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春秋到战国的分水岭,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放在开篇来记述。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是四卿把持朝政,其中的智氏一家独大,已经具备兼并韩赵魏三家,独代晋宗的可能。但最终智氏的族长智伯没能成为一统江山的英主,反而成了三家分晋的垫脚石。

智伯是晋国卿大夫家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智氏家族的族长,他采用的“食果去核”之计,巧妙地削弱了韩赵魏三卿的实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使得智氏家族在晋国的卿大夫中一家独大。如果不出意外,智伯统领下的智氏家族必然会吞并其它三家,最终取代晋君,另立国家。但是,历史走势往往出人意料,智伯最终还是败了。

智伯向赵氏发起总攻的时候,发觉晋阳城虽然坚固却地势低洼,足智多谋的他心生一计,将汾水导向晋阳城,智瑶站在高处俯视晋阳,在韩虎和魏驹面前自夸这前无古人的战术,二人又怎么能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韩魏反水,与赵氏一起酝酿一场惊天密谋,共灭智氏。

最后,智瑶被赵无恤活捉杀死,首级被雕刻上漆,当饮酒之首爵。

实力强大的智伯为什么最后会失败呢,性格决定命运,智伯也不例外。

甚不仁的性格

有一个典故是卞庄刺虎,喻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有一次智伯宴请韩虎时,拿出了一幅图,画的是卞庄刺三虎,借此韩虎被他羞辱了一番,“三虎啖羊,势在必争,其斗可俟,其倦可乘,一举兼收,卞庄之能。”而智伯的本家劝他不能这样干,容易灾难及身,而他却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意思是要发难也是我找别人的茬,我不找别人,谁敢找我,所以他的性格简直强横蛮霸至极。

不勤小物

智伯是一个不注意细节的人,可是细节决定成败,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曾经有一次他与赵无恤一起喝酒,可是赵无恤不胜酒力,他却言必须喝,不喝我就揍你。最后还去赵简子那羞辱其儿,骂他是窝囊废,不喝酒我就揍,“你别让他当世子”了,可是他怎能不知赵无恤为了这个接班人付出了多少代价,所以赵无恤恨极了他,最后将他削首饮酒。

贪愎不羁

智伯这个人贪得无厌、好勇斗狠而且刚愎自用,他的谋士曾经这样劝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欲将取之,必姑与之”,想要打败一个人先成就一个人,想要取一个人的命,先要给他一点甜头。所以他建议拿出2个万户大邑给韩、魏的谋臣段规和任章,可是智伯心疼不给,这就是智伯贪婪不智。

絺疵非常敏锐察觉出韩魏已经不同心于智伯,于是提醒他,早作防范。可是智伯却当着二人的面问“絺疵说你们想反我”,说明他不明不贤。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应该谨慎,晋阳城被水淹之时,智伯得意忘形,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直至走向灭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是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司马光认为才能和德行是两码子事,不能混为一谈。有德行的人不刻意套近乎,有一种距离感而显得疏离,而有才华的人遭人喜欢,举荐人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才华,而忽略了德行。司马光把人分为圣人、君子、小人、愚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才是才的统帅。德大于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也。

有德行,人不忍欺;有才能,人不能欺;有威严,人不敢欺!人,不能过于自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世故非常重要,这也是智伯性格中最大的缺陷,能做到让人不忍,才是最高明的人。

司马光是站在失败者的角度解读智伯这个历史人物的,如果智伯最终胜利了,他身上的一些缺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成为优点。

《史记》中有一个故事是豫让刺赵襄子,其实就是为智伯报仇!豫让是晋国人,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是智伯瑶的家臣。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豫让为了给智伯瑶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

豫让临死时,求得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尔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

从史记的角度来看,即使在众人眼里没有德行的人,在被宠爱的人眼里,他也是极好的,是值得付出生命去维护的。只是一代枭雄,身死族亡,不禁令人唏嘘,从此三家分晋,开启战国七雄的时代!

后记:作为一个并不不喜欢历史的宝妈,如今想为了孩子重新学习历史,通过百家讲坛丁万明版的《资治通鉴》的学习,写了这篇关于智伯的算是读书笔记吧,如果写的不够准确,望收到反馈,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