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綜合報道

今年以來,受國際形勢動盪、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的超預期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小微企業發展受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央行廣州分行了解到,爲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支持小微企業紓困發展,該行多措並舉促進小微企業增信措施多樣化,推動深化“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廣東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24萬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運用政策性擔保、風險補償、政銀擔和政務數據平臺增信模式發放小微企業貸款2290.94億元,同比增長32.3%。

“政策性擔保增信”增強“敢貸”信心

央行廣州分行推進金融機構加強與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合作,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涉農、小微、製造業和受疫情影響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

一是引導政策性擔保機構參與小微企業融資。如引導佛山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進一步加強和省級再擔保公司、市融資擔保基金合作,促進東莞市級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服務收費,擔保收費費率最低降至1%,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成本最低降至0.75%。

二是探索政府性擔保體系“總對總”批量擔保模式。指導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相關分支機構創新“國擔快貸”“善擔貸”等業務,運用線上線下多渠道爲企業提供擔保貸款,採用政府性擔保體系批量擔保,運用到稅務貸、結算貸、商戶貸、泛交易鏈、代繳稅、用工貸、電力貸等場景。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廣東通過政策性擔保機構和平臺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76.80億元,支持小微企業融資7678戶。 

“風險補償金增信”激發“願貸”動力

央行廣州分行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聯動,共同推動設立小微企業貸款獎補資金和財政貼息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充分運用財政風險補償資金和企業繳納的互保風險金、稅款等,給予小微企業利率、抵押率的優惠。

一是成立風險補償和貸款貼息基金。如雲浮市新設立3000萬元“農業龍頭企業貸款貼息基金”和首期1000萬元“青年創業基金”,分別用於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貸款貼息以及爲青年創業貸款提供風險補償和貼息。

二是構建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如佛山市在市融資擔保基金項下設立規模爲10億元的專項資金池,單個企業在融資擔保專項資金池項下融資總金額原則上不超過5億元,融資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具體風險分擔比例按企業融資金額分檔設置,風險分擔比例最高爲50%。農業銀行河源分行創新推出由銀行、風險補償基金、借款人共同分擔風險的“創業擔保貸款”,至今累計發放該類貸款2610萬元,財政貼息47.23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廣東運用政府風險補償金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538.61億元,運用財政貼息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25.32億元。

“政銀擔合作增信”夯實“能貸”基礎

央行廣州分行積極推動政府部門出臺相關配套政策,爲銀行開展政銀擔合作增信服務提供“綠色通道”。

一是出臺相關配套細則辦法。如清遠市政府先後出臺了《信用擔保資金管理辦法》和《信用貸款風險資金池管理辦法(試行)》等多項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支持。

二是推動政銀擔合作項目。如人民銀行茂名中支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推進“信用+知識產權+活體抵押+保險增信”等“1+N”信貸模式,加大對信宜懷鄉雞產業園等農業產業的信貸支持。潮安長江村鎮銀行與潮州市潮安區工業和科技信息局合作開展了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貸款業務,與潮安區婦女聯合會開展關於“婦女創業貸款”的合作項目,截至今年8月末,累計發放相關貸款160筆,授信8996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廣東通過“政銀擔合作增信”模式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49.46億元。 

“大數據技術增信”提升“會貸”水平

央行廣州分行積極推動政務數據化增信平臺建設,通過在人民銀行、政府融資對接平臺上發佈企業融資信息,增強企業信息的有效性、權威性,打通融資精準對接的“最後一公里”。

一是運用平臺載體增信。推動珠海市香洲區金融產業數字化平臺與央行貨幣政策的銜接,促進金融機構高效對接企業。當前該平臺已入駐企業1327家,金融機構46家,成功促成融資125筆,總授信額度達17.48億元。

二是推動數據共享增信。指導轄區銀行機構運用涉稅信息、生物識別、工商、供應商項目採購數據、外貿電子口岸、司法等政務服務大數據信息,研發“稅務貸”“普惠e貸”“外貿E貸”“政採E貸”等10餘種線上純信用信貸產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廣東通過“粵信融”平臺累計撮合銀企融資對接38.99萬筆、融資金額1.99萬億元,通過中徵平臺累計促成融資2.82萬筆,融資金額6887.25億元。

央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完善“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構建運用“擔保+獎補+合作+科技”的增信模式,推動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爲穩經濟、穩就業、穩市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作者:家俊輝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