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區域協調發展專題發佈會,介紹橫琴、前海改革開放相關情況,以及最近十年區域協調發展的歷史成就。

區域相對差距持續縮小

中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十年翻一番

過去十年,我國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發改委地區司司長肖渭明指出:“東部與中西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東西差距持續縮小,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逐步增強。”

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25萬億元、24萬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加13.5萬億元、13.3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同時,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高於東部地區。

除了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外,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黃微波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還表示,過去十年,中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特色優勢產業、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均有顯著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西部地區鐵路里程突破9萬公里,2012年以來新增鐵路里程佔全國比重接近70%;公路里程超過350萬公里,2012年以來新增公路里程佔全國比重接近80%。

“中部地區大通道大樞紐、西部地區‘五橫四縱四出境’綜合運輸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區域基礎設施通達度、暢通性和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黃微波說。

中西部在過去十年持續推進各項重點生態工程,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得到進一步鞏固;同時,傳統產業加快升級轉型,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新經濟得到蓬勃發展。

此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2021年,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超過2.7萬元、2.9萬元,較十年前翻了一番;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超過57%、59%,與全國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提升。

不過,黃微波也指出,中西部地區發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因此,要繼續推動中西部地區發揮比較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支撐帶動,加快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緊扣關鍵環節,以更大力度持續推進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重點區域協同融合發展;加大支持力度,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弱項。

橫琴、前海方案一週年大灣區建設站上新起點

肖渭明指出,過去十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地區作爲動力源地區的引擎作用在不斷增強。2021年,這三個地區的生產總值分別達9.6萬億元、27.6萬億元、10.1萬億元,總量超過了全國的40%,發揮了全國經濟壓艙石、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

從粵港澳大灣區來看,肖渭明指出,在重大合作平臺的引領帶動下,實施五年的大灣區建設也站在了新的更高起點上。

具體表現上,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如以廣深港、廣珠澳科創走廊和河套、橫琴創新極點爲主體的“兩廊兩點”架構體系不斷完善,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加快建設,東莞散裂中子源等建成運營。

市場一體化水平有明顯提升,不僅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質提速,粵港澳職業資格認可範圍也在不斷拓展,“灣區通”工程深入推進,“跨境理財通”等試點運行良好。

此外,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發展更加便利。如定向招錄港澳籍公務員政策落地;港澳居民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更加便利,目前在廣東參保人數已超過28萬人次。

去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先後公佈,全面部署橫琴和前海改革開放,肖渭明指出,一年來,橫琴、前海開發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方案明確的重點任務正在有序落實。

“一年來,橫琴新增澳資企業700多家,總數現在超過5000家。”肖渭明表示,目前橫琴已有一批重點項目集中籤約落戶,創新資源加快集聚;在民生事業方面,“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加快建設,超千名建築、設計、旅遊、醫療等領域的澳門專業人士獲橫琴跨境執業資格,近一年在橫琴就業的澳門居民數量同比增長54.4%。此外,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雙15%”及澳門居民個稅優惠政策落地實施,橫琴澳門居民整體稅負下降達七成。

前海合作區緊緊抓住“擴區”和“開放”兩個重點,肖渭明指出,今年上半年,前海實際使用港資33.22億美元,佔實際使用外資的94%,同比增長23.6%;深化改革方面,推動全國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及大灣區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實施;對外開放方面,則加快打造“一帶一路”貿易組合港,跨境貿易大數據服務平臺獲批建設,面向港澳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抓緊制定。

廊坊北三縣承接北京產業轉移逐步成型

四年累計簽約項目超160個

在北京通州區和北三縣的協同發展方面,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曹元猛指出,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併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具體來看:

一是生態環境改善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區域內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保持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主要河流斷面監測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

二是交通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區域內已建成跨界道路10條、跨潮白河橋樑5座,開通跨界公交21條;京唐城際鐵路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北京首條跨省市地鐵平谷線的北京段、河北段已同步啓動建設。

三是產業轉移承接逐步成型。自2019年以來,北京市與廊坊北三縣連續4年舉辦項目推介治談會,累計簽約項目160餘個。在此基礎上,北三縣圍繞重點企業延伸產業佈局,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31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973家。

四是公共服務合作不斷加強。京冀兩省市建立13個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北京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與北三縣11所學校合作辦學;39家北京醫療機構在北三縣開展技術幫扶、遠程診療、專家坐診,北京朝陽醫院、友誼醫院等4家市屬醫院對口支持位於三河市的燕達醫院,北三縣已有22家定點醫療機構納入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直接結算。

此外,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雄安新區建設,曹元猛指出,目前雄安新區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當前雄安新區的規劃政策體系已基本建立,承接疏解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等3家央企總部啓動建設,中國礦產資源集團註冊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醫院基本確定選址。一批符合新區功能定位的市場化疏解項目也已落地建設。

同時,新區啓動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進展順利,起步區重大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容東片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6萬多名徵遷羣衆已經搬遷,京雄城際鐵路建成並穩定運營,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等建成通車。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也有新的成效,目前新區森林覆蓋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32%。

海南有序有力做好封關運作準備

東北振興仍處於滾石上山關鍵期

對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黃微波指出,目前自貿港政策體系已初步建立,外貿外資得到迅猛增長。利用外資取得重要突破,近兩年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52.6%,新設外資企業數年均增長139%;今年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15.9億美元,同比增長67.4%,一批大型跨國企業落戶。

同時,市場活力顯著增強,近兩年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00萬戶,增速連續28個月保持全國第一,截至今年8月底存續市場主體已突破200萬戶。

黃微波指出,下一步,海南將蹄疾步穩、有力有序做好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紮實開展封關前壓力測試,進一步落實自貿港早期政策。

在東北振興方面,肖渭明指出,過去十年,東北地區進一步鞏固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地位,“近年來,東北三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5以上,商品糧量約佔1/4,糧食調出量約佔1/3。”肖渭明表示,同時,大國重器的產業根基進一步夯實,綠色發展優勢更加凸顯,民生保障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但我們也看到,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基礎還不穩固,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製造業倚能倚重、市場主體培育不足、人才人口流失等問題依然存在,東北振興仍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肖渭明指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支持東北地區持續落實好各項政策文件,並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政策舉措,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