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創新航的港股IPO,引來兩家產業鏈A股公司參與。

9月21日晚間,天齊鋰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擬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95億元),作爲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中創新航港股IPO的股份。

9月21日晚間,精測電子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精測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2億元,作爲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中創新航的港股IPO股份。

對於此次參投,天齊鋰業、精測電子均提及加深與下游電池企業的合作關係。此前,由於上游原材料緊缺,動力電池企業紛紛主動結盟上游企業。

上下游企業將互相持股

9月21日,天齊鋰業董事會通過決議,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擬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1億美元,作爲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中創新航在港交所IPO的股份,自股份上市之日起鎖定6個月。

此前,天齊鋰業與中創新航已有業務合作。5月9日,天齊鋰業與中創新航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成都天齊與中創新航簽署《碳酸鋰供應框架協議》。

天齊鋰業與中創新航藉此,結成深度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對電芯及電池材料、新材料、鋰鹽、鋰礦等領域,開展共同投資、合作研發等多領域合作。

根據約定,6月至12月,成都天齊向中創新航銷售電池級碳酸鋰,銷售數量由《碳酸鋰供應框架協議》約定,由賣方根據買方需求分批次交付,銷售單價按雙方約定的定價機制執行。

由於上游原材料緊缺,中創新航作爲下游的動力電池企業,在天齊鋰業6月份港股IPO時,也作爲基石投資人投資約5000萬美元認購了部分份額。

如果天齊鋰業完成了上述認購,天齊鋰業與中創新航將交叉持股。

進一步綁定中創新航

對於此次投資,天齊鋰業與精測電子均表示,這是此前與中創新航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延續。

精測電子認爲,公司此次投資,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深化與中創新航的戰略合作關係,發揮雙方在資源整合、技術支持、業務協同等方面的優勢。對於進一步推進雙方在鋰電設備領域的深度合作有重要意義,也有助於公司更好地藉助資本市場優勢推動業務佈局,促進公司整體業務目標實現。

2021年5月,在中創新航總部所在地常州金壇,精測電子設立常州精測,開始從鋰電池後道測試設備延伸到中前道的工藝製程設備領域,同時在常州金壇建立“常州精測新能源智能裝備生產項目”,目前該項目工廠已順利封頂。

精測電子介紹,公司通過與中創新航的深度戰略合作,在新能源領域取得較大進展,已迅速打開新能源設備市場。其中,切疊一體機取得中創新航的切疊一體機中標通知書。這爲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後續雙方將進一步加大上述核心產品及其他新產品的研發迭代。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爲,天齊鋰業、精測電子此次參與中創新航IPO股份認購,可以形成更爲深度的合作。這兩家公司今後的產能會更有保障,訂單不會那麼容易流失。

動力電池產業鏈

中創新航是國內較早涉足動力電池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公司之一,按照目前的裝機量計算,在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中國第二、全球第五,是中國前十名動力電池企業中,唯一一家每年增速超過100%的企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中創新航部分財務數據

同時,中創新航在有序高速擴張產能,下設六大國內生產基地,建設產能超過200GWh,預計2022年、2023年有效產能分別約爲35GWh和90GWh,還在加速實施全球產業佈局,積極推進國際化進程。

張翔進一步分析,如果中創新航沒能在港交所上市,無法實施相關產能擴張,會反向影響天齊鋰業、精測電子的發展。而這兩家公司參與中創新航港股IPO股份認購,可以有助於中創新航的股份發行和之後的股價表現。

張翔認爲,中創新航港股IPO募集更多資金,在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肯定會大力擴產,對於產業鏈上游的天齊鋰業,以及設備商精測電子的產品需求會持續增加。

中創新航此次在港股IPO募集資金擬用於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用於先進技術研發以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目前,中創新航基於現有募投項目,估計各相關產業基地項目產能10GWh至20GWh,預期2022年及2023年有效產能將分別擴大至25GWh及約55GWh。

中創新航IPO募集資金的部分計劃用途

上游原材料企業隱憂

不同於精測電子,天齊鋰業此次計劃入股中創新航,更凸顯了上游原材料企業的隱憂。

天齊鋰業的主營業務,包括鋰精礦開採、加工與銷售,鋰化工產品及衍生物生產與銷售。按 2021年產量計算,公司爲全球第四大及亞洲第二大鋰化合物生產商,市場份額分別爲7%及12%。

9月17日,天齊鋰業回覆關注函提及,由於鋰行業的週期特性,鋰化工產品的銷售價格具有較大波動性。

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中國國內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價格走勢 

來源:亞洲金屬網數據

鋰化工產品與鋰金屬加工產品,受國民經濟週期波動的影響較大。從鋰化工產品歷史波動情況看,每一次波動都伴隨着下游需求的快速擴大,包括十多年前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以及近幾年的動力電池等領域爆發,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顯著增加。

從近年來鋰產品價格週期波動可見,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上游供應釋放過快,鋰化工產品的平均售價出現明顯回調。雖然自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傳導,但是產品銷售價格隨着週期波動,天齊鋰業的收入類或利潤類指標,一定程度上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

近期,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對外表示,上游原材料被資本炒作,碳酸鋰、PVDF、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原材料、石油膠等原材料,在一年內出現了價格暴漲,帶來產業鏈的短期困擾。

不過,礦產資源並不是產業發展的瓶頸。曾毓羣認爲,目前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可以生產160TWh的鋰電池,足夠生產全球需要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其次,寧德時代將通過陶瓷土提鋰等一系列技術,提升我國優勢礦產開發利用水平。

同時,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正在尋求原材料替代品,並推出鈉電池。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正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

寧德時代介紹,公司此前發佈的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160Wh/kg,常溫環境下可在15分鐘內充電80%以上;零下20攝氏度環境中,依舊保持90%以上的放電效率,系統集成效率可達80%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