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外形科幻被稱爲“未來戰艦”的“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已經於19日離開關島,在印太地區開展首次海外部署。

讓老司機注意的是,這種排水量高達1.5萬噸的大型驅逐艦首次部署,就被劃歸駐日美軍第七艦隊的第71特遣部隊/第15驅逐艦中隊——這個單位是不是覺得看着有點熟悉?沒錯,無論是美國“里根”號航母的護航艦艇,還是最近在中國周邊反覆鬧騰的“本福德”號、“米利厄斯”號、“希金斯”號驅逐艦,都是歸屬這個第15驅逐艦中隊。

因此“朱姆沃爾特”號的這次海外部署,當真是不懷好意。

美國“動力”網站21日稱,美國海軍發言人馬克·蘭福德中尉在聲明中表示,“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正在美國第七艦隊管轄下開展行動,將它整合到艦隊運營中,與該地區的其他盟友和合作夥伴一起行動,是“朱姆沃爾特”級和美國海軍取得的重要進展。他表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隱身性、尺寸、功率和計算能力,同時還部署了一系列武器和尖端技術,能夠與空中、海上和水下以及陸地的對手作戰。

該艦此前從美國本土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出發,於8月首次遠航訪問關島基地,經過短暫的停留後,它於9月19日再度起航,“繼續開展行動以支持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儘管美方沒有透露“朱姆沃爾特”號的具體後續行程,但按照第15驅逐艦中隊的德行,估計不久後我們就能看到它在中國周邊來回晃悠的身影。

真要說起來,“朱姆沃爾特”號在中國周邊活動,倒也符合它最初的作戰設想。21世紀初,美國海軍認爲全球沒有其他海軍有能力挑戰其大洋控制權,因此提出“由海向陸”戰略,將發展方向從“大洋爭雄”全面轉向“在潛在對手的沿海地區進行壓制”,“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都是這種戰略轉變的產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爲在對手沿海地區活動,高度強化雷達隱形效果,並突出對地攻擊能力。

爲此,“朱姆沃爾特”級採用了穿浪式設計和內傾的上層建築,所有突出部位均進行了隱形處理,就連主炮的炮管都可以收納在炮塔中,以最大限度減少雷達反射面積。美國海軍宣稱,這種排水量高達1.5萬噸的大型水面戰艦,在雷達屏幕上“僅相當於一艘小漁船”。此外,“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了全電推動模式,有較大的供電容量,方便日後安裝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等。而且艦上各項工作都可以自動化操作,比同等規模的其他水面戰艦節省一半人手。

所以呢,“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原本就是想在中國等“潛在對手”家門口活動,憑藉其強大的武器實現“以海制陸”。

只是五角大樓實在沒有想到,中國海軍在短短十多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海軍不得不將未來作戰方向重新調整爲爭奪大洋控制權。在此背景下,原本計劃建造32艘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被打入冷宮,幾經削減,最後美國海軍決定僅建造3艘就草草收場。由於需要分攤鉅額研發費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建造單價高達驚人的43億美元,被稱爲“美國海軍最失敗的艦艇設計之一”。

所以如今“朱姆沃爾特”號雖然真的部署到中國周邊,卻已經“人是物非”——美國海軍別說“以海制陸”了,在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面前,美軍艦艇不得不考慮退避三舍,躲到第二島鏈附近才能提高生存幾率。

但老司機也注意到,3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都被選爲美國海軍“水面發展中隊”的成員。這是一個實驗性海軍單位,成立於2019年,除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外,美國海軍現役多種無人水面艦艇也被分配到該單位。“動力”網站稱,“水面發展中隊”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評估“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艦隊中最適合的位置,以便“這種美國海軍性能最先進的戰艦能充分利用其能力”。

因此“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這次部署到印太地區,很可能是要實地摸索“在解放軍的壓力下”與無人艦艇聯合作戰的具體戰法。對此需要保持高度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