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丁莉 廣州報道

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宛如銀色飄帶的金屬曲面屋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過去二十多年間,展館將從首期的43.9萬平方米拓展至總建築面積161.5萬平方米;附近的保利世貿博覽館、南豐國際會展中心等展館也先後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一批商業綜合體、高端酒店等紛紛在周邊崛起。廣州會展行業多元聚合業態明顯,會展經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態。

在日前舉辦的國際會展經濟發展論壇期間,《中國展覽指數報告(2021)》(下稱《報告》)正式發佈。《報告》顯示,廣州在中國城市會展發展指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4位,展會專項要素排名第2位;2021年,廣州共舉辦展會117場,展會總面積共計856.9萬平方米。

而根據《廣州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廣州將繼續提升廣州會展業國際化、專業化、數字化水平,加強高水平展會場館供給,優化會展業空間佈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之都。

廣州會展規模不斷擴容

2021年在廣交會展館舉辦的第47屆中國家博會成爲當年國內家居設備類別規模最大的展會,總面積達75萬平方米。

而這只是廣州展會斬獲的諸多頭籌之一,在建築建材、商業服務、休閒娛樂、生活服務、生產製造等多個類別領域,廣州同樣包攬了國內最大規模展會。

《報告》顯示,廣州2021年展會總面積達856.9萬平方米,且展會規模攀升趨勢明顯,5萬平方米以上展會佔比同比提升了約8%。廣州主要展覽場館室內展覽總面積已超過50萬平方米。而同時,一批新生展館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目前,廣交會展館第四期項目正有序推進,擴建總面積約56萬平方米,預計將於今年9月底竣工,屆時廣交會展館將新增展位超6000個。

而在距白雲國際機場約三公里處,建築面積33.2萬平方米的空港國際會展中心也正拔節生長。綿密的空鐵路網不分晝夜地吸納着來自全球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並實現從機場到展會的無縫對接,一架國際會展的“登雲梯”徐徐搭就。

將廣州會展按照地圖排列,作爲主核心的琶洲會展區坐鎮廣州中央、珠江岸畔;向北、向南,分別倚靠白雲機場和入海口等交通樞紐區,正在崛起空港會展區和南沙會展區兩個副核心;越秀流花會展區、白雲國際會議區、增城新塘會展區、黃埔知識城、番禺廣州南站會展區等小片會展場館星羅棋佈、各具特色。

此外,廣州還鼓勵利用商場、體育場、舊廠房等空間資源,將展覽、演藝等活動揉進城市生活,多員“兼職展館”正加入廣州會展宏圖中,國際會展之都的輪廓已呼之欲出。

得益於會展資源拉動的城市流量,廣州形成了會展+喫、住、行、遊、娛、購於一體的多元業態。

與琶洲會展區一衣帶水的琶醍,便是會展經濟的受益者。琶醍運營中心負責人許慰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大型會展期間,國內外商務人士成爲琶醍重要客源,“2021年,外地遊客佔琶醍總客流比重在40%-50%之間。”

另一方面,經濟嗅覺敏感的關聯企業已聞風而動,擁聚廣州,琶洲會展創意園、琶洲會展產業園、啓盛會展產業園、琶洲會展產業孵化基地等正招兵買馬,“以會帶展,以展促產”的思路日漸清晰。

根據《報告》,廣州會展行業在智力與人才因素方面領先全國,專利授予量優勢顯著,這爲會展行業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但相比於上海、北京、深圳等會展城市,廣州主辦單位國際影響力與知名企業數量兩項指標相對弱勢,這表明,產學之間尚未形成有效對接,廣州會展企業競爭力尚有待提升。

對此,2021年發佈的《廣州市關於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暫行)》(簡稱《措施》)已將“集聚優質會展企業和項目”作爲重點工作之一,對符合條件的會展企業,廣州將給予最高200萬元的獎勵。

數字+文化成爲引流重要手段

在經歷兩年多的艱難時刻後,國內會展經濟已呈現復甦態勢,但仍受到“疫情”這一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報告》顯示,2021年,廣州近半數展會延期或取消。

但疫情也在倒逼會展行業變革升級。2021年,線上形式已佔廣州展會總量的40%,其中34%的展會採取了線上線下“雙線並進”的形式。數字化已成爲整體趨勢,並進一步推動了展會空間的開發和擴容。

展會的科技化含量也越來越高,5G、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新技術紛紛亮相,傳統展會裝備數字化外衣,碰撞出多元新形態,也對展會提出了越來越前衛的要求,“沉浸式體驗”便是其中之一。

以今年8月舉辦的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爲例,展會依託虛擬數字人提供展會資訊播報,並結合全景高清可視化互動技術,將一衆文旅景區及粵劇《虹橋贈珠》搬到線上,讓公衆沉浸式遊景區、看演出,打造“元宇宙”文旅新場景。

除此之外,不少展會還通過搭載跨境電商渠道,吸引客商流量。在廣交會展館舉辦的第49屆家博會便專門佈局了跨境電商展館,廣邀跨境電商、國際採購商代表與展商對接,並舉辦超100場線上海外商貿配對會。

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照雲認爲,數字展會已經從“線下會展的補充”,轉變爲“線上線下融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措施》也提出鼓勵展覽數字化發展,對辦展單位應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5G等技術的創新項目按不超過項目投入費用的45%予以補助。今年6月,廣州(海珠)會展產業聯盟成立,同樣提出依託琶洲打造“數字+總部+會展”的會展高地。

在此背景下,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與琶洲會展區將形成呼應。一方面,聚集琶洲的騰訊、阿里巴巴、復星、科大訊飛等一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將爲會展創新發展提供支撐;另一方面,會展產業又能爲區域源源不斷匯聚高精尖人羣和高端消費力,反哺琶洲產業發展。

除了搭建線上平臺,廣州還多樣化吸引本地居民參與展會。一方面,展會借勢促消費活動,對本地消費者持續釋放引力波。花都舉辦的汽車文化嘉年華活動爲廠商搭建了展示新品的平臺,並隨活動發放了8萬元消費券作爲購車鼓勵。

另一方面,展會的多元業態進一步降低了觀展門檻、擴大了受衆範圍。《報告》顯示,2021年,廣州舉辦數量最多的三類展會爲食品酒店、商業服務和生活服務,無不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此外,越來越多展會注重植入文化核心,讓展館成爲城市的文化道場,尤其戳中年輕人的喜好。例如,第49屆家博會專門搭建了“年輕人的日與夜”等特色展區,以創意美觀的布展方式,呈現年輕人的生活“趣”勢,變身展館引流利器,吸引衆多年輕觀展者打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