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近日,東方甄選直播間又一次受到諸多網友的關注。但是和此前因富有詩書氣的主播走紅略有不同的是,此次東方甄選受到關注是由於一位專家在直播間中表示,自己從來不喫預製菜,並表示預製菜是豬狗食。此言一出,迅速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在9月14日晚東方甄選直播間中,智綱智庫(王志綱工作室)創始人王志綱與俞敏洪、董宇輝聊天時談到家鄉美食,問“你們知道什麼是預製菜嗎?”在董宇輝回答是“製成的半熟食品”後,王志綱稱,“我從來不喫預製菜,那是豬狗食。”

隨後,智綱智庫工作人員就此事進行回應,稱該發言是王志綱以美食家身份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不存在針對某個行業或個體的情況。

看到這裏,不少網友可能還不清楚何謂預製菜。所謂預製菜,即用現代化標準通過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科學包裝以及急速冷凍技術進行保存的半成品食物。早期的預製菜主要用於酒店的宴席之中,它們不僅能夠省去選購食材的時間,還能簡化食物製成步驟,只需要將預製菜通過加熱或蒸炒的方式,即可直接成爲一道美味佳餚。

而後,預製菜不斷發展並逐漸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我們可以將預製菜大致分爲四大類:即食類(如各種真空包裝的熟食)、即熱類(如自熱火鍋)、即烹類(如速凍水餃)以及即配類(如超市內售賣的蔬菜包)。

從上述對預製菜的簡單分類來看,不難發現預製菜早已深入大衆的日常生活之中,不說經常接觸但多多少少有食用過此類食物。對於這麼一個已經融入大衆日常生活的事物,爲何在今天突然引發諸多網友關注,甚至引發爭論?

口碑兩級分化

當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方便快捷的預製菜成爲了不少上班族的救命稻草。對於他們來說,忙碌的工作已經耗費了自身大半時間和精力。若下班後再自己做飯,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十分抗拒。

他們渴望喫上熱氣騰騰的食物,但是又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完成烹飪這一複雜的流程。因此,僅用幾分鐘即可烹飪完成的預製菜成爲了他們的首選,雖然它可能在食物口感以及營養方面存在些微不足。

除了個人消費者以外,部分餐廳也是預製菜的“忠實粉絲”。大衆經常接觸的真功夫、吉野家以及西貝等等,都是預製菜大戶。甚至部分餐館的預製菜比例達到了95%,也就意味着很有可能餐廳內只有蔬菜不是預製菜。之所以餐廳沉迷於預製菜,是因爲由中央廚房統一生產的預製菜,僅需對食物進行簡單的加熱以及擺盤即可上菜,而這一過程可能5分鐘都不需要。

對於餐飲業來說,快速上菜不僅能夠節省時間成本,更是能夠提高餐廳翻檯率,這樣能夠給餐廳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

不過,仔細翻看網友對預製菜的評論,不難發現牴觸預製菜的人並不在少數。雖然他們沒有發表如上述專家認爲預製菜如豬狗食一般的言論,但是從言語中依舊能感受到他們對於預製菜的牴觸情緒。

大衆對預製菜的牴觸點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爲預製菜本身缺乏營養。預製菜通過中央廚房統一烹飪後,快速降溫將食物進行保存,而後通過冷鏈運輸將食物送至相關銷售地點。而爲了滿足長時間保存的需要,預製菜在烹飪過程中會使用較多的油鹽,並減少蔬菜等不易保存的食材的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食物營養成分造成損失。不過,從理論上來看,採用正常烹飪方式對食材進行處理後,再用液氮技術對食材進行冷藏處理的預製菜本身營養流失並不會很多,只是由於無法加入較多蔬果類食物,在營養均衡方面存在問題。

部分網友對預製菜的態度

部分網友對預製菜的態度

二是認爲預製菜的口感不佳。確實,從食物品鑑的角度來看,預製菜的口味相較現做現賣的食物確實要差一點。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預製菜缺少了“鍋氣”,喫起來寡淡無味。此外,也有網友認爲預製菜的衛生安全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家電企業入局預製菜市場

在網友們爲此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部分家電企業卻早早看中了預製菜的市場前景,紛紛開始佈局預製菜市場。9月7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將結合企業自身優勢,成立預製菜裝備製造公司,正式宣佈進軍預製菜市場。而後在9月15日,格蘭仕對外發布兩款預製菜智能烹飪設備,開啓格蘭仕的預製菜之旅。

具體來看,格力電器董明珠預製菜裝備製造公司將注重預製菜的研發、生產以及運銷服務。而格蘭仕則是從老本行——微波爐出發加入預製菜賽道。格蘭仕此次率先發布世界首款預製菜微波爐,共有家用款和商用款兩種選擇,該微波爐有專屬預製菜程序,可讓預製菜的美味還原度更高。

格蘭仕預製菜微波爐

衆所周知,無利不起早,而這一點在商界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家電企業進軍預製菜市場,自然是看中了預製菜龐大的市場前景。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我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從2445億元增加至3459億元,而到2026年市場規模可能會突破萬億元。可見,在未來的餐飲市場,預製菜將成爲“新風口”。

預製菜市場預測

不過,這一新風口,目前還有着諸多問題尚待解決。預製菜美味還原度不高、缺乏專門的加熱設備等等,都是現在的預製菜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這就能夠理解爲何格蘭仕會推出專門針對預製菜的微波爐了。而對於這些入局預製菜的家電企業來說,後續的發展自然是需要圍繞上述提及的問題進行。

家電企業能否挽救口碑兩級分化的的預製菜市場

一邊是網友對預製菜鋪天蓋地的吐槽,一邊是衆多家電企業的入局,預製菜市場能否迎來口碑逆轉?

上文我們曾提及,預製菜之所以受到部分網友的牴觸,主要是因爲網友認爲預製菜的口味以及營養方面存在問題。家電企業入局預製菜市場,主要能夠改變的是預製菜在口味上的問題。通過針對預製菜口味問題,研發相應的加熱設備,來最大程度地還原預製菜食物的美味。

同時,在特定的智能家電的加持下,讓預製菜也能夠擁有現做菜的“鍋氣”,大幅改善預製菜在口味上的缺陷。同時,通過專門的家電設備,讓預製菜的烹飪過程更加簡便,也能夠改善消費者對預製菜的不滿問題。

但是,擺在預製菜面前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口味以及營養問題,而是人們心中的成見。提及預製菜,大部分人都對其持有牴觸態度,這種牴觸並不僅僅由於預製菜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中國人認爲食物必須要新鮮的纔好喫,預製菜這種半成品簡直是對食物的一種侮辱,喫起來更是難以下嚥。即便未來預製菜市場很有可能會成爲時代主流,但是就目前來看大衆對預製菜的接受程度依舊很低。

就CNMO身邊的朋友來看,一旦知道自己點的某家外賣店是料理包後,對該店的印象分就會大幅下降,甚至不願再度食用該店鋪的食品。而這一現象並不是個別情況,幾乎大部分人都對預製菜有着或多或少的牴觸心情。就短期發展情況來看,僅僅依靠家電入局預製菜市場對預製菜的口感進行一定的優化尚不足以改變整個預製菜市場的口碑情況,要想改變預製菜的口碑還需要倚仗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纔有可能。

寫在最後

雖然當前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接納程度並不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預製菜早已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從日常的速凍水餃再到餐廳的美味,很多預製菜已經發展到了你完全無法察覺它是預製菜的程度。諸多家電企業的入局,也證明了未來預製菜勢必會發展成爲無法改變的主流趨勢。即便目前大衆對預製菜的接受程度並不高,但是隨着它的普及和發展,終將被大衆所熟知並接受。

責任編輯:拾柒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