有率有望提升,中國種植牙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催生百億級企業。

國產種植牙產業崛起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2011-2020年間國內種植牙數量複合增速高達46%,隨着國內生活水平提高,種植牙潛在市場需求超2000萬顆,終端市場規模超千億元。

但事實上,坐擁千億級藍海市場,中國種植牙卻長期沒有自主品牌。

儘管在十年前就有專家呼籲儘快研發國產種植牙,但彼時攻堅牙種植體技術難度大、人才缺乏,牙種植體從研發、生產到臨牀試驗、上市銷售,需要5-8年的漫長週期,耗時長耗資大,有志者寥寥。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精密製造博士的陳賢帥獲悉,植入人體的醫療器械需精密製造,但這一領域幾乎被國外壟斷。陳賢帥決定將研發方向從工業製造改爲牙科種植體研究,立志突破該領域技術。

2012年,陳賢帥博士畢業後進入中科院工作,繼續研發牙種植體項目。爲推進牙種植體產業化,已擔任廣州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所最年輕主任的陳賢帥於2015年下海創辦了中科安齒,10多位中科院的中高級工程師一同加入攻堅種植牙技術。

創業早期,中科安齒基本都在忙於種植牙技術的研發。“最大技術瓶頸是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因爲種植體需放進骨頭,如何讓骨頭長得又快又牢是核心問題,因此必須突破‘親水性表面處理’的卡脖子技術。”陳賢帥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過去這項技術在全球只有瑞士士卓曼和以色列一家實驗室兩家機構掌握,屬核心技術機密。

爲解決上述難題,從造機器設備、調試溶液到開發工藝,陳賢帥和團隊成員全部投身實驗研發。

2016年5月,研發迎來轉機。陳賢帥團隊突破“卡脖子”技術,成爲掌握“親水性表面處理技術”的全球第三家機構。中科安齒也在國內首次開發出通用型牙種植體,填補了國內空白,價格僅爲國外品牌的60%。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中科安齒在研發牙種植體過程中申報及獲批專利近400項,專利總數佔了全國40%。這得益於其創業團隊背後的研發團隊,中科安齒引進及培養了國家工程院院士、國家高層次人才和省級領軍人才各2名,多名“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能能手”和“南海大城工匠”。

陳賢帥認爲,人才是公司最大的財富,敢於分利才能贏得人心。中科安齒不僅支持骨幹員工讀EMBA甚至脫產讀博士,大力推舉員工參評各類社會榮譽,還持續開展員工持股計劃,目前公司已有9人持股,計劃在明年申報科創板上市前,持股員工達40-50人。

資本熱捧集採前景可觀

中科安齒的成長是國產種植牙產業崛起的縮影。

隨着一系列國家政策出臺,將牙種植體被列入醫療器械創新的重點方向,包括通策醫療正海生物、先臨三維等牙種植體產業鏈企業加速發展,形成了一條從材料研發、設備製造、產品設計到醫療服務的種植牙產業鏈。

近年來,大量資本湧入口腔服務市場,國產牙種植體企業也呈現出追趕的勢頭。中科安齒成立至今已進行了6輪股權融資,相繼引入中科招商、中海資本、帝煌資本等投資機構,融資總額接近6億元。

陳賢帥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研發到拿下三類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需要耗費大量時間,5-7年起碼要燒掉約1億元。“不少優秀項目因爲沒有被投資者看見,很難實現產業化,最終只能將專利賣給別人。”

爲拿到融資,陳賢帥和團隊在創業最初兩年經常奔波在全國各地,頻繁參加科創大賽,先後斬獲“創業中國”大賽一等獎、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團隊等獎項,引起了多家投資機構關注。

2014年,陳賢帥團隊獲得了中科招商集團數千萬元的A輪風險投資。2015年,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共給予中科安齒200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前期融資爲中科安齒成長髮展提供重要支撐,迄今中科安齒已獲得3個三類、3個二類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以及3個歐盟CE證書。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儘管國內廠商經過多年努力,種植牙耗材臨牀效果部分可與進口產品比肩,但當前國產品牌仍處於整體市佔率不到10%的境地,“由於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渠道力、品牌力都十分強大,很多患者種牙仍選擇國外品牌。”

今年,國家層面首次釋放種植牙要納入集採的信號。1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採覆蓋面,對大家關注的骨科耗材、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採。

4月29日,浙江省寧波市在全國率先推出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政策,組織百家醫療機構開展集體簽約,種植一顆牙全過程國產限價3000元、進口限價3500元。進口限價已低於部分高端進口種植體的出廠價格。

“種植牙集採對價格的限定,有助於大幅提升物廉價美國產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廣東宜利凱旋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執行董事俞培泓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自己一直看好、關注國產種植牙產業。

針對種植牙集採會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壓縮的質疑,俞培泓認爲,國產種植牙企業利潤率下降是必然的,但利潤空間下降將是暫時的。“我國種植牙滲透率低,種植牙價格下降將會大大激發消費者種植牙的需求,中標企業以價換量,產銷規模將大幅提升,有望湧現百億級企業。此外,中標企業發揮規模效應也能降低一定的生產成本。”

據統計,韓國是目前全球種植牙滲透率最高的國家,達每萬人632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可達每萬人100顆以上。目前我國種植牙滲透率較低,僅爲每萬人28顆,是韓國的1/22,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在陳賢帥看來,國產種植牙已進入機遇期。“寧波集採我們已中標,2022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2億元,近兩年複合增長率超100%,未來企業將全力以赴參與集採。”

目前,中科安齒正打造總建築面積超過1.5萬㎡,集研發、生產、應用於一體的口腔顱頜面修復醫療器械產業基地,預計今年底交付使用。基地建成後公司產能將增長數倍,達到年產25萬套的目標,爲集採中標提供產能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